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2016-09-05 06:50张小群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400042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监护球囊

张小群(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400042)

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张小群(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重庆市心血管病研究所,重庆40004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术后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从而明确预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该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IABP治疗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1例。预见性护理组是在常规护理组基础上进行护理防范干预,比较两组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冠心病监护病房(CCU)监护治疗时间及平均总住院时间。结果IABP术后常规护理组血栓或下肢缺血、感染、导管打折发生率均为9.7%(3/31),压疮发生率为3.2%(1/31),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为19.4%(6/31);预见性护理组患者未见血栓或下肢缺血、导管打折、压疮及感染发生,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3.2%(1/31)。两组血栓或下肢缺血、感染、导管打折、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D-二聚体水平[(408.29±142.45)μg/L]高于预见性护理组[(237.81±105.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组CCU监护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4.1±1.9)、(10.3±2.8)d]较常规护理组[(7.7±2.3)、(17.4±4.6)d]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改善IABP术后患者的预后。

反搏动术;辅助循环;主动脉内气囊泵;手术后并发症;护理

随着心脏内外科医疗技术的发展,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泵已成为心脏相关科室必备的设备。IABP泵有利于左心室做功及冠状动脉舒张期血液供应的增加,使得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提高,是高效的心脏机械辅助方法之一[1]。但在IABP的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发生,如血栓、出血、感染、心包填塞,从而影响患者预后[2]。如何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预见性护理是指在临床护理中护士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与判断,提前预知存在的护理风险,提前防范,有效避免和减少引起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因素[3]。预见性护理是以提高治疗护理效果为目的的全程优质服务。因此,预见性护理对减少IABP应用中的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在接受IABP治疗患者中给予预见性护理,并进行观察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本科冠心病监护病房(CCU)住院接受IABP的患者62例,将其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外周血管动脉粥样硬化(AS)史、肾功能异常及血小板减少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入选患者均接受IABP治疗。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右股动脉置入球囊导管,球囊放置于主动脉弓降部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及肾动脉开口以上,床旁胸部X线片检查球囊位置。

1.2.2干预方法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血栓预见性护理。常规护理按照IABP的基本要求进行,包括生命体征观察,按时完成各项技术操作和数据采集、记录工作;此外,观察患侧肢体缺血、出血、感染情况及气囊导管的观察与护理。预见性护理组除常规护理外,最主要的是对高发并发症进行提前干预护理,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本研究中主要强调血栓及下肢缺血的预防和其他并发症的控制,预见性护理组术肢由常规的每2小时观察1次改为每小时1次,包括皮肤的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循环等,并与对侧比较,做好相应的护理记录;为防止动脉血栓形成,给予低分子肝素钠2 500 U,每12小时1次,监测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控制在200~250 s[4],并间断按摩双下肢。

1.2.3观察指标观察双侧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及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并行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髂外静脉、股静脉、股动脉血流情况;监测D-二聚体水平。护理人员注意观察导管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及分泌物,提示局部感染可能。记录患者在CCU监护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血栓或下肢缺血情况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常规护理组血栓或下肢缺血发生率为9.7%(3/31),预见性护理组未发生血栓或下肢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组D-二聚体水平[(408.29±142.45)μg/L]高于预见性护理组[(237.81± 105.7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与常规对照组比较,预见性护理组感染、导管打折及假性动脉瘤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压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两组患者CCU监护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与常规护理组比较,预见性护理组可显著减少患者的CCU监护治疗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住院时间也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CCU监护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CCU监护治疗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比较(±s,d)

注:与常规护理组比较,aP<0.05。

组别常规护理组预见性护理组n C C U监护治疗时间 总住院时间3 1 3 1 7 . 7 ± 2 . 3 4 . 1 ± 1 . 9a1 7 . 4 ± 4 . 6 1 0 . 3 ± 2 . 8a

3 讨 论

IABP作为心脏重要的机械辅助方法之一,可以极大地提高心脏泵衰竭患者的急救,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越来越重要,并在下级医院逐步普及。IABP普及的过程中,护理工作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临床预后,故受到重视。预见性护理因其预知性,早期采取措施,尽量避免风险的发生,护理人员的危险意识提高,并在各种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是一种全程优质护理。

IABP使用患者因其置管原因,不能随意翻身;为了减少导管打折及球囊破裂发生,穿刺侧肢体更是不能随意动弹,要求严格制动、伸直,禁止弯曲,以免影响反搏效果[5];这些均提高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虽然常规给予了肝素等预防措施,但往往在治疗中出现抗凝不够或抗凝过度的情况,因此预见性护理强调应同时监测ACT,根据参数调节抗凝药物用量,使ACT维持在200~250 s[4],注意观察全身有无出血倾向。本研究发现,给予优质预见性护理后,血栓发生率显著降低,此外,静脉血栓形成的另外一个指标D-二聚体水平也显著降低,因此预见性护理可显著减少IABP使用患者血栓并发症的发生。

预见性护理的同时也强调心理上的治疗[6]。IABP患者在监护室内治疗,与家属沟通少,存在孤独感,周围均为重症患者,本身疾病严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此外,患者活动受限,心理不适感显著增加,因此患者的心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给予患者安慰、鼓励及沟通解释,使患者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其孤独感。此外,家属的沟通也显得很重要,指导家属对患者的鼓励、安慰,不仅可以减少医患矛盾,更重要的是家属的积极心态还可以给患者带来信心及减少孤独感。在本研究中,作者通过预见性护理治疗,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对并发症显著减少也存在一定作用。此外,通过对住院时间,包括对CCU监护治疗时间比较,发现预见性护理可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包括CCU监护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不仅仅是一种优质护理的体现,因其对事件的预见性提前采取有力措施而显著减少了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产生,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这种护理不仅在IABP患者中需要,在不同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其具有促进良好的预后,同时也对减少医患矛盾起到一定作用。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入选的病例数较少,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明确研究结果。

[1]杨晓亚,卢中秋.IABP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救治中应用现状[J].临床急诊杂志,2014,15(9):568-571.

[2]包玉生.主动脉内气囊反搏并发症及预防[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4,13(4):251-255.

[3]刘洋,刘秀秀.预见性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运用的现状[J].全科护理,2015,13(19):1815-1817.

[4]张冬梅.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后护理[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4,6(4):490-491.

[5]陈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并发症的护理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1):55-56.

[6]邱为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术后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13,30(5):462-463.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48

B

1009-5519(2016)14-2236-03

(2016-05-18)

猜你喜欢
预见性监护球囊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儿童监护机器人设计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