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16-08-23 21:10李亚军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8期
关键词:理解课文发音有效性

李亚军

在现代化教育背景下,教学有效性受到了很多教育学者的重视与认可,那么,怎样的教学才具有有效性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一、联系实际生活进行朗读

通常而言,在朗读课文的时候,如果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生活,那么就非常容易理解课文所表述的内容,进而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反之,学生只是单纯朗读课文,无论朗读多少遍,都无法充分掌握课文内容及情感。所以,在朗读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实际生活的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与体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朗读《美丽的丹顶鹤》一文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联想自己看到的丹顶鹤情况,进而联系课文内容,通过对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得以全面发展。

二、根据学生特点变换朗读形式

朗读形式不同,其具体要求也不同,加之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解能力不同,导致教师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展开教学。倘若采用此方式展开教学,就无法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作用,导致学生学习效果较差,为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变换朗读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例如,当学生生词量不足的时候,很难顺利完成朗读,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范读;或者让朗读好的学生进行领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课上教师的工作量,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除此之外,也可以展开分角色朗读,这样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还可以对角色情感予以充分体会,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情感。例如,在朗读《小松鼠找花生果》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别饰演小松鼠与鼹鼠,之后按照课文内容展开对话,这样就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强调朗读的词汇发音

在小学语文学习阶段,主要任务就是基础知识积累,所以,教师特别重视学生对词汇朗读的发音,从而通过规范词汇发音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朗读效果,一定要重视词汇发音的训练,这样不仅可以纠正学生错误发音,加深学生记忆,还可以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深化学生文化情感,以此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美丽的沙南群岛》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发音训练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并且对辽阔、宝库、岛屿、黑暗、矿产等词语进行正确发音,有效规范学生的朗读。与此同时,通过对相关语句的朗读,让学生掌握朗读技巧,可以进行有效断句、停顿等,从而通过有效的朗读,深化学生的情感表达,以此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我国南沙群岛的魅力。

四、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

就小学语文课文来说,其文中的每一句话,均有其价值,均表达了不同的含义与情感。倘若学生只是单纯朗读课文,未能进行相关的思考,很难对每一句话的用意进行体会。为此,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边朗读边思考,这样就可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且体会每一句话的含义与情感。例如,在朗读《台湾的蝴蝶谷》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台湾的蝴蝶谷”中看到了什么,从哪些方面描写体会作者感受?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朗读,这样就会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并且体会到作者的感受。

五、重视互相评价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评价方式越来越丰富,不再停留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上,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得到了广泛运用。师生互评,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差异给予针对性指导,以此让学生了解自身不足,从而加以改进;生生互评,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彼此了解,增加彼此交流。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为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朗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以此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东台市三仓镇小学)

猜你喜欢
理解课文发音有效性
I’m a Little Teapot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切入点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