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2016-09-07 09:06张璇马海军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中国共产党

张璇?马海军

【摘 要】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中,理念建设推动宣教媒介资源,强化生态宣传教育,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构建生态文化,搭建国际生态交流平台;制度建设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环保建设包括生态科技创新、自然生态保护、环境污染治理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制度;环保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得到飞速发展,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经济的发展,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们在享受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承受破坏环境所带来的痛苦。中国生态文明已经到了不得不建设的地步,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讲到:“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1]将“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将生态文明提高到与其它四个文明并列的地位,党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认识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党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把其分为三大方面,分别是理念建设、制度建设和环保建设,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它们紧密相连共同作用于生态文明建设。

一、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念建设

《辞海》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观念,通常指思想。”[2]理念建设的作用不可忽视,拥有亿万人口的中国,如果缺乏保护环境的社会共识,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没有了核心的力量。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理念建设主要包括三部分:

一是推动宣教媒介资源,强化生态宣传教育。2013年5月,习近平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3]观念的转变需从“源头”开始,宣传和教育是两大主要方法。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教育开展到现在以来,有众多经验教训,当今宣传教育实践已经是海纳百川,集众家之所长。

二是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构建生态文化。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指出:“在全社会确立起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是生态省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生态文化的核心应该是一种行为准则、一种价值理念。我们衡量生态文化是否在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这种行为准则和价值理念是否自觉体现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使生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理念,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努力。”[4]发展生态文化产业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可以从拓展科普知识和环境文化的传播渠道,激发环保文艺创作活力,推出更多有影响力的环保题材文艺作品等方面努力。

三是搭建国际生态交流平台,建立友好国际关系。在公元1500年左右,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使得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各个国家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在保护人类共同家园的环境问题上也不例外,“各国在推进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对本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和未来的发展,积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5]

二、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生态理念的传播,生态行为的落实,生态经济的发展,生态产业的蓬勃,更需要有生态文明制度的约束和保障。习近平同志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6]同年11月,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所作《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现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7]这一非常有针对性的制度安排,不仅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而且还阐明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改革方向。对于生态行政制度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8]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它伴随着人的利己性而出现,原来地方政府官员为了政绩,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现在把环保责任追究纳入政绩考核之中,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了保障。

三、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环保建设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环保建设是指与物质生产活动直接相关的科技创新和污染防治,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具体实践,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建设最为显性,新型污染处理设施的问世,环保科技产品的使用推广,自然保护区的濒危物种保护,都是生态文明建设在环境保护上显著的表征。环保建设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生态科技创新。孔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生态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保驾护航。在资源开发使用中,习近平同志数次强调科技的作用,“要科技兴农,依靠科技的力量来开发、利用原来不能利用的资源,或者使现有的资源利用得以延伸等。”[9]资源开发要密切结合科技的进步与创新,引进基础上的自主创新是生态文明环保建设的有效手段,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创新,提高自身水平。二是自然生态保护。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尤其是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现如今已经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分布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网络。三是环境污染治理。它包括老工业污染源治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项目“三同时”三个部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从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等方面进行,而园林绿化、排水、集中供热是城市环保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_113711665_2.htm.

[2] 参见《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367.

[3][6][8] 习近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3-5-25.

[4][9] 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3/30/c_127636177.htm.

[5] 胡锦涛.携手开创未来,推动合作共赢.人民日报,2005-7-8.

[7] 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13-11-12.

【作者简介】

张 璇(1989-)女,汉族,河北井陉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馬海军(1972-)男,汉族,河南安阳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书法作品选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用生态文明建设助推佳木斯经济振兴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工具性价值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浅谈公路绿色环保养护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制度自信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