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2016-09-03 07:44鲁团伟王春燕王宁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长抑素淀粉酶胃肠

鲁团伟王春燕王宁



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观察

鲁团伟1王春燕1王宁2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对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加用氟尿嘧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胃肠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治疗组肠鸣音、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0例患者肛门排气,多于对照组的16例(P<0.05);两组胃肠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能够改善肠动力,但对胃动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生长抑素;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

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于胆道梗阻与长期大量饮酒等导致胰腺内的胰酶被激活,胰酶对胰腺组织产生自身消化引起胰腺出血、水肿、坏死等[1],其主要临床症状为急性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血淀粉酶增高等,患者早期即可出现胃肠动力不足,表现为胃潴留、十二指肠瘀滞、肠麻痹等。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除了给予常规治疗外,积极改善患者胃肠动力也十分重要,而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较显著。为了探讨生长抑素在治疗急性胰腺中对胃肠动力的影响,以我院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中40例患者给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以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入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32~54岁,平均年龄(40.3±2.4)岁;病程20~72 h,平均病程(41.2±4.4)h。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女性,年龄30~ 57岁,平均年龄(41.6±2.6)岁;病程22~70 h,平均病程(38.2±3.4)h。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内科学》诊断标准[2];起病急,伴上腹疼痛、发热、恶心、呕吐;上腹压痛,血尿淀粉酶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血淀粉酶浓度>500U;Ranson评分<3分,患者均知情同意。

2.排除标准

排除酒精性或医源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肝肾功能障碍,严重心肺病患者。

三、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酸碱平衡、静脉输液补充血容量、抑酸治疗、抗生素治疗、营养支持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5-氟尿嘧啶(上海旭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1020593)治疗,用药方法:将500mg的5-氟尿嘧啶加入500m L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通过静脉滴注给药,1次/d,疗程为5 d;治疗组给予生长抑素(上海华源药业(宁夏)沙赛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5998)治疗,用药方法:静脉滴注给药,滴注速率为25 μg/h,疗程为5 d。

四、疗效标准

显效:治疗后第3 d,腹痛、上腹压痛、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等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4~7 d,腹痛、上腹压痛、恶心、呕吐、血清淀粉酶等基本恢复正常;无效:治疗后超过7 d,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五、观察指标

胃肠动力指标: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后每隔2 h对患者进行一次腹部听诊,腹部两个以上区域听到肠鸣音>3次/m in;记录胃肠减压引流量;通过询问患者是否自主排气了解肛门排气情况;血清淀粉酶的变化,患者入院后每2 d采集一次静脉血,离心处理后取上层血清,置于冰箱保存,由检验科专业人员检测血清淀粉酶。

六、统计学处理

本次统计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等级分类资料行Ridi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一、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n(%)]

二、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

治疗组肠鸣音、血清淀粉酶均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0例肛门排气,对照组16例肛门排气;两组胃肠减压引流量差异不大,见表2。

表2 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肛门排气[n(%)]治疗组40 10.62±3.60*4.54±1.70*1121±73#30(75.0)*对照组40 15.10±4.57 5.97±1.32 1148±81 16(40.0)t/χ2值-4.87 4.20 1.56 9.90 P值-0.0000 0.0001 0.1214 0.0017组别n肠鸣音恢复(x±s,h)淀粉酶恢复(x±s,d)胃肠引流量(x±s,m L)

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用药后,两组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感染、头痛、皮疹、关节疼痛、肠道反应。观察组共有5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共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讨论

急性胰腺炎分为轻型与重型,前者主要表现为胰腺水肿,在临床较为常见,且该类患者预后较好;后者主要表现为出血性坏死,治疗较为困难,在治疗过程中常常继发感染、腹膜炎、休克等并发症,致死率较高[4]。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常伴有肠麻痹、胃潴留等胃肠功能紊乱,因此,在急性胰腺炎的治疗过程中,积极治疗患者的疾病状态固然重要,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对胃肠动力的改善[5]。有研究[6]报道,恢复胃肠动力,可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防止急性胰腺炎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动力无显著的改善效果,但能有效改善肠动力,这可能是由于生长抑素刺激机体十二指肠消化间期的移动性运动波,抑制血管活性肽的活性,减少一氧化氮的排出量,而血管活性肽是胃肠运动的主要抑制性介质,其与一氧化氮具有密切关系,能够通过提供一氧化氮合成酶从而促进一氧化氮形成,而一氧化氮对血管活性肽的释放具有促进作用[7-8]。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治疗组肠鸣音、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肛门排气患者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低于对照组的32.5%,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具有以下作用,包括:①有效控制肠腔内压,使消化道通畅,从而缓解腹胀;②增加、恢复肠道的血供,改善组织微循环,从而减少由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对肠黏膜造成的各种损害[9];③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形成一个良好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肠蠕动正常,有助于淋巴结与血液循环正常进行,促进S-IgA释放与IgA合成,从而调节机体内部激素的释放。对照组加用氟尿嘧啶治疗可抑制胰腺外分泌,减少胰腺自身消化作用,有效抑制胰腺蛋白酶、脂肪酶的合成及分解,降低胰腺水肿,缓解胰腺炎症状。生长抑素能够改善肠动力,通过刺激肠上皮细胞与肠黏膜细胞,以促进两者生长[10-11]。生长抑素还可促进肠道分泌激素,进一步改善肠动力;抑制胰腺的分泌,增加肠蠕动的频率,促进肠排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恢复患者的肠道功能[12]。

综上所述,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生长抑素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肠动力,但对胃动力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1]卢义军.急性胰腺炎治疗过程中生长抑素对胃肠动力影响的临床观察[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1,23(1):57,64.

[2]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蔡佳,黄文祥.生长抑素及其功能性受体表达与胰腺腺泡细胞外分泌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1,40(27):2714-2716,2718.

[4]Wang G,Wen J,W ilbur RR,etal.The effectof somatostatin,ulinastatin and salviam iltiorrhiza o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treatment[J].Am JM ed Sc,2013,346(5):371-376.

[5]汤锋.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29):82-83.

[6]杨玉宇.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联合应用对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和疗效的影响[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1):50-52.

[7]Yang F,Wu H,Li Y,et al.Prevention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w ith octreotide in obese patients:A prospective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Pancreas,2012,41(8):1206-1212.

[8]刁孟元,何超,单红卫,等.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系统评价[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2):73-78.

[9]张国顺,马利转,李玉林,等.生长抑素与清胰汤联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实验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6):1485-1487,1490.

[10]陈杰,汪和明,陈烨.大承气汤联合丹参治疗3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1):52-53.

[11]Chen P,Hu B,Tan Q,etal.Roleof neurocrine somatostatin on sphincter of Oddi contractility and intestinal ischem ia reperfusioninduced acute pancreatitis in macaques[J].Neurogastroenterol Motil,2010,22(8):935-941;e240.

[12]汤亲青,蒯加高,张剑林,等.清胰汤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70例疗效观察[J].肝胆外科杂志,2011,19(5):355-356.

(本文编辑:蔡建群)

10.3969/j.issn.1672-2159.2016.01.048

571600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1药剂科;2普外科

结果

(2015-10-28)

猜你喜欢
生长抑素淀粉酶胃肠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生长抑素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