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永远在追梦的路上

2016-08-23 20:32刘沛华邓文圣姜波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8期
关键词:小周刘老师后进生

刘沛华 邓文圣 姜波

2016年3月第一周的学校例会上,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第五中学张瑾校长郑重地宣布:刘沛华以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济宁市教育局推荐参加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评选(班主任工作系列)。据悉,该项评选旨在在全省范围内遴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管理能力和丰富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充实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专家库。笔者不免产生这样一个疑问:在这样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里,是什么造就了刘沛华老师呢?在班主任工作方面,他又有着怎样的独到之处呢?

爱满班级营造了一方温馨的精神家园

当记者和刘沛华谈起班级管理这个话题,他这样告诉记者:还是在读师范时,只要踏入校门,“爱满天下”那四个红色大字便映入眼帘。从那时起,在他的灵魂深处便植入了一颗爱的种子;从做班主任那天起,“爱满班级”也就成了他班级管理工作的主旋律。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愿受其教。因此,教师唯有把爱洒满班级的每个角落,让爱充盈每个学生的心田,班级才能成为全体学生心灵向往的精神家园。

爱满班级,班主任要为学生点亮心灯。如果把班级看作是一艘艨艟巨舰,那么,班主任就是劈波斩浪的桨,是迎风舒张的帆,冲破一切艰难险阻,带领学生为梦想扬帆远航,驶向明亮那方。每接手一个新的班级,刘沛华第一件事就是把班级命名为“梦之翼班”,是希冀学生都有一双梦想的翅膀,让班级成为学生梦开始的地方。第一周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班级的醒目位置开辟“梦想之家”专栏,让学生把每日的想法、每周的愿望、每月的目标和每学期的梦想都贴到自己的“专栏”里。这样做,与其是让大家分享彼此的梦想和愿望,不如说是让大家在追梦的路上相互鼓励,彼此督促。一学期下来,“梦想之家”贴满了同学们的梦想成果:经常逃课的小强不再逃课了、小玉的数学成绩进步了10名、经常顶撞老师的小明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那方“梦想之家”,犹如是一盏明灯,引领学生奔向更美好的方向。

爱满班级,班主任要让学生徜徉书海。他一直认为,班主任必须把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让浓浓的书香无声地感染和熏陶着每一个学生。学期初,刘老师倡议学生捐出自己的书籍,创建了班级图书角,做到了书籍共享;每周,刘老师专门拿出一节课,和学生共读书;每月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推举月度“十大读书博士”;建立班级读书网络交流群,大力宣传“十大读书博士”的读书故事;每学期举行一次以“我为读书痴迷”为话题的演讲或征文比赛;倡导家长和孩子共读一本书,评选出“十大书香家庭”……走进“梦之翼班”,看到的是一个个埋头读书的身影,闻到的是一缕缕溢满教室的书香。学生因为喜欢上了读书,也渐渐地爱上了写作,在刘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发表的文章已达300余篇。

爱满班级,班主任要给学生创设“亲密接触”的机会。新接手每个班级的第一学期,在征得所有科任教师同意之后,刘老师都要把办公桌搬进教室,开始为期一个学期的“学生”生活。在当“学生”的日子,刘老师和学生整天“泡”在了一起。课堂上,刘老师为学生的奇思妙想喝彩;课间十分钟,刘老师和学生俯首聊天;体育课上,刘老师和学生踢足球、打篮球、踢毽子……特别对于那些思想上有波动、行为上有偏差的学生,刘老师都会刻意在放学的路上陪他们走上一程,与他们聊人生,谈理想,畅想未来,用自己的人生故事告诉他们,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和学生的那一次次“亲密接触”,如春风化雨,温暖着学生的心田,又如暗夜明灯,为学生指引前行的方向。尤为重要的是,为学生播下了一粒粒温暖而充满信心的种子,陪伴他们茁壮而快乐地成长。

爱满班级,班主任要让班会课成为学生的美好期待。刘老师一直认为,班会课不仅是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更应该是学生展示自我、施展才华的最好舞台。刘老师一改班会课“教师滔滔不绝的说教,学生默默无闻的聆听”的现状,尝试“教师退居幕后当顾问,学生走上讲台唱主角”的模式,学生参与班会课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小君和当警察的爸爸联袂表演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生动地诠释了诚信的意义;小芹当医生的妈妈播放了一位母亲分娩的过程,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母爱的伟大;小光父亲在谈到创业的艰辛经历时,那饱含热泪的讲述,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功源于坚持”的真正内涵;还有三个一伙、五个一组自导自演的课本剧,把学生从课本引向了生活……以学生为主体的班会课,不仅凝聚班级向心力,为学生插上了飞翔的翅膀,而且使学生很好地融入班集体,打开了学生心灵的那扇窗。

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正如“全国十佳班主任”评选委员会给刘老师的颁奖词那样:“在教育这块沃土上,他用青春雕琢孩子年幼的心灵,用示范行为来教育影响学生,用诚挚的爱去教诲学生,用真情培育学生。学生在与他的亦师亦友的相处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坐标,成为了最好的自己,这得益于‘爱满班级为学生营造了一方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难怪,当记者一行走进他的教室里,看着那一张张笑靥如花的面庞,便闻到了一股股幸福的味道。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教育文摘周报》头版整版曾以《幸福着学生的快乐》为题对“爱满班级”的探索与实践,从“送一份宽容,品味幸福;送一份信任,体验幸福;送一份尊重,收获幸福;送一份真爱,享受幸福”四个方面进行了报道,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

下水文叩开了后进生尘封的心

“我是一名教师,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蓦然回首20年的教育生涯,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确实很累!幸运的是,我没有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琐事所淹没,而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缝隙,并在‘缝隙中逐渐发芽、生长。”在很多场合刘老师与一些教师朋友交流时,总是这样说。刘沛华老师20年的教育生涯,干了12年的班主任,这让刘老师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找到了教育人生的幸福真谛。

一位哲人说过:“教师的爱能使犯了错误的学生重新振作起来,教师的爱是用深情溶化学生心灵上久积而成的‘坚冰,教师的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密钥。”后进生作为班级的弱势群体,班主任要握住“爱”这把金钥匙,打开后进生的心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为转化后进生,都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往往都是收效甚微。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刘沛华老师尝试用后进生的闪光点作为写作素材,为后进生“量体裁衣”写“下水文”关爱他们快乐成长。

有一年,刘老师接手一个新班级的班主任工作。那节课,刘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授《“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突然,一个学生尖叫起来:“刘老师,蛇!”同学们你一句他一言,本来挺安静的教室立刻变得乱糟糟的。刘老师使劲地用教杆敲打着讲桌,大声地吼着:“这是谁搞得的‘恶作剧,给我站出来!”任凭刘老师怎么大声吼叫,同学们面面相觑,就是没有人站出来,一节课就这样匆匆结束了。下课后,刘老师气呼呼地回到办公室,嘟嘟囔囔地说个不停:“气死了,气死了!”老教师李老师问刘老师发生了什么。刘老师把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李老师,只见李老师笑着说:“小刘同志,别生气了,肯定是小周搞的,他可是人人皆知的‘双差生,几任班主任都对他放任不管了,你把他放在最后一位不管就可以了!”

“不管?!”刘老师心头猛然一惊,陷入了沉思……“不行,一定要用一颗爱心去感化他,做一个平凡中体现着伟大的班主任!”刘老师暗下决心。

当天晚上,刘老师对小周进行了一次家访。刚踏进家门,小周年迈的爷爷便紧紧地握住他的双手,声音沙哑而颤抖:“刘老师,小周又惹什么祸了?您是班主任,肯定有办法,孩子就交给您了!”“没有惹什么祸呀?”刘老师笑着说,老人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从老人那里得知,小周三岁时,父母因感情破裂离异,离异后的父母已重新组建了家庭,都很少过问小周的学习,小周一直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慢慢地,小周养成了偷钱上网、经常逃学的恶习,经常很晚才回家。老人还生气地告诉他,小周一回到家,草草吃上几口饭,便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读一些课外书,从来没有见小周写过老师布置的作业。临行前,老人一再拜托要好好教育小周,看着老人那无助的眼神,刘老师很是难过。

那天放学后,刘老师告诉小周要送给他一件特别的礼物!“什么礼物?”小周很愕然,刘老师说:“我送给你的这件礼物,你一定很喜欢。不过,在送给你之前,咱们要有两个约定:一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二是放学后15分钟一定要回到家,然后在家认真读书。你能做到吗?”“我一定能做到!”小周斩钉截铁地说。刘老师将以小周“酷爱读书”为主线,写下的《将读书进行到底》一文,打印在了一张红纸上:那节语文课上,刘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完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离下课还有15分钟,他便安排同学们再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刘老师照例在教室里走动着,观察着同学们读书的情况。同学们大声诵读,刘老师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当刘老师踱到小周桌前时,小周没有发觉刘老师,仍在津津有味地看着《悲惨世界》。看到小周手中的书以及被他冷落的语文课本,刘老师气就不打一处来,怒目圆睁,脸憋得通红。刘老师猛地把《悲惨世界》从小周手中夺过来,狠狠地向教室墙角扔去……

纪实的“下水文”,传达了刘老师对小周爱读书的赞赏和老师不妥做法的忏悔和道歉。此后几天的课堂上,一向好动的小周坐得非常端正,从来没有举过手的他曾多次举手回答问题。刘老师从小周爷爷那里还得知,放学后,小周变得早早就回到家。后来小周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刘老师,您在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教室里的那条蛇是我放的,请您原谅我。我想当一次老师,给同学们再讲讲《“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也算将功补过吧!您答应我好吗?”刘老师高兴地日记的后面写上了:“刘老师相信你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为你的勇敢喝彩,加油!”

也许是这不经意的放手,圆了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的梦,小学毕业考试时,小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初中。

《给他一个理由》让经常迟到逃学的小强改邪归正;《你的影子》让一向“破罐子破摔”的小阳重拾学习的信心;《苹果乐》让一向自闭的小涛重温班级大家庭的温暖;《他的偶像》让经常打架的小霄学会了团结……篇篇“下水文”,不仅叩开了一个个“后进生”尘封已久的心扉,而且给许多迷失自我的“后进生”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享受只有做班主任才能拥有的别样幸福

教师是从事根的事业,只有像根一样扎根土地,自然会得到花果的回报。当记者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刘老师,你认为,教育人生的成功应该归结于哪些方面?”

刘老师笑了一下,告诉记者:“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成功的,只是在班主任岗位上,结合自身实际,立足岗位,执著探索,感受着追梦路上的一次次感动,守望着那一份份幸福,我找到了幸福人生的支点,收获着只有做班主任才能拥有的幸福。”

行走在“快乐作文教学研究”的路上,刘老师为每个学生共读书、同写作。一向不爱写作的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三百多篇学生作品陆续见诸报端。刘老师说,看着孩子们沉浸在作品发表的喜悦中,他是幸福的。

刘老师还说,站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奖的那一刻,他更是幸福的。

刘老师给记者看了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刘老师,新年好!我现在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系。是和您生活的那段时间,让我走出了那个魔鬼世界。也是和您一次次的网络聊天,圆了我当一名网络工程师的梦。欠您的那一学期的生活费,等我参加工作挣钱了加倍还您,呵呵!”我清楚地看到,刘老师的双眼已溢满了泪水。这是幸福的泪水,更是只有做教师才会拥有的幸福。

临行前,刘老师向记者展示了《教育文摘周报》头版“点评专家”的一段话:刘沛华是在新课程改革大形势下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教师。新理念、新方法、新实践造就了他。无论是“乐读、畅说、言真、悟理、怡情”的五步“快乐作文教学法”,还是十年如一日用爱心关爱学生,都与新课改密切相关,是新课改给他带来了快速成长的机遇,他抓住了这个机遇。可以说,没有新课改,像这样的农村小学不会产生刘沛华这样的优秀教师。他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天起,就在教育这方天地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兢兢业业地教学。他深知没有春耕夏播,没有辛勤的汗水,就没有秋天丰硕的收获。十年的艰辛,成就了刘沛华。这一点在今天年轻教师中尤为可贵。他还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厚厚的日记,那是他亲身感受学生的真实记录;篇篇论文,那是他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育艺术的思考;五步“快乐作文教学法”,那是他继承借鉴、创新思维的见证。

刘老师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一段文字,是对他的最高褒奖,更是教育人生的莫大幸福。

弹指一挥间。2016年,刘老师已走过教育人生的第20个年头。20年,刘老师欣赏着教育的那一路美景;20年,那一路美景,幸福地在班主任岗位上缓缓流淌。我们知道,选择教育,意味着选择了清贫;选择教育,意味着选择了寂寞;选择教育,意味选择了劳累。但在“一朝闻道,终生不移”的无悔选择中,刘老师执着追梦,乐此不疲,勇往直前。试想,下一个20年,会是一幅幅更加迷人的美景,因为,对刘老师来说,坚守教育,是他一生幸福的守候;坚守班主任岗位,陪伴学生度过人生的一段美好时光,也成就了他班主任的幸福人生。

猜你喜欢
小周刘老师后进生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捡贝壳
幽默的刘老师
报账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制胜“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