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016-08-23 20:32庄实辉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间校园文化办学

庄实辉

一个办得很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只有学校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这所学校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核心的竞争力。基于这种认识从学校校园文化的现状来剖析建设的重要性,宗旨是让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每一处细节都能成为育人的场所,创设处处有品味、处处有内涵、处处有文化、处处有精神的人文环境。通过反复的积淀、升华为学校注入持久、旺盛的生命力。

一、校园文化是师生成长的动力源泉

学校办学理念是指导学校发展方向的航标灯,是学校办学的灵魂。我们确立了“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特色兴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立校、乐学真教”的办学思路,经过师生的努力,形成了“育人为本、敬业为乐、成才为志”的办学目标。以“厚德博学,笃行达礼”为校训体现了洛江中学重视师生品德修养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发展每一名教师与学生的良好个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成就美好的人生。在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笃学、善思、自主、创新”的学风和“爱生、严谨、精业、善导”的教风,“明礼、诚信、求索、奋进”的校风孕育而生。

精神文化是一所学校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和源泉,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本质性的、根本性的组成部分,也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所在。如何为师生的成长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呢?那就要通过校园文化为师生的成长提供一种氛围。读书思考,教师成为有文化气息的教师;学生感悟成长,永葆青春与活力。如营造书香校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提高师生的文化积淀和综合素质,这正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所在。让教师在书香中充实自己。通过引导激励激起教师读书的欲望并逐步形成一种习惯。根据教师队伍现状由浅入深推荐阅读《细节决定成败》,从一种生活渴望转化成为一种人生修养;从读名人读名著到读专业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

二、让校园文化成为师生成长的宽广舞台

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应在于精神文化建设,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良好的人文教育才能彰显学校文化的内涵,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精雕细琢,才形成了学校的“三风”建设。并以此对全校师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目标定位,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方面严格围绕良好“三风”的形成而开展,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特征。充分发掘学校的教育资源,遵循素质教育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每年五月份开展“红五月”系列活动、十月份开展体育节、十二月份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学生全员参加,活动丰富多彩,同学们在活动中兴趣盎然,热情高涨。同时学校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依托校董会的支持,创设太极拳兴趣班、南音兴趣班,聘请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两项活动经常组队参加省、市、区级比赛,多次获奖并深受好评。学校于2009年被确定为福建省重点体育传统学校、福建省首届体育特色学校、泉州市体育传统项目特色学校。依托体育特色优势,学校继续挖掘资源,大力发展体育特色项目,同时,更注重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从2012年开始,学校积极探索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并把提高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以课题的形式呈现,“提高台商区洛江中学大课间活动质量的实践研究”作为“提高泉州市中小学生大课间活动质量的时间与推广研究”课题的子课题,被确认为2014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重点立项课题正在实施中。落实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引导教师将反思成为一种行为、一种良好的习惯,回顾了师生们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三、让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师生成长保驾护航

虽然制度管人是一种比较低效的管理模式,但它确实是非常实用且有效的,在无法达到文化管人的高层次管理模式之前,制度是维系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没有规范的制度意识哪来的质量。所以,学校开始以各职能部门为单位全面梳理学校的规章制度,传承好的管理制度,修订或修改不合时宜的制度,构建较为完整的制度体系。至今,各项管理制度梳理完成,经教代会通过,已经汇编成册。它将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管理依据,打造规范有序的校园管理模式,努力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的新格局。逐步实现从人管人到制度管人的转化。

总之,通过积淀校园文化,创设了有利于师生成长的和谐氛围,师生的素养得到了提升。教师爱岗敬业、勤奋工作;学生健康快乐、奋发向上。校园里每天都充盈着进取的气息,每天都有着成功的喜悦。

(作者单位:福建泉州台商投资区洛江中学)

猜你喜欢
课间校园文化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中外合作办学大有学问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