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学校特色浸润师生成长

2016-08-23 17:36王静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8期
关键词:艺体向日葵足球

王静

在长期的学校管理改革探索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坚持师生为本、凸现办学特色,是让基础教育回归本真、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经之路,五中人坚持以“创新创优创效”要求为契机,以“艺体教育”特色发展为根本,以特色项目建设为抓手,持续推动学校特色和内涵向纵深发展。

一、艺体教育扎根行,师生成长其乐融

学校将“艺体教育”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旨在通过艺体教育,培养“艺体见长,主动发展”的学生群体、“一专多能、德艺双馨”的教师团队,实现学校“崇德尚美,追求卓越”的特色目标。

1.正确定位,奠定特色建设基础

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培养学业合格、特长突出的学生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出发点及终极目标。因此,我校分别确定合唱、足球、创意美术为学校艺体教育特色项目。学校以班级合唱队促普及,学校合唱队助提升作为途径,以合唱训练教材为依托,以和雅艺术节展示为平台,让学生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掌握二声部合唱、表演唱、小合唱、无伴奏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的技巧。学校还通过研发足球校本教材丰厚足球知识,通过一班五队引领师生、家长、社区全面参与,通过冬季足球赛、足球嘉年华主题活动打造竞赛平台,让学生了解足球历史、学习足球规则、掌握足球技能等,实现快乐足球、阳光人生的目标。我校学生美术专业功底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将“创意”作为美术特色项目的核心,将“撕贴画、布艺、纸工”作为特色项目的抓手,实现名画重塑的美、生活再现的美。

2.课程浸润,提高特色建设领导力

学校积极构建了三级课程体系,严格执行国家课程的开设标准。注重普及国家课程,音体美学科对四年的教材内容进行梳理,进行“课程整合、创编——课堂优化、实施”教学尝试。其他各学科挖掘、梳理国家课程教材中的艺体教育素材,经过加工、整理形成系列,把艺体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研发校本课程,提升质量,学校定时间、定教师、定教材对学生进行序列式的培训。打造班本课程,建设特色班级,拓展内涵,实现“三保证”:每个特色班实行双师制,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编写特色班读本,保证每节课有章可循;两节特色课连上,保证授课有效性。

3.文化熏陶,提升特色建设品位

学校积极打造多重校园文化,包括班级文化、活动室文化、长廊文化、主题文化,营造了浓厚的艺术氛围,提高了特色建设品位。在和雅艺术节期间,学校进行了校园足球宝贝征选,最后确定“追鞠”“逐梦”为学校足球宝贝。在足球嘉年华主题活动中,创作了主题歌《奔跑吧,希望》,编排校园啦啦操、校园足球操等。

4.社区联动,扩大特色建设影响

学校组织舞蹈队、合唱队、器乐等艺术团队走进柳林敬老院、康宁医院、社区等场所进行演出。美术教师每周一去康宁医院教授手工制作等。每个班级的男女足球队,分别以温泉镇的村居、企业命名。截至目前,已经有10个村居、6个企业为五中的班级足球队冠名,并且组织了自己村居企业的球队,参与了学校10月份开展的足球嘉年华活动。

二、家校合作模式新,凝心聚力携手赢

在学校多年的努力下,我们已经摆脱问题家长甚多、热情家长不多的状况,但是家长的教育能力、育子水平还有待提高。学校全力打造“4+2”全新育人模式,通过4个平台、2条通道,帮助家长不断提升,从而带动学生不断前行。

1.打造家长成长平台,提升育子素养

学校开设了“用爱传递智慧”父母大学课堂,采用“讲座+体验”的授课模式,课堂上按照“作业交流——王妈课堂——交流感悟——启示思考”的环节进行授课,课后采取“线上研讨+群里解答”的方式,帮助消化、理解、提升课堂所学。适时开展分层培训,让家长掌握育子能力。学校采用年级化和班本化的培训模式,利用开学初、期中检测、假期前等时间节点,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为让更多的家长能够享受优质的课程资源,解决更多家长所关心和正在面对的问题,学校成立了“名师社区教育团队”,定期开展社区讲堂活动。如庞杰老师引领家长明白并掌握了“初中四年陪伴孩子学习的方法”。

2.打造家长志愿者平台,树立榜样意识

志愿活动关键是榜样带动与行动落实,为此,学校着力打造家长志愿者平台,首先,“时雨”家校志愿者服务社区;其次,家长义工服务校园,为让学生看到家长的魅力,学校组织家长义工服务校园活动,家长依据自身优势自主开发课程,进入班级进行授课活动。最后,爱心家长服务实践基地,八一建军节前夕、九九重阳节前夕,家委会的成员们带着满满的爱心走进了康宁医院,他们送去了爱心,还为老人们包了水饺。

3.打造管理者平台,培育合作能力

学校成立家委会,使其成为家长的管理者,家委会成员在参与学校各项活动中,了解学校需求,从而倡议、组织活动,引领家长和学生不断提升。每周四,通过家长驻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进行校舍安保管理、专用教室使用、教师授课能力、食堂就餐情况、学生教师沟通等方面的观测。学校开放课堂,开展“家长自主预约听课”活动,走进教室,参与课堂的管理。

4.打造家长活动平台,陪伴孩子成长

学校全面打造家长活动平台,让家长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关心孩子动态,关注学校发展,陪伴孩子成长。冬季到来,家长为班级送来大箱子,放置学生棉衣;班级群里家长热心地解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已是常态。各年级家长先后组织多种活动,传递爱的力量。如在温泉广场亲子娱乐、在草莓基地学习无土栽培技术、在震琳公园体验团队魅力等。家长们关心并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活动,其中,160名家长以运动员的身份参与到了足球嘉年华活动中,他们组成的家长足球队在绿茵场上拼搏,亲子队参与趣味足球比赛活动。

5.打造信息化通道,实现有效沟通

学校打通网络通道,建立班级家校联系群,班主任及时在群内进行正面引领和积极沟通。不仅如此,2015年6月初,学校建立了威海五中微信公众号,每天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校园动态,分享智慧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五中。学校通过家访通道,在每学期都会安排不同形式的多元家访活动,9~12月,针对新学期开学等问题,学校会组织相关的实地家访;4~6月,学校会组织开展实地、电话、短信等多种方式的选择性家访活动。

三、和雅团队施润雨,向日葵花迎风绽

教师团队的发展就是学校的发展,青年教师团队是教师团队发展的核心。2014年9月,将教龄不满三年的青年教师组成“向日葵团队”,两年来,我校就青年教师团队的发展进行了系列研究,结合学校艺体特色,采用“12345模式”,全方位打造向日葵团队成员。

1.一个偶像,让其拥有梦想

团队成员必须确立一个“职业偶像”,用偶像引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同时筑起自己的教育梦想。

2.两个师傅,让其拥有智慧

学校除继续为每位向日葵成员配备一名业务精良的学科师傅外,还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师傅。学科师傅全程参与,指导备课、听课、作业批改等工作。班主任师傅则引领他们走进班级,召开班会,进行早盘点,参与班级各项管理工作,带领他们走进家庭,开展家访工作。

3.三个团队,让其拥有能量

学校开展校长工作室暖心、领导工作坊提能、魅力直通车助力活动。除了进行课堂教学理论培训外,更注重对团队成员的思想引领、理念提升、价值观更新、师魂塑造等。通过三个团队的及时沟通交流,协助解决团队成员的各种问题。

4.四个阵地,让其拥有技能

一是基本功训练,学校进行了分段式基本功训练,将教师基本功分散到各个学期进行分阶段重点培训与验收。钢笔字、粉笔字训练时,学校准备稿纸,教师进行自我练习。每周从中挑选最美的一张进行保存,每月进行一次粉笔字展示活动。二是四课一赛,提高专业水平。“四课”:观摩课+评课;公开课+评课;互听课+评课;自评课+评课。一赛指每月汇报课、每学期青年教师课堂大赛、协作区课堂诊断等课堂授课。三是梯次培训,强化专业内涵。学校搭建“自我提升、国际助教、高端培训”三级平台,为向日葵成长添加光彩。四是教科研跟踪,升华专业发展。学校通过“观察向日葵课堂——建立向日葵问题库——集中式研讨——形成论文——解决问题”路径,每周开展一次问题研讨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升华向日葵团队的专业发展。

5.五个评价,让其拥有价值

一是课堂展示,全程跟踪。每周四第五、六节向日葵团队会定期按文、理两大科开展课堂展示活动。课堂展示时,先进行十分钟说课活动,再组织课堂授课,然后所有听课教师进行评课活动。二是领导推门课,及时跟踪。学校领导、各级部主任会不定时以推门课的方式走进向日葵成员的课堂,跟踪团队成员的课堂教学常规落实,检查备课、授课情况。三是教研员听评课,专业跟踪。学校定期邀请教研员驻校,进行向日葵团队课堂跟踪指导。四是教学质量分析,阶段跟踪。每次单元检测结束后,学校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通过“查找问题——解决策略——落实提升”路径,促进团队成员向更优质的教学质量迈进。五是评价标准制定,全方位跟踪。学校制定团队评价标准,开发了团队评价手册,形成了过程性评价体系。每学期的总结会、表彰大会,及时肯定、鼓励团队成员的点滴进步。

学校曾两次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德育科研先进学校称号,先后被评为“欧亚足球副会长单位”“中国合唱协会会员单位”“鲁能泰山城市足球协会”“山东省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二等奖”“山东省中小学足球联赛第六名”“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劳动技术先进学校”“威海市师德建设先进校”“威海市教育科研优秀实验学校”“威海市优秀艺术文化传承学校”“威海市足球特色学校”“威海市电教示范学校”,先后承办了“威海市初中课程改革现场会”“山东省素质教育现场会”。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市第五中学)

猜你喜欢
艺体向日葵足球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黄河科技学院艺体学部作品选登
如何深化艺体教育创办特色学校
星湾学校:艺体教育融入学生生活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向日葵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