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导利,化解文本阅读困境

2016-08-23 21:23任亚男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6年8期
关键词:文本情感材料

任亚男

调查显示,大多数高中生由于缺失阅读技法带来阅读障碍,并最终影响阅读兴趣。那么,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化解这种困境呢?

一、症结

1.浅阅读破坏正确阅读思维

电子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学生阅读渠道变得多元化,而经典阅读却日趋没落。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对获知的信息进行品读,已经不得不被动或者主动地接受下一则信息,甚至下一类信息。

更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高中生对这些即时性的信息,缺少真正的甄别和探究,信息意义浮于浅表。他们在追逐新的信息中迷失自己,从而也让自己的思维退出阅读,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浅阅读习惯。而这样的阅读方式和习惯,与真正的文本阅读方式相去甚远。

2.接受式阅读造成阅读惰性

在当下的教学中,教师总是喜欢强调范文阅读的阅读方式,而学生的生活认知与我们的文本阅读有差距,一些文本甚至需要时间的积淀才能够读懂。但是我们却把自己认为的最有营养的、最有价值的文本推荐给学生,全然不顾学生的现有阅读水平。在我们的“为你好”的大旗指引下,教师给学生煮了一锅他们很难即时消化的美食。

不仅如此,我们采用揠苗助长的方式,把经典的文本割裂为条分析缕的小块,灌给学生,至于他们是否能够消化,教师全然不顾。这样日积月累,学生失去了主动阅读的习惯,他们习惯在课堂上、课堂外接受老师馈赠的答案,并将此奉为圣经。于是,他们也就失去了主动阅读的能力。

3.无序性阅读降低阅读兴趣

凡事皆有法则,阅读也是如此,也应当有“矩”。但是,在当下我们过多强调学生独特的生成体验的教学氛围下,教师很少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技法指导,犹如禅宗教弟子,全靠学生自己灵光一现般的顿悟。学生面对文本,心虽有余而力道全无。

我们强调学生阅读文本,但是没有教会学生该如何去阅读文本,也就是没有实现举一反三的目标。学生最终的阅读收获,仅仅是在老师的带领下阅读的那几篇文本。大多数人即使是阅读文本数量大,但是依然不知道阅读的顺序、法则在哪里。他们的阅读大多如关在瓶子里四面碰壁的苍蝇。

二、出路

1.精选文本,培养阅读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真正喜欢上文本阅读,培养阅读兴趣,首先就应当选择那些具有浓郁人情,而且容易引起我们共鸣的文本阅读材料。

我以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为推荐首选文本材料。要求学生在打动自己的地方做标记,写感悟并结合自己的人生谈论感受。在情感共鸣中,学生实则已经获得情感洗礼,甚至获得独特的情感认知。我因势导利,让他们明白文本阅读的真谛。学生阅读兴趣大增,并主动抛弃浅阅读。

2.成功体验,提升阅读动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阅读与鉴赏”部分有如下表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独特的感悟,这是我们设置课外阅读的初衷。

作为老师,在教学要改变越俎代庖的想法和行为,教师是学生阅读的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教师应该大胆鼓励学生阅读并获得自己的体验。当学生的阅读偏离轨道而成为无效阅读时,教师应为他们指出方向,而不是带他阅读。还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情景氛围。“导而弗牵”,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获得应该获得的一切。

3.方法指引,培养阅读能力

由技而入道,是引导学生巩固文本阅读兴趣,提升阅读体验的不二法门。所以,要真正培养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就要教给他们一些实用的方法。经过对各种阅读方法进行借鉴和比较后,我选择了批注法。批注法是指接触一篇新的文章,对自己感兴趣的、认为写得好的句与段进行圈点,并予以批注,写上一两句对该段的理解和评价。在操作方式上,可以从如下几个角度进行批注: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精彩片段、重点语句等。

为了引导学生掌握方法,我首先以教材文本《再别康桥》作为示范,使得他们掌握该方法。然后让他们以教材内容为起点,学习运用方法。在他们感兴趣而没有读懂的课外文本材料上进行批注。由于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每个学生都有阅读收获。不仅构建了阅读兴趣,也真正培养了阅读能力。

会阅读,会筛选信息,学会独立判断信息是阅读的基本素养,要想真正建构这种素养,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阅读文本材料,培养对文本材料的阅读兴趣。而这一切目标的实现,除了尊重他们的体验,正确的方法指引也不可小觑。

(作者单位:四川攀枝花市米易中学校)

猜你喜欢
文本情感材料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最美材料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