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KT和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2016-09-05 01:31李小坤刘艳娇刘艳峰马海英段海凤解秀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卵巢癌上皮恶性

李小坤,刘艳娇,薛 洁,刘艳峰,马海英,段海凤,解秀明

(1.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2.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2)



P-AKT和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

李小坤1,刘艳娇1,薛洁1,刘艳峰2,马海英1,段海凤1,解秀明1

(1.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1;2.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河北 邯郸 056002)

目的研究转移相关基因P-AK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旨在为卵巢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卵巢组织、32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48例卵巢恶性癌组织中P-AKT、 MMP-9的表达情况和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各指标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互间的关系。结果P-AKT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0.63%,87.5%,在卵巢癌组织中临床分期较晚和伴随淋巴结转移时明显增高(P<0.05);MMP-9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44.00%,75.00%,在卵巢癌组织中临床分期较晚、组织学分级较差和伴随淋巴结转移时明显增高(P<0.05);MVD值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AKT和MMP-9在卵巢恶性癌组织中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AKT 、MMP-9是鉴别卵巢良恶性肿瘤的指标之一,检测淋巴结转移者中的MVD值对卵巢癌的恶性程度判断有帮助。

卵巢癌;P-AKT蛋白;金属蛋白酶9;微血管密度;免疫组织化学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病死率位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一位,其原因是卵巢为盆腔,比较隐秘[1]。另外因其恶性程度较高致使其5年存活率始终在30%左右徘徊。因此寻找有效的早期诊断、检测指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磷脂酞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是经典的抗凋亡、促存活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多重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故本研究检测了P-AKT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卵巢恶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且通过CD34标记检测卵巢癌组织血管密度(MVD),旨在探讨各指标诊断、判断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价值。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收集邯郸市第一医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肿瘤组织标本80例,临床资料完整,其中卵巢良性上皮肿瘤32例,卵巢癌48例,年龄35~70岁,平均52.5岁;取正常卵巢组织标本15例作为对照。卵巢癌组织类型:浆液性癌33例,黏液性癌6例,透明细胞癌5例,内膜样癌4例;按2000年FIGO标准:Ⅰ期7例,Ⅱ期10例,Ⅲ期27例,Ⅳ期4例;分化程度:高分化癌(1级)18例,中分化癌(2级)14例,低分化癌(3级)16例;伴有淋巴结转移28例,无淋巴结转移20例。

1.2检测方法对卵巢癌标本、卵巢良性肿瘤标本和正常卵巢标本按照石蜡切片常规切成2 μm的连续切片,进行脱蜡梯度酒精水化,然后按SP免疫组化法检测P-AKT、MMP-9和CD34表达,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取已知阳性组织切片作为阳性对照,以PBS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

1.3结果判断标准P-AKT和MMP-9阳性定位于细胞浆,CD34阳性定位于血管内皮细胞,细胞浆和膜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信号。同一镜头下每张切片均观察5个高倍视野(×400),阳性细胞数<5%为(-),5%~25%为(+),26%~50%为(),>50%为()。+~为阳性表达;MVD值(CD34标记)计数标准:先在低倍(×100)视野下找到癌组织间质微血管密集部位即内皮细胞丛,换到高倍(×400)视野下计数5个视野的微血管数,取其平均值为MVD值。

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阳性表达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MVD值两两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P-AKT和MMP-9阳性表达情况P-AKT阳性率分别为88%(42/48)、41%(13/32)、0(0/15),MMP-9阳性率分别为75%(36/48)、44%(14/32)、0(0/15)。两者在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卵巢癌组织明显高于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P均<0.05)。

2.2卵巢癌、卵巢良性上皮肿瘤、正常卵巢组织中MVD的变化正常卵巢、卵巢良性上皮肿瘤、卵巢癌组织中MVD分别为11.28±4.22,29.31±5.17,55.61±7.18,正常卵巢组织到卵巢良性上皮肿瘤组织再到卵巢癌组织中MVD逐渐升高(P均<0.05)。

2.3P-AKT和MMP-9表达情况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关系见表1。

表1 P-AKT和MMP-9表达情况与卵巢癌的临床病理参数关系 例

2.4卵巢癌组织中MVD值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卵巢癌组中淋巴结转移组的MVD值为45.17±8.22,无淋巴结转移组MVD值为22.23±7.1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P-AKT和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分析P-AKT和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呈明显正相关(r=5.516,P=0.019)。见表2。

表2 P-AKT和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表达相关性分析 例

3 讨  论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危害着女性患者的身心健康,由于其具有隐蔽性特点,往往在发现时已经为中晚期,导致病死率居妇科肿瘤的第一位[1],转移是其主要原因,研究P-AKT、MMP-9及淋巴结转移中MVD值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对卵巢癌的早期判断和早期治疗。

AKT是PI3K/AKT通路中的关键分子,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细胞膜上被活化为磷酸化AKT(P-AKT),P-AKT是衡量PI3K活性的指标,对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及代谢起调控作用,在胃癌[3]、乳腺癌[4]、非小细胞肺癌[5]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检测P-AKT呈现高表达。本研究发现在卵巢癌组织中呈显著高表达,说明在卵巢癌组织中存在着AKT的活化,AKT的活化与卵巢癌癌变的发生有关。进一步研究发现临床分期越差P-AKT表达水平越高,并且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组织内P-AKT表达水平增高,提示P-AKT水平高低在卵巢癌的发生、进展、演进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增加NF-κB的转录活性[6]、驱使上皮间叶细胞转换、下调E-钙黏素的表达[7]、上调MMP-2、MMP-9的表达等促进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研究也发现卵巢癌组织中MVD值增高,新生大量微血管,为肿瘤细胞提供充足的养分,保障供给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进一步发展提供可能。

细胞外基质(ECM)是肿瘤转移的主要屏障,突破基底膜是肿瘤细胞转移浸润的必要条件[8],基底膜的重要成分是胶原蛋白,金属蛋白酶(MMP)家族的主要作用是破坏胶原蛋白,MMP-9是MMP家族中重要的成员之一,MMP-9以酶原形式分泌,激活后形成Ⅳ型胶原酶,破坏肿瘤组织的ECM和组织基底膜,促使肿瘤细胞向周围浸润转移[9]。本研究也证实在卵巢癌组织中检测到MMP-9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且在淋巴结转移组、分化程度较低和临床分期较晚的肿瘤组织中MMP-9表达明显增高,说明卵巢恶性细胞可以分泌或诱导其他细胞分泌MMP-9,MMP-9通过降解胶原蛋白在肿瘤转移、浸润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并且在与VEGF共同作用下促进大量的新生血管,进一步为肿瘤细胞的转移、浸润提供基础。故检测宫颈癌MMP-9的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于P-AKT和MMP-9在卵巢癌组织中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呈明显正相关,证实两者在卵巢癌组织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肿瘤组织中多种促癌因子均能够诱导MMP-9的分泌,P-AKT是典型的促癌因子,诱导金属蛋白酶MMP-9[10]分泌,破坏基底膜胶原蛋白,造成肿瘤组织ECM和基底膜的缺损,在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共同起到协同作用。通过对P-AKT和MMP-9的研究能够为卵巢癌的防治提供一些新思路,对做好卵巢癌的研究工作有一些现实意义。

[1]刘佳宇,赵妍蕊,张丽娜,等. 上皮源性卵巢癌中4种miRNAs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天津医药,2015,9(43):996-1000

[2]Markman M. Pharmaceutical management of ovarian cancer[J]. Current Status Drugs,2008,68(6):771-789

[3]阿娜尔古丽·阿布都热合曼,迪丽努尔·阿西木. 胃癌组织中Akt2、HER2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J]. 实用癌症杂志,2015,30(12):1767-1770

[4]叶荆,王蓓,陈建彬,等. 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依维莫司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研究进展[J]. 肿瘤,2015,35(2):221-224

[5]赵建,刘建亮. miR-183及Akt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 解剖科学进展,2015,21(2):174-177

[6]陈玉英,陈克力,潘凤,等. 结直肠癌中FAK、FAK pY397、Akt、NF-κB表达及相关性研究[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9,14(3):199-202

[7]田园,冯定庆,伍娇娇,等. E-cadherin表达和AKT磷酸化水平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7):1007-1011

[8]郑一远,胡华杰. MMP-9在宫颈癌患者生殖道分泌物和血清中的检测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2015,30(1):138-140

[9]汤新跃. 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癌组织中Legumain、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2):1270-1275

[10] 付京东,薛栋,常刚,等. 胰腺癌中CIP2A与 p-Akt、N-cadherin、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4(10):1270-1275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项目(20140441)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7.013

R737.31

B

1008-8849(2016)17-1864-03

2015-12-18

猜你喜欢
卵巢癌上皮恶性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卵巢恶性Brenner瘤CT表现3例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24例恶性间皮瘤临床分析
50例面颈部钙化上皮瘤误诊分析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ITX2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
多层螺旋CT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