家庭维修的互联网改造缘何困难重重?

2016-08-16 03:55文丨彭成京
家庭服务 2016年7期
关键词:维修服务非标单价

文丨彭成京

家庭维修的互联网改造缘何困难重重?

文丨彭成京

灯泡不亮了、下水道堵塞了、纱窗需要更换了……今后这些家里修修补补的活计,只需要通过手机下个单就会有专业维修人员上门服务。近来,各类O2O家庭维修平台在全国各城市陆续推出,如叮当快修、一修哥、陌邻快修等。

2013年是家政O2O兴起的元年,不仅市面上诞生了很多家政服务的O2O企业,与之关联的更细分领域维修服务O2O企业也在随后不久纷纷涌现。2015年下半年是整个服务类O2O企业的寒冬,确切地说是资本热情降低带来O2O领域的投资热度锐减。大批依靠资本输血的企业纷纷倒下,这当中也包括家政和维修,但两者的结果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同。家政类企业虽然也有倒闭的,但绝不如维修类企业多。

在互联网改造的道路上,家政(本文特指狭义的家政服务,如保洁及住家保姆等)与维修同样都是非标服务行业,同样面临互联网改造的难题,但多数家政企业依然活着,而维修类企业则变化很大,要么倒闭,要么并购,要么转型。从服务强度来说,家政服务要强于维修,但从服务品类、标准化程度及客单价来说,维修要复杂于家政,且客单价在整体上低于家政。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服务品类。家政护理主要指保洁、钟点工、住家保姆、月嫂、育儿嫂和养老护理几个大类,维修则是通过对物的维修而服务于人,物件的种类有多少,维修的品类就有多少。打开家政服务的APP和打开维修服务APP就会发现明显的不同,家政的几个大类基本延伸到二级界面(家政员界面)就停止了,而维修则有家具、家电、电子产品等大类,各大类又做继续细分,如家电又分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设备维修,各个设备又有更细致的不同维修级别(大修、小修)。从SKU角度看,维修要更复杂于家政。

其次,标准化程度。家政服务主要有两个级别的服务划分——简单劳务型和深度专业型。比如日常保洁、钟点工,这些基本是简单劳务型的服务工作;再比如月嫂、育儿嫂、催乳师等,这些基本都需要有专业的护理知识方可从业,属于深度专业型服务工作。家政服务的标准化多体现在服务的流程上,而关于服务动作,则主要取决于服务者自身和服务对象的感受体验,基本没有标准化可言。维修服务在用户端的服务流程可以做到相对标准化,但在物件维修这一面,则无法标准化,不同物件和损坏程度,都会影响维修的方式方法。

最后,客单价。家政除保洁外,绝大多数的服务品类均是延续性服务,服务周期数月到数年不等,从服务时间而言,客单价必不会低于单一次数的服务。维修则是典型的单次服务,且极度低频,客单价再高也就一两百元,特别高的维修费用,除了设备特殊外,基本不会有人花费更高价的费用。

因此,从行业生存的现金流层面来谈,如果希望通过互联网提升服务规模,维修更依赖于资本,这也是家政与维修在触网后资本市场的不同发展结果。

如果抛开资本,家政与维修各自的互联网改造哪一个难度更大?仍然是维修。

家政服务多属于延续性服务,互联网改造的重点在于信息层面的透明——如何找到用户满意的家政员?这本身就是一个重决策过程,因此在时效上不会有特别的要求。而维修服务多属于单次服务,互联网改造的重点除了信息透明外,还要提升时间效率。找一个好阿姨,可以花费几个星期,但维修一个家用设备不可能等待几个星期再修。在时间效率上的另一端,维修师傅的时间怎么分配,使其效率更优,收益更大,这是家政服务很少面临的问题(临时保洁除外)。

家庭维修的互联网改造,最主要的难点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太多。非标服务希望借助互联网无论是提升服务规模,还是提升服务效率,都会因为维修行业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而难以驾驭。这些不确定因素大致有:上门服务时间不确定(接单情况及路上行走时间),维修时间不确定(检测时间和维修时间),报价不确定(需要现场检测做最终报价),报价是否最终被用户接受不确定,维修器具需要带哪些工具不确定(根据检测结果看是大修还是小修,需要什么合适的维修器具)……

这些不确定因素是无法在互联网上作出一个统一的模板给予呈现,尤其时间的分配,这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动因素。非标服务的库存就是服务人员的时间,错失了时间就是丢失的库存,无法换回。

随着进军维修蓝海的电商逐渐增多,可以预知的是便利快捷、更安全可靠的上门维修服务模式将会给用户提供更大的选择余地。

(彭成京,O2O分析师,社区电商观察员)

猜你喜欢
维修服务非标单价
非标试验装备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过程实践
质量管理体系在非标试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应用
如何求单价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四)——单价是多少
基于BP与GA对非标部件结构对比研究
算单价
燃煤烟气脱硫脱硝非标设备的工程设计
农机维修与保养之初探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
铁路运输设备维修服务采购最高限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