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OHSMS危险源识别与评价方法在市政工程项目中的应用

2016-08-16 11:37侍丽华
建筑科技与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危险源识别市政工程

侍丽华

摘 要:随着项目工程施工中安全形势的愈发严峻,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用科学规范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方法,OHSMS是一种国际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得到了工程施工企业的一致认可与推崇。文章阐述了当前市政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现状,并从危险源识别和评价入手,分析细分特有的问题,并提出了OHSMS具体应用的措施。

关键词:危险源; 识别; 评价; 市政工程

Try to talk about the OHSMS hazards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method in the application of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jects

Shi li-hua

Abstract:with the projec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of the security situation more severe, more and more enterprises begin to us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 OHSMS is an international approve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standard, obtained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consistent approval and praise highly.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municip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afety situation, and from 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analyses the problem of se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 and put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OHSMS specific application.

Keywords:hazards;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Municipal engineering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简写为“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1.OHSMS危险源评价的发展和作用

危险源的国际定义为: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OHSMS开展安全管理活动最基本的思路是:识别、辩识系统内产品、过程、活动等存在的危险源,采用必要的方法和手段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价,对照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等因素确定是否可接受,对其中不可接受的风险确定控制措施,包括对现有的控制措施的评价、确定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和新的控制措施,通过实施以控制职业健康安全风险。

1.1 OHSMS危险源评价经历以了下发展阶段:

1)1996年,英国颁布了BS88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

2)1996年,美国工业卫生协会制定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导性文件;

3)1997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原则、体系和支持技术通用指南》草案、日本工业安全卫生协会(JISHA)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导则》、挪威船级社(DNV)制订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

4)1999年,英国标准协会(BSI)、挪威船级社(DNV)等13个组织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系列(OHSAS)标准,即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OHSAS1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系—实施指南》;

5)1999年10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2001年11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颁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自2002年1月1日起实施,代码为GB/T28001-2001,属推荐性国家标准。

1.2 企业开展OHSMS标准活动的作用及意义

为企业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有助于推动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和制度的贯彻执行;使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由被动强制行为转变为主动自愿行为,提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对企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将在社会上树立企业良好的品质和形象。

2.市政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的识别与评价

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因其隐蔽性和复杂性,危险源较一般工程更多,存在的形式也很复杂。笔者长期从事市政企业管理和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结合企业开展OHSMS标准实施的实践,总结市政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如下:

2.1 辨识危险源时必须考虑的原则。①常规和非常规活动;②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③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此外危险源辨识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每当工作场所发生变化(如办公地点搬迁等)设备设施(如新购进一台搅拌机)及工艺(如由原来的合成生产改为来料加工)发生改变时,都要对危险源辨识重新进行辨识。

2.2 识别步骤:a.工作活动分类;b.危险源辨识;c.风险评价;d.评定风险是否可以接受;e.评价和确定需采取的控制措施;f.评审确定控制措施的充分性。

2.3 常见的识别与评价方法。在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识别与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等方法。

2.4 通过实践总结的市政工程项目常见危险源。

通过上述原则和识别评价后,一般市政工程企业及涉及市政基本业务的危险源笔者总结如下:

1)大类:物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化学性危险、有害因素;生物性危险、有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2)在实践中的表现方式:触电,如各类用电机械设备;高处坠落,如桥梁工程作业和员的挂篮;物体打击,如张拉预应力筋;机械伤害,如摊铺机运行中,攀登机械;坍塌,如土方作业时基坑支护结构雨水排泄不畅;火灾/爆炸,如土方开挖时遇到管线、煤气管道等;中毒/职业病,如沥青路面施工时未佩戴工作服、手套、鞋等劳保用品;传染病,如临时用工人员有传染病,意外伤害,如露天作业人员雷电时无防范措施;物体打击,如桥梁施工时浇筑水下混凝土结束后,土低于现状地面,未设护栏、安全标志。常见的市政道路、桥梁、给排水工程危险源大约有1000余类,涉及不同的作业部门和岗位,因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实践操作中,必须严加防范。

3.市政工程项目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的确定

3.1 评价的基本要求。

根据市政工程的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找出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识别出危险源,并对危险源逐一评价,将其中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事故发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对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技术性措施,且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职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中。同一个企业因不同的项目和区域、管理人员变化,也会引起危险源数量和内容的改变,因此企业对危险源识别应及时更新,从而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

3.2 评价方法。

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常见的评价方法有:

1)安全检查表法。事先将检查对象加以分解,将大系统分割成若干小的子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常使用于市政工程正常施工阶段的常设性检查。

2)危险指数法。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及是否需要进一步研究;常使用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带来的危险源风险防范。

3)预先危险分析法。在一项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工作,包括在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后果进行分析,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常使用于市政工程施工前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阶段的分析。

4)故障假设分析法。对系统工艺过程中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对有关问题进行考虑,任何与工艺安全有关的问题,即使它与之不太相关的问题也要加以讨论,分类记录,以发现假设存在问题条件下的解决方法;常使用于市政工程大型设备进场时的风险评价。

5)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基本过程是以关键词为引导,找出过程中工艺状态的变化或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原因、后果和对策;本方法侧重要在市政工程工艺部分或操用步骤中,找出各种具体值加以分析,常见于桥梁工程的技术参数分析过程。

6)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根据系统可以划分为子系统、设备和元件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进行分割,然后分析积压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影响,以便采取对策;本方法常使用于在质量和安全通病方面的评价与分析。

7)事故树分析(ETA)。通过描述事故因果关系的有方向的“树”,对各种系统危险性进行识别评价,既适用于定性分析,又能进行定量分析,具有简明、形象化的特点;本方法非常适用于开展市政工程QC活动中,对关联性问题的原因分析。

8)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在识别危险源方面,定性和半定量的评估是非常有价值的,在对复杂并存在危险的工业流程等提供决策和依据方面,需要足够的信息,因此必须采用两种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在市政工程桥梁和隧道施工的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过程中较为常用。

3.3 OHSMS安全评价报告。

上述根据OHSMS系统进行识别和评价危险源后,形成的工作成果即为安全评价报告,一般有如下内容:1)前言;2)评价项目概况;3)评价程序和方法;4)危险性预先分析;5)危险度和危险指数分析;6)事故分析和重大事故摸拟;7)对策措施和建议;8)结论。

3.4 确定风险控制措施。

安全评价和危险源识别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风险控制措施,以其消除非潜在的危险和伤害,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中,选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如果可能,完全消除危险源或风险,如用安全品取代危险品;2)如不可能消除,应努力降低风险,如用低压电器;3)可能情况下,使工作适合于人,如考虑人的精神和体能等因素;4)利用技术进步,改善控制措施;5)保护每个工人的措施;6)将技术管理与程序控制结合起来;7)要求引入计划的维护措施;8)在其他控制方案均已考虑后,作为最终手段,使用个人防护用品;9)应急方案的需求;10)预防性测定指标对于监测控制措施是否符合计划要求。在组织上述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情况探索其最适合的风险控制措施十分必要。

3.5 以概率风险评价方法(LEC法)用于基坑开挖的实例说明。

LEC是OHSMS系统中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操作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半定量评价方法,即D=LEC,式中,D为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C为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以市政工程施工桥梁施工作业中“安装承台未设安全网”这一危险源为例:L事故发生可能性为3-可能但不经常,E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为10-连续暴露,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7-严重重伤;则其D=210,即为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

应用LEC法进行评价风险应关注主观因素的影响,三个数值的选择应尽可能符合实际。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对现有风险的控制措施加以考虑,确定现有措施是否使已识别的危险源得到足够控制,这才是识别和评价的根本目的。

搞好市政工程企业和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需要组织控制下工作的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的任何人员都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意识,实施OHSMS体系,需要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因此这要建立在组织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积极参与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性基础上。一个有可溯源性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充分、适用和有效,有效的体系建立后,关键在于人员的落实,这样才能保证系统运行的健康和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 2011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12.3

[2] GB/T28002-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12.2

[3] GB/T19011-2003.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中国标准出版社,北京:2003.8

[4] 邱小明.对市政工程给水排水施工管理的研究[J].科学之友,2010,(6):86-87

猜你喜欢
危险源识别市政工程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地质灾害治理施工危险源的辨识与控制措施
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研究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分析
论犯罪危险人格的识别
化学工业园区中危险源分级模式浅析
基坑施工对原有市政工程的影响
如何控制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
构建以危险源控制为核心的施工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