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数字资源体系构建与文献保障绩效分析

2016-08-24 07:21田晓迪黄燕云
图书馆学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文献学科

田晓迪 黄燕云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5)

师范院校数字资源体系构建与文献保障绩效分析

田晓迪黄燕云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北京 100875)

选取部分重点师范院校进行了调研,从开放资源建设等7个方面提出了教育教学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路径。最后提出了开展数字资源文献保障绩效评价的意义和要素,从数量上和质量上把握文献保障率和覆盖度,不断完善师范院校的教育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数字资源建设

师范院校承担着为我国培养师范类人才的重任,图书馆作为高校学术研究的文献支撑单位,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文献资源与信息服务保障的重要任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在图书馆资源建设中的作用日显突出。其中,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建构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电子资源体系是师范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心。因此,遵循师范院校的教育学科特色,加强教育学科各类数字资源的建设,是师范院校建设特色数字资源的必由之路。

1 师范院校建设现状

为推动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的建设,满足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的需要,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联合8所师范院校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了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并于2011年11月26日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联盟成立大会。联盟的宗旨为“交流学习、共建共享、开拓创新、共同发展”。联盟的建设目标是突出特色,以师范院校丰富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文献资源为基础,以科学的理念为引领,以先进的技术为保障,构建务实型的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保障和服务体系,实现全国教育学科信息资源的共知、共建、共享[1]。笔者访问了各师范院校图书馆的网站并通过学科导航和特色资源揭示等栏目调研了联盟中的10所中心主任馆和副主任馆所购置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电子资源和自建资源情况。

表1 10所师范院校的教育数字资源调研

调研发现,10所师范院校所购置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电子资源较少,且相似度较高,未来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的空间较大;在自建资源方面,部分师范院校已经在探索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特色资源的建设,并有了一定的成果展示。首师大的“基础教育特色资源”以基础教育信息为核心,收录基础教育政策法规、新闻动态、教学实习、科研进展、教师培训等数字资源[2];上师大的“教师教育特色资源数据库”提供教师教育各类型资源,包括中外文书刊、硕博士论文、民国教育文献和视听资源等。该库包含“教师教育文献数据库”“教师教育影视资源数据库”“民国教育期刊数据库”3个子库[3]。笔者在CNKI上查找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文献资源建设的相关文献,命中文献极少,只有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雷顺利等人对“教师教育文献数据库”建设的意义、特点以及平台构架和资源构成进行了介绍[4];新疆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万向丽等人以“疆师范大学双语教育”为研究对象,对特色资源库的建设缘由、建设内容进行了介绍[5]。

2 教育教学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路径

构建具有师范院校特色的电子资源体系是师范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心。经过多年文献资源的建设,各馆已具备了一定的教师教育和教育学科文献资源基础。因此,在已有资源的基础上,依据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的特色发展思路,不断关注和加强特色教育学科特色数字资源的建设,朝着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是未来各师范院校电子资源建设的必由之路。

2.1在纸本特色资源领域扩展电子资源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基础教育教材及其相关资料是独具特色的馆藏资源,其中教材研究是教育的重要部分。目前北师大图书馆已整理统计的中小学教材2万余册,包括清末及民国时期的中小学教材、课程标准,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教育出版社、各省市教育出版社以及专业出版社等70余家出版的中小学各科教材,以及港台中小学教材。找准特色纸本资源,对纸本资源与电子资源协调建设,在已有特色领域充实和完善数字资源馆藏是特色建设的思路之一,形成纸本与数字资源协调建设、类型完备、资源丰富的馆藏体系。

2.2完善现有引进电子资源的特色馆藏

经过多年的电子资源引进,各院校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些教育学科的特色电子资源,如教育教学资源、教师教育资源、师范教育资源、中小学经典示范课资源等,但总体来说现有资源还不成体系,不达规模,需要在未来的商业电子资源引进中将此类型的电子资源进行充实,形成体系。实际操作中可对相关资源进行专题试用,如进行教育教学资源的专题性试用,从中选择内容、平台、反馈及评估整体水平较高的资源纳入本馆的引进资源体系。通过有重点、有步骤的专题性建设形成具有教育学科特色的专题性电子资源。

2.3多渠道拓展采购模式

2.3.1追踪国外知名高校教育学科资源

建立长期关注和追踪国外知名高校教育学科电子资源的机制,这是电子资源采购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掌握相关学科特色及权威资源的重要渠道。在长期跟踪和了解国外最新、最权威的学科资源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学科建设的需求搭建起具有针对性的学科特色资源体系。

2.3.2与出版社沟通

通过与数据库、供应商等交流沟通,收集获取当前优质、权威的各类教育学科资源信息,争取将当前市场上可获得的教育学科的商业数据库信息完整收集,为进一步的评估与引进做好准备。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绝大部分外文电子资源都是通过DRAA联合采购引进,它有利于图书馆工作效率的提高,可不必与每个资源出版商再单独进行方案的谈判,也为资源利用起到了较大的促进和辅助作用。但由于目前DRAA的团购资源数量已经达到一定规模,因此图书馆在特色电子资源引进建设方面需要做出更多的探索和调研,并与出版商不断沟通,拓展相关的采购模式,寻找最适合本馆的特色资源采购模式,建立相关的体制,为特色资源的可持续性引进和利用提供基础和支撑。

2.4OA资源作为有益补充

有数据表明,开放获取期刊的数量目前已超过2万种,且种类庞杂、数量巨大,这其中不乏一些学术质量较高、可以免费阅读的全文资料。应挖掘和整合这些资源,建立信息导航,将其整合到OA资源的利用和共享平台。为此,图书馆要制定出教育学科OA资源利用的选择标准、整合服务策略以及后期管理和维护政策,让读者能够了解这些OA资源的信息并能方便地检索使用,使其成为补充馆藏资源的一个重要手段。

2.5自建特色资源同步发展

图书馆可以选取馆藏中的相关珍稀资源进行数字化,一方面有利于保护纸本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方便和促进馆藏特色资源的使用和展示。另外,对教师教育、教育学科的其他近现代相关文献也要进行收集和整理,进行知识点的抽取和语义挖掘,形成专题资源的使用和推送平台。因此,自建特色数字资源也是师范院校资源建设的重要方式和组成部分。

2.6整合教育教学和科研数据资源

一般来说,教育教学资源包括学科的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专业教材、教师教育、教学课件等相关资源,科研数据资源包括科研过程数据信息、科研成果信息等。图书馆与学校展开深度合作,将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和科研数据资源整合组织,进行关联,将使整个资源体系更加丰富和完备,也有利于挖掘出更多的相关点,进而促成新的科研产出。

2.7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网站提供平台支撑

本馆的主页提供了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网站的链接,此网站的建立是为了给教学科研提供丰富的、多元化的教学素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文献资源学习平台;该平台集合各级各类教学资源,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目前在平台上集合了本馆引进的商业化数据库、自建特色资源库、免费网络资源等。资源类型主要包括教育信息、课堂教学、教学素材、文献资料等。

可以设想,未来在相关平台上将各种类型的教育类资源进行整合和组织,以平台作为资源支撑,以资源作为科研教学辅助,形成教育学科特色资源的整套体系,包括各种资源类型以及丰富的资源来源,使该体系具有完备性、丰富性、可持续利用的特点。

图1 教育资源体系建设

3 教育学科特色数字资源的绩效评价

3.1文献保障的绩效意义

高校图书馆引进电子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学术信息资源的保障率,开放获取资源和特色文献资源的整合与利用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文献覆盖面,优化了资源配置结构,实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来源的资源整合,实现了优势互补,从而在数字资源的可获得数量上得到大幅度提升。

图书馆作为高校文献资源支撑和保障部门,其数字资源的可获得数量及数字资源包含的信息内容,都是数字资源文献保障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学科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核心内容,高校图书馆的中心工作也在紧密围绕学校的学科建设进行,为学科建设提供优质、充足的文献资源服务已成为衡量高校图书馆办馆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学科文献保障能力不仅与馆藏基础规模、学科专业文献规模等直接相关,还与学科的教学科研水平、师生规模等密切相关[6]。

3.2数字资源文献保障评价要素

不同来源的电子资源应根据其不同的类型分别进行资源收藏数量和文献保障质量方面的整体把握和绩效评价。笔者认为,师范院校数字资源的文献保障效益评价可按照图2所示的各评价要素进行。

图2 文献资源保障效益评价体系

由于引进电子资源的购置程序繁琐以及经费限制等原因,整合网络上的高质量开放资源、丰富资源的种类和覆盖范围对于师范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可将开放资源建设作为特色数字建设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以此不断扩充数字资源的特色建设范围和深度。

4 结语

通过购置、收集、合作建设、数字化等各种不同渠道获取的电子资源是搭建教育学科文献资源体系的基础,但对资源的收集和整理只是第一步,只有对资源进行充分组织和揭示,进行知识关联和提供服务,才能使资源真正具有生命力,最终成为知识资源,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使命。

师范院校数字资源体系的构建不仅是支持高校学科发展的资源基础,更是与学科建立扩展资源合作及其他相关合作的起点与契机,还可成为未来师范联盟共建共享的基点。因此,不断探索和细化数字资源的特色建设思路,建立持久稳定的相关机制,制定具体细致的建设策略,形成丰富完备的特色数字资源体系,是未来数字资源建设的发展出路和方向。

[1]全国师范院校图书馆联盟章程.[2015-10-13].http://sflm. bnu.edu.cn/templates/qgsflm/pageinfo.cshtml?cid=122

[2]首都师范大学特色资源中心.[2015-11-27].http://202. 204.214.169/tpi_1/sysasp/include/index.asp.

[3]上海师范大学特色资源中心.[2015-11-27].http://zjk2.lib. shnu.edu.cn/.

[4]雷顺利,王宗亮.教师教育文献数据库构架与整合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085内涵建设子项目[J].中国索引,2013(3):25-30.

[5]万向丽,陈媛媛.西部双语教育特色资源库建设研究——以新疆师范大学为例研究[J].科技信息.

[6]魏育辉,范春梅,刘健.学科文献保障能力评价指标要素分析[J].现代情报,2011(3):45-47.

[7]陈鹤阳.基于特色数据库的图书馆联盟案例研究:以外语院校图书馆联盟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89-92.

[8] 严丹,胡礼忠.外语院校多语种电子资源体系构建与文献保障绩效评价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7):41-44,65.

[9]杨艳华.高校图书馆特色文献资源建设的趋同化特征[J].图书馆建设,2012(1):22-24.

[10]李平,初景利.国外图书馆电子资源建设政策及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5):51-55.

[11]赵珊珊.试论特色馆藏资源的建设思路——以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图书馆WTO特色资源建设为例[J].图书馆论坛,2013(1):110-115.

[12]宋志红.特色学科馆藏建设发展思考——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文献资源馆藏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2):68-71.

[13]武琳琳.美术学科特色馆藏建设与服务——以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图书资料室为例[J].图书馆学刊,2015 (7):60-62.

田晓迪1983年生,馆员,副主任。

G253

(2016-02-23;责编:杨新宽。)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文献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超学科”来啦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