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16-09-05 01:31许宇翔黄海忠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参芪五味子证候

许宇翔,黄海忠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2)



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许宇翔,黄海忠

(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广东 惠州 516002)

目的观察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2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连续治疗12周为1个疗程,随访1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联合应用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可有效减少感染次数,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参芪五味子颗粒;反复下呼吸道感染;儿童;免疫功能

儿童1年内上呼吸道感染或下呼吸道感染次数频繁,超过了一定范围,即在一段时间内反复患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包括反复气管支气管炎和反复肺炎,为临床小儿较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类型,反复发生可引起支气管扩张[1]。现代医学对该病缺乏特效治疗手段,往往给予抗感染、调节免疫力等治疗,疗效欠佳。笔者近年来采用参芪五味子颗粒联合西医常规手段治疗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取得了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反复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2]中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即1年内反复气管支气管炎≥2次、反复肺炎≥2次;2次感染间隔时间≥7 d;经耳鼻咽喉、肺部CT、支气管镜等检查手段排除肺发育异常、气道发育畸形、血管压迫、支气管扩张等器质性病变者;患儿年龄3~14岁;经《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诊疗指南》[3]分型属于脾肺气虚证,临床表现为面黄少华、形体消瘦、少气懒言、气短乏力、食少纳呆,或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数无力,指纹淡;观察周期超过1年;患儿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先天性肺实质或肺血管发育异常、囊性纤维性变、气道内阻塞或气道外压迫、支气管扩张、吞咽功能障碍等患儿;病情处于急性期或病情严重患儿,出现持续或反复发热、持续喘憋、持续或反复肺浸润、持续肺不张或肺气肿等;不能坚持服用本研究药物者;过敏体质或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男13例,女22例;年龄3~12(7.2±2.1)岁;体质量10~48(21.5±6.8)kg;年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6(3.4±0.8)次。对照组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3~14(7.5±2.3)岁;体质量13~49(22.3±7.2)kg;年下呼吸道感染次数2~7(3.7±0.9)次。2组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2组均参照《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中常规西医处理原则给予抗感染、祛痰、平喘、镇咳、雾化及体位引流、免疫调节剂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参芪五味子颗粒(甘肃独一味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60268)口服,3 g/次,每天2次。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参照文献[4]制定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消失,随访1年,下呼吸道感染未见复发;显效: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消失,随访1年,下呼吸道感染仅出现1次;有效: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消失,但随访1年内下呼吸道感染仍出现2次;无效: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未消失,或随访1年内患儿下呼吸道感染次数仍超过2次。

1.3.2中医证候评分于治疗前后观察患儿主要中医证候(少气懒言、气短乏力、食少纳呆、大便溏薄)情况,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别记为0分(无症状)、2分(症状轻或偶尔出现)、4分(症状重而间断出现)、6分(症状显著或持续出现)。得分越高表明证候越明显,反之则越轻微[5]。

1.3.3免疫功能状况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透射比浊法)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流式细胞术)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临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13.250,P=0.027。

2.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2组治疗前各项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2.3免疫功能状况比较2组治疗前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IgA、IgG、IgM、CD3+、CD4+水平均明显增高(P均<0.05),CD8+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CD4+/CD8+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同期治疗组CD4+/CD8+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且其他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也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2 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s,分)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在20%左右,0~6岁儿童中发病率为9.0%~13.2%,并有不断上升趋势[6]。现代医学对该病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免疫功能低下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7]。临床抗生素的滥用和不正规治疗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给治疗带来困难,而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患儿其免疫力降低也可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另外,小儿呼吸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较差,SIgA、IgA、IgG和IgG亚类含量均较低,乳铁蛋白、溶菌酶、干扰素、补体等的数量和活性不足,均为小儿易患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8]。现代医学对反复呼吸道感染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防治方案,多采用抗感染、免疫强化等治疗,长期治疗疗效欠佳,且该类药物给药剂量不当,会增加不良反应及抑制免疫功能[9]。

反复呼吸道感染在中医辨证中多属于脾肺气虚型,临床多见面黄少华、少气懒言、汗出咳嗽、食少纳呆、大便溏薄等症状,这与小儿脏腑气血不足等生理特点有关[10]。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感受外邪则易于反复发作。日久则涉及肾脏,又与元阳不振、肾虚骨弱等相关,导致营卫虚弱,屡受外邪,邪毒久恋,稍愈又作,往复不已。针对于此,中医治则当以健脾益气、补肺固表为治疗大法[11]。本研究采用的参芪五味子颗粒主要成分为党参、黄芪、五味子、酸枣仁,全方具有益气健脾、宁心安神的作用。方中党参健脾益气,黄芪益气实表,五味子敛汗填精,酸枣仁宁心安神,对因气虚引起的表虚多汗、少气懒言、烦躁失眠等症均有良好效果。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党参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可对机体细胞、体液免疫起到增强作用,且对机体多种抗体生成有促进效果,可有效增强免疫力低下患儿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同时其还具有抗疲劳、抗缺氧作用,可改善患儿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状;其对消化系统也有良好调节作用,可有效促进胃肠蠕动、抗黏膜损伤和抗消化溃疡;另外还可促进患儿智力发展,增强学习记忆[12]。黄芪同党参一样具有良好的调节免疫功能作用,其含有的黄芪多糖、皂苷、黄酮等有效成分对机体免疫功能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包括提高巨噬细胞活性、活化中性粒细胞、提高外周血白细胞数量、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和转化等,同时还具有促造血功能,可升高外周血细胞,促进造血干细胞分化和增殖[13]。五味子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脊髓、提高大脑皮质的调节作用,还可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且其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病毒作用;五味子可直接兴奋呼吸中枢,可使呼吸频率及振幅显著增加,具有改善呼吸衰竭、减轻咳嗽和哮喘等作用;同时期还对肺组织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脂质过氧化损伤,直接或间接抑制胶原代谢,从而维护肺组织的正常结构与功能[14]。酸枣仁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可显著增强机体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且具有抗炎、抗过敏等作用[15]。

本研究结果证实,治疗组临床愈显率远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及血清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加用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且有利于降低近期下呼吸道感染复发率。

综上所述,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参芪五味子颗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促进临床症状体征缓解,且对各方面伴随症状具有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李晓岚,李晓军,柳肖. 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肺炎球菌疫苗与流感疫苗联合接种后体液免疫与治疗效果观察[J]. 实用预防医学,2015,22(7):795-796

[2]马融,胡思源. 儿科疾病中医药临床研究技术要点[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185-187

[3]赵振元,李盛林,李玉莲,等. 儿科疾病诊疗指南[M]. 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438-440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S]. 1993:28-31

[6]孙嵩,廖锋. 血微量元素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1):1174-1185

[7]侯俏珍,何丽雅,邓力,等. 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减少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研究[J]. 现代医院,2015,15(6):86-87

[8]侯俏珍,曾华松,何丽雅,等. 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CD19、IgE、IgG亚类检测的意义[J]. 实用医学杂志,2015,31(9):1524-1527

[9]姜燕飞,杨娉萍,况成英. 匹多莫德联合槐杞黄颗粒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7):959-960

[10] 邱蓉,骆嫣,丛丽.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非急性感染期的中医治疗进展[J]. 陕西中医院学报,2015,13(1):95-96

[11] 赖崇杰. 玉屏风颗粒联合壮医药线点灸治疗小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7):1858-1859

[12] 李晓峰. 党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 中国乡村医药,2015,21(21):83-84

[13] 李文娟,侯崧,郑恩志. 中药黄芪药理及临床疗效评价研究[J]. 亚太传统医药,2015,11(8):109-110

[14] 张伦青,沙飞,崔国祯,等. 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4):55-56

[15] 谭云龙,孙晖,孙文军,等. 酸枣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时珍国医国药,2014,25(1):186-187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7.021

R562

B

1008-8849(2016)17-1885-03

2015-10-30

猜你喜欢
参芪五味子证候
肥胖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HPLC-DAD法快速筛查五味子颗粒(糖浆)中南五味子代替五味子
UPLC-Q-TOFMS/MS法分析参芪降糖颗粒化学成分
五味子醇甲提取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
北五味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HPLC法同时测定五酯胶囊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的含量
昆明地区儿童OSAHS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参芪苓口服液的薄层色谱鉴别
参芪血痹方联合西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