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6-08-29 03:29陈冠华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二科珠海519015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4期
关键词:支具偏角夹板

陈冠华 林 青 连 强(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二科珠海519015)

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

陈冠华 林 青 连 强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骨二科珠海519015)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90例腕部Colles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法复位后分别采用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外固定(观察组)与单纯夹板外固定(对照组)治疗,两组各45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X片及腕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复位前后的掌倾角、丢失的尺偏角、丢失的桡骨长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后6周、3个月的掌倾角、丢失的尺偏角、丢失的桡骨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后3个月的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影像学评分及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固定在治疗Colles骨折过程中能有效维持复位、维持桡骨长度,起到改善腕关节功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Colles骨折;支具;夹板;疗效观察

伸直型桡骨远端骨折又称为Colles骨折,发生在桡骨下端3 cm内的应力薄弱区,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经研究发现[1],Colles骨折发生率占所有骨折的6.7%~11%,以中老年人多见。治疗方面夹板、石膏外固定及外固定器固定均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外固定方法,但各有利弊[2~3]。我科自行设计一种腕关节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腕部Colles骨折,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经检查确诊为Colles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12例,女33例,平均年龄(58.3±10.2)岁;对照组男14例,女31例,平均年龄(61.5±12.4)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后单纯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正骨手法、夹板外固定及功能支具治疗。先行局部血肿内麻醉。对于骨折线未进入关节,骨折端完整者,采用牵抖复位法;对于骨折线进入关节、骨折粉碎者,采用提按复位法。助手维持牵引,用四块小夹板固定。分别在骨折远端背侧和近端掌侧放置一压垫,在桡骨茎突处放一压垫;然后上夹板。夹板的近端达前臂中上1/3,其中背侧和桡侧夹板需超过腕关节,以限制腕关节的背伸和桡偏活动,掌侧和尺侧夹板不超腕关节,再用扎带固定夹板,松紧度为上下移动1 cm。最后将支具近端固定于上臂,第2~5指呈半屈曲状态勾握远端手柄,手柄呈尺偏20°,掌屈10°;上好约束带固定后用三角巾将前臂悬吊固定于胸前。进行手指屈曲锻炼,屈曲时需逐渐用力紧握手柄,从而产生纵向牵引力,持续30 s后,逐渐放松,如此反复锻炼,每次60下,每日早中晚各1次;每次锻炼结束后可将功能支具取下以减轻束缚感。治疗后注意观察肢端血运、感觉及活动情况,及时调整夹板松紧度,观察皮肤情况,避免缺血性挛缩及压疮出现。

1.3随访及观察指标治疗后随访3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复位前、复位后、复位后6周及3个月的腕关节正侧位X光片,测量掌倾角、丢失的尺偏角、丢失的桡骨长度;复位后3个月时采用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标准进行影像学评估;采用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4]进行腕关节功能评估。

1.4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像学比较结果两组复位前后的掌倾角、丢失的尺偏角、丢失的桡骨长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后6周、3个月的掌倾角、丢失的尺偏角、丢失的桡骨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位后3个月的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观察组优良率95.6%,对照组优良率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掌倾角、丢失的尺偏角及丢失的桡骨长度比较(±s)

表1 两组掌倾角、丢失的尺偏角及丢失的桡骨长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时间掌倾角(°)观察组对照组丢失的尺偏角(°)观察组对照组丢失的桡骨长度(mm)观察组对照组复位前复位后复位后6周复位后3月-11.09±2.91 10.09±2.74 9.51±3.55△9.04±3.94△-10.04±2.98 9.76±3.28 3.89±6.10 3.67±6.18 11.73±1.85 1.62±1.01 2.69±1.06△2.96±1.11△10.38±2.41 1.64±1.26 3.93±1.84 4.89±1.90 10.76±2.36 1.40±0.78 2.49±0.99△2.69±1.04△9.27±2.78 1.60±0.99 3.76±1.53 4.64±1.67△

表2 两组复位后3个月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比较(例)

2.2腕关节功能比较结果两组复位后3个月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观察组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位后3个月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比较(例)

3讨论

Colles骨折系指发生在桡骨下端3 cm内的伸直型骨折,是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该处应力薄弱,容易发生骨折。骨折后容易出现下尺桡关节韧带和三角软骨的损伤,暴力导致桡骨断端骨质的压缩,或骨折粉碎缺乏支撑导致相对缩短。如果不能有效修复,则容易造成下尺桡关节不稳甚至脱位,愈合后将遗留腕关节关节僵硬、疼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甚至发生肩手综合征[5]。近年来,Colles骨折治疗观念不断更新,但是无论内固定、关节镜下治疗都各有利弊。内固定装置下面及周围发生骨质疏松或吸收而使内固定松动。同时内固定术中需广泛剥离软组织和骨膜,影响骨折端的血运和愈合[6],并且费用较高。因此,外固定依旧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不可替代的方法。单纯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费用相对较低,且临床使用广泛,但常常由于不能对抗肌肉的收缩力,而往往出现桡骨短缩及再次移位导致遗留关节僵化、疼痛,前臂旋转功能障碍等;外固定器能有效地维持桡骨长度,但它结构复杂,装卸不便,固定时间长,而且容易出现钢针松动、针孔感染以及废用性肌肉、骨质萎缩等并发症[7]。

Colles骨折其受伤机制是以纵向冲击力为主,暴力先造成骨折端骨小梁断裂,继而出现骨质的压缩、皮质断裂而致骨折移位。在手法复位后,压缩的部位会出现骨缺损,使断端缺乏支撑,这是桡骨远端骨折复位后断端回缩的基础。桡骨作为前臂主要支撑点,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和三角巾悬吊后,腕关节保持自然尺偏,桡骨不承载外来纵向挤压力,纵向挤压力基本上来源于自体的肌肉收缩力,所有跨越骨折断端的肌肉一旦发生收缩,都将产生对尺桡骨的纵向加压。在腕部,由于尺骨小头与腕骨无骨性传达,故纵向载荷几乎都作用在桡骨远端,所以当肌肉收缩时,肌肉的收缩力即可造成已牵引复位而又处于失支撑状态的桡骨远端出现回缩[2]。指深屈肌起于尺骨近端及邻近骨间膜,止于第2~5指远节指骨,指浅屈肌起于肱骨内上髁及尺桡骨近端,止于第2~5指中节指骨,均跨过腕关节,所以指深、指浅屈肌收缩时对前臂及腕关节可产生轴向压缩力。在Colles骨折患者中,手指的屈曲锻炼则容易造成骨质的压缩,从而导致移位及短缩。本研究中,我们根据前辈经验总结的正骨手法、夹板外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经验,运用正骨手法使骨折复位后使用夹板外固定维持骨折端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通过自行设计的功能支具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在进行手指屈曲锻炼时,通过支具的对抗作用,将手指屈曲时产生的收缩力转化成牵引力,且牵引力顺从腕关节正常的掌倾角、尺偏角,从而起到辅助维持复位效果,并有效地维持桡骨长度,减轻或避免桡骨的短缩,增加下尺桡关节的匹配度,且在有效的锻炼下,改善了血液循环,减轻了肌肉萎缩,故腕关节功能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综上所述,功能支具配合夹板固定在治疗Colles骨折过程中能有效维持复位、维持桡骨长度,获得良好的功能恢复,可完全投入临床使用,为患者提供廉价、效果良好的治疗方式,从而既减轻患者及社保的经济负担,又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可起到较大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1]姜保国.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6,8(3):236-239

[2]石忠琪,赵洪州,闫旭,等.克雷氏骨折复位后桡骨长度丢失的原因分析[J].天津医药,2008:36(7):521-523

[3]米树峰,林辉.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对中老年III型Colles骨折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0,23(12):129

[4]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1

[5]魏憬憬,谭宗奎.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挠骨远端骨折[J].中医正骨,2011,23(4):54-55

[6]周亲明,罗毅文,赵继福.Colles骨折闭合复位固定体位的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20(5):65-67

[7]陆然,段邦,徐朝晖.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治疗Colles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1):3452-3454

R683.14

B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4.012

(2016-03-18)

猜你喜欢
支具偏角夹板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翼吊长涵道发动机短舱内偏角优化和机理研究
2018全国Ⅱ卷选修3-4中偏角的解法探讨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欧姆表偶然误差分析
钛夹板应用于美学区引导骨组织再生1例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