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子化学成分鉴别研究*

2016-09-01 09:40王荣申张守军陶慧敏刘冬梅李万忠
广州化工 2016年2期
关键词:甾体香豆素正丁醇

王荣申,张守军,陶慧敏,刘冬梅,李万忠

(潍坊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分析测试

香椿子化学成分鉴别研究*

王荣申,张守军,陶慧敏,刘冬梅,李万忠

(潍坊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潍坊261053)

初步研究香椿子不同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类别,为后续分离纯化提供理论依据。对香椿子水、乙醇提取物进行理化鉴别研究;对7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部位进行PC法与TLC法、UV法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证实香椿子中含有酚类、生物碱、甾体三萜、挥发油、香豆素、黄酮、皂甙、糖类等化学成分。对香椿子中化学成分类别进行了鉴别研究,可为下一步香椿子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香椿子;理化鉴别;PC法;TLC法;UV法

香椿(Toonasinensis),楝科落叶乔木,在我国广泛分布,资源丰富,为药食两用植物,香椿皮、叶、果实、种子均可入药。香椿,味苦涩、性温,具有祛风利湿,止血止痛之功效;香椿子主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1-5]。目前,对香椿子中化学成分缺乏系统鉴别,本实验开展对香椿子萃取部位的鉴别研究,对水、乙醇提取物进行理化鉴别,纸色谱(PC)法、薄层色谱(TLC)法、紫外分光光度(UV)法鉴别萃取部位,为开发利用香椿子资源提供一定指导。

1 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UV-800A型),上海元析仪器公司;硅胶板(10 cm×20 cm),青岛麦克硅胶干燥剂有限公司;薄层色谱展开缸(10 cm×20 cm),上海信谊仪器厂制造;玻璃点样毛细管,华西医科大学仪器厂;手提式紫外分析仪(ZF-7A),上海速科实业有限公司。

1.2试药

香椿子,济南圣科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经潍坊医学院生药学教研室许崇梅副教授鉴定为楝科植物香椿的果实;石油醚、乙酸乙酯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

2.1鉴别样品制备[6-8]

取香椿子粗粉适量,加水100 mL,加热回流1.5 h,过滤,弃去滤渣,滤液备用;无水乙醇、75%乙醇提取方法同上;对75%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萃取,萃取物备用。

2.2理化鉴别-试管试验[7-8]

取香椿子水、乙醇提取物2 mL做理化鉴别-试管试验,观察现象。

2.3PC法与TLC法鉴别[7-8]

表1 PC法与TLC法鉴别

2.4UV法鉴别[8-9]

分别取香椿子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适量,萃取溶剂作空白,于200~1100 nm范围进行波长扫描。

3 实验结果

3.1理化鉴别-试管试验

表2 香椿子水、乙醇提取物试管试验结果

3.2PC法与TLC法色谱图

PC法与TLC法色谱图见图1~图4,其中,1为75%乙醇提取物,2为石油醚相,3为乙酸乙酯相,4为正丁醇相,5为水相。

图1 氨基酸纸色谱图

图2 甾体萜类薄层色谱图

图3 香豆素类薄层色谱图

图4 挥发油薄层色谱图

图1、图3说明水相中含有氨基酸、香豆素类,图2说明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中含有甾体萜类,图4说明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中含有挥发油。

3.3UV法扫描图[8-9]

图5、图6在700 nm左右处出现吸收峰且峰形相似,说明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存在相同的母核结构或化学成分;图5~图8在220~400 nm之间连续出现吸收峰,说明四个萃取部位中可能含有相同的母核结构或化学成分。

图5 石油醚相紫外扫描图

图6 乙酸乙酯相紫外扫描

图7 正丁醇相紫外扫描

图8 水相紫外扫描图

图5~图8在252 nm、272 nm、325 nm、405 nm有吸收峰,推断其可能含有蒽醌类;在203 nm、390 nm和310 nm左右有吸收峰,推断其可能含有苯丙素类;在240 nm和280~290 nm出现吸收峰,推断其可能含有木脂素类;图8在274 nm和311 nm 处有吸收峰,推断其可能含有香豆素类。

4 结 论

(1)采用试管试验,鉴别香椿子水、乙醇提取物,推断香椿子含酚类、有机酸、蛋白质、生物碱、强心苷、甾体萜类、香豆素类、黄酮类、皂苷、糖类等成分。

(2) PC法和TLC法验证香椿子中含有氨基酸、甾体萜类、香豆素类、挥发油;UV法验证香椿子中含有蒽醌类,苯丙素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等成分。

(3)采用试管鉴别、PC法、TLC法、UV法相结合,对香椿子做多种方法、系统性的鉴别研究,为下一步分离纯化各萃取部位提供借鉴,同时为香椿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

[1]陈丛瑾,刘雄民,黎跃.香椿叶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广西林业科学,2010,39(04):231-234.

[2]侯丽,付艳辉,唐贵华,等.香椿子的化学成分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1,34(06);21-23,27.

[3]李万忠,丁嘉信,张晓平,等.香椿属植物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齐鲁药事,2012(01):37-39.

[4]陈玉丽,阮志鹏,林丽珊,等.香椿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8,22(04):315-317.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467.

[6]李小芳.中药提取工艺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75-79.

[7]肖崇厚.中药化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59-601.

[8]匡海学.中药化学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3-64,89-92,561-576.

[9]李发美.分析化学.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84-214.

Study on Identification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he Seeds ofToonaSinensis*

WANGRong-shen,ZHANGShou-jun,TAOHui-min,LIUDong-mei,LIWan-zhong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armacy,Shandong Weifang 261053,China)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Toona fruit of different extraction parts of the distrib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further 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Seeds of Toona sinensis water and ethanol extracts were studied in 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petroleum ether, ethyl acetate, butanol and water extraction in 75% ethanol extract were studied by paper chromatography,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and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Result showed that seeds of Toona sinensis contained phenols, alkaloids, steroids terpenoids, essential oil, coumarins, flavonoids, saponins, sugar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The study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Katsuba Ko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xperiment.

seeds of toona sinensis; physic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PC; TLC; UV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81274049)。

王荣申(1990-),男,硕士,现主要从事中药制剂现代化。

李万忠(1970-),男,副教授,博士,现主要从事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R932

B

1001-9677(2016)02-0093-03

猜你喜欢
甾体香豆素正丁醇
正丁醇和松节油混合物对组织脱水不良的补救应用
非节肢类海洋无脊椎动物中蜕皮甾体及其功能研究
1-[(2-甲氧基-4-乙氧基)-苯基]-3-(3-(4-氧香豆素基)苯基)硫脲的合成
枳中异戊烯基化的黄酮及香豆素类成分
大风子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海洋微生物来源的甾体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三叶青藤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GPR35受体香豆素类激动剂三维定量构效关系研究
紫玉簪活性甾体皂苷的制备工艺研究
中华抱茎蓼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