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对静脉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

2016-09-05 01:31李明良左朝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咪定丙泊酚美托

李明良,邓 军,左朝晖,韦 克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麻醉

预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对静脉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

李明良,邓军,左朝晖,韦克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广西 百色 533000)

目的观察预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对患者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腹腔手术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58例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10 min内泵完)泵入后以0.5 μg/(kg·h)维持至术毕前10 min,对照组58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2组麻醉诱导均使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分别于入室时(基础值,t0)、泵入负荷剂量完成即刻(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记录MAP、HR、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管时间,并评估2组患者拔管后15 min时的Ramsay评分与VA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t1~t4时MAP、HR均明显降低(P均<0.05),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拔管后15 min时研究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VA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麻醉诱导前预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拔管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减少麻醉药的用量,提高术后镇痛镇静效果。

右美托咪定;预注;择期腹腔手术;麻醉效果

对于需要施行全麻手术的患者来说,术中维持良好的血流动力学和镇静深度对于手术顺利完成以及患者预后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和合理的麻醉方式受到人们广泛关注[1]。右美托咪定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受体激动剂,主要作用于脑及脊髓的α2肾上腺能受体后发挥其抑制交感神经及镇静镇痛、抗焦虑作用,在麻醉诱导和维持方面具有其他药物无可比拟的优势[2]。本研究拟评价预先输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在行腹腔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12月和2015年1—6月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行择期腹腔手术的患者共116例,麻醉分级(ASA)为Ⅰ或Ⅱ级,均排除有严重心肺或肝肾功能不全、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史、过度肥胖、严重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等情况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研究组58例,男38例,女20例;年龄37~66(50.2±6.4)岁;体质量(53.5±8.2)kg;手术时间(192.4±21.8)min。对照组58例,男40例,女18例;年龄39~65(51.1±5.8)岁;体质量(52.9±7.6)kg;手术时间(195.6±23.7)min。2组资料具有均衡性。

1.2麻醉方法2组术前均常规禁饮禁食。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路、输注乳酸钠林格液(6 mL/kg),采用迈瑞Beneview T8 型号多功能监护仪常规连续检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等;脑电双频指数(BIS)采用 Aspect 6000型脑电双频谱检测仪进行连续监测,将BIS值40~60视为麻醉状态即意识消失。麻醉诱导前15 min研究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持续泵入,10 min内泵入完成,之后以0.5 μg/(kg·h)维持至术毕前10 min;对照组则按相同方法给予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使用丙泊酚3.0~3.5 μg/mL、芬太尼3 μg/kg及维库溴铵0.1 mg/kg靶控输注,气管插管成功后连接麻醉呼吸机行机械通气,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在4.67~5.99 kPa。术中麻醉维持以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维库溴铵间断静注维持肌松,根据患者麻醉效果适当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剂量。必要时使用多巴胺调节血压以及艾司洛尔或阿托品调节心率。

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和记录入室时(t0)、泵入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或生理盐水完成即刻(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的MAP、HR。同时记录患者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并评估患者拔管后15 min时的Ramsay评分与视觉模拟评分(VAS)。

1.4评价标准Ramsay评分采用6级评价[3]:清醒、烦躁不安为1级;清醒、安静合作、定向准确为2级;嗜睡、只对指令有反应为3级;睡眠、但唤之能醒为4级;睡眠、对强刺激反应迟钝为5级;睡眠、唤之不醒为6级;据相应级别分别评1~6分,级别愈高则表示镇静程度愈深。VAS评分采用10分法进行评价:0分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3分以下表示镇痛良好,3~4分表示镇痛基本满意,4分以上表示镇痛效果差[4]。

2 结  果

2.1各个时间点MAP、HR比较与t0相比较,研究组t1、t2、t3、t4时MAP均明显降低(P均<0.05),而对照组t2、t3时明显降低(P均<0.05);研究组t1、t2、t3、t4时HR均明显降低(P<0.05),而对照组t2时明显降低(P<0.05)。2组t0时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1、t2、t3、t4时研究组MAP、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各个时间点MAP、HR比较

注:①与t0时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2.2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比较对照组丙泊酚用量为(982.7±176.5)mg,研究组为(664.7±132.5)mg,研究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瑞芬太尼用量为(1 082.7±316.4)mg,研究组为(795.6±237.1)m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对照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1.5±3.8)min、(12.2±4.1)min、(17.7±6.6)min,研究组分别为(13.7±4.3)min、(14.8±5.2)min、(19.6±7.3)min,研究组均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2.4Ramsay评分与VAS评分比较拔管后15 min对照组的Ramsay评分为(1.6±0.5)分,研究组为(2.7±0.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评分为(6.9±1.4)分,研究组为(3.5±0.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除了能激动蓝斑核的α2肾上腺能受体来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外,还能触发背角内K+内流产生突触后背角神经元超极化使得兴奋性降低,最终产生震惊、镇痛、抗焦虑效应[5]。右美托咪定作为一种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半衰期短、抗交感作用强、无呼吸抑制作用等特点,能提供比其他镇静类药物更好的镇静效果,同时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6]。研究显示剂量为0.5~1.0 μg/kg的右美托咪定起效时间为5 min,15 min左右其作用达到峰值,静注即刻和静注结束10 min后均能观察到Ramsay评分增高和BIS值下降[7-8]。

腹腔手术通常创伤较大,术中插管、手术操作过程、术后拔管等环节均容易引起较强烈的应激反应,引起血流动力学较大波动如HR增快、BP升高等,容易造成患者意外事故的发生。本文中研究组在麻醉诱导前先在10 min内泵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5 μg/kg),之后以0.5 μg/(kg·h)维持至术毕前10 min,结果显示t1、t2、t3、t4时的MAP和HR均较t0时明显降低,且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右美托咪定能减轻全麻过程中因气管插管、切皮、拔管时所引起的应激反应,有效控制患者心率、血压,从而保持围术期的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心肌耗氧,为手术操作提供有力保障。这可能与右美托咪定减少交感神经发放冲动、增加迷走神经活性、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等机制有关[9]。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无体内蓄积等特点,可对循环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显示右美托咪定能通过其引起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来影响丙泊酚的药代动力学,使丙泊酚在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位点分布及肝脏的降解发生改变,两者持续静脉输注时,右美托咪定能降低丙泊酚意识消失时血药浓度,从而减少丙泊酚用量[10],此外右美托咪定还能减少全麻中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本文中研究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这有利于减少或避免丙泊酚对循环呼吸的过度抑制作用及瑞芬太尼可能产生的痛觉过敏现象,这与目前临床研究结论相一致[11],其原因主要与右美托咪定作用于蓝斑部位的α2肾上腺能受体,抑制P物质与其他伤害性物质释放而产生的镇静镇痛作用有关。

由疼痛和各种插管的不适感诱发或加重全麻患者拔管期和术后躁动现象较为常见,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和抗焦虑效应能减轻疼痛刺激的影响,提高患者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减少拔管期或术后躁动。本文中研究组拔管后15 min时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VAS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右美托咪定能明显降低拔管期和术后患者不适和疼痛感。

综上所述,预注右美托咪定复合靶控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用于择期腹腔手术,能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麻醉用药剂量,且不影响术后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麻醉辅助用药。

[1]李平,马丽,郝建华,等. 右美托咪定辅助全身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影响及术后镇静镇痛效果研究[J].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6):476-478

[2]Mantz J,Josserand J,Hamada S. Dexmedetomidine:new insights[J]. Eur J Anaesthesiol,2011,28(1):3-6

[3]王红仙,张野,李云,等. 右美托咪定对胃癌根治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麻药量及麻醉效果的影响[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49(1):88-91

[4]李振威,张诚章,刘小梅,等. 右美托咪定对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3):1033-1035

[5]邢怀新,盛修贵,王素贞,等. 盐酸右美托咪定预先给药对子宫内膜癌合并高血压患者麻醉诱导期的影响[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4,21(24):1992-1996

[6]Anger KE. Dexmedetomidine:a review of its use of the management of pain,agitation,and delirium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Curr Pharm Des,2013,19(22):4003-4013

[7]张兰,刘红,杨建平.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丙泊酚靶控输注诱导血浆靶浓度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10):965-967

[8]Pickard A,Davies P,Birnie K,et al.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intraoperative alpha(2)-adrenergic agonists on postoperative behaviour in children[J]. Br J Anaesth,2014,112(6):982-990

[9]方志成,郑翔,盛春风. 右美托咪定联合倍他乐克拮抗交感活性亢进的临床研究[J]. 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8):811

[10] 毋楠,张兴安.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药动学 药效学相互作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14(1):54-56

[11] 黄建华,苏岸灵,谢秋媚,等. 右美托咪定复合静脉全麻对老年患者胃肠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J]. 黑龙江医学,2014,38(7):781-783

邓军,E-mail:41010750@qq.com

广西卫生厅资助项目(Z2014608)

10.3969/j.issn.1008-8849.2016.17.032

R614.2

B

1008-8849(2016)17-1912-03

2015-11-10

猜你喜欢
咪定丙泊酚美托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冠心病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
右美托咪定的临床研究进展
丙泊酚联合异氟烷与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小儿外科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右美托咪定在颅内肿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右美托咪定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研究
右美托咪定联合咪唑安定镇静在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