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探讨

2016-09-09 08:19李叶程凌云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96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20期
关键词:预防接种疫苗小儿

李叶,程凌云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96

小儿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探讨

李叶,程凌云
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100096

目的 探讨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护理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该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站接种的200例给予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指导和相应的系统护理措施的小儿为实验组,与随机选取的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站接种的200例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的小儿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为8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减轻小儿因预防接种不良反应引起的不适,也能减少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小儿预防接种;系统全面护理;不良反应

目前中国有55种可以预防30种传染病的疫苗正在使用,疫苗正保障着成千上万个孩子的健康。但是,任何疫苗作为抗原,对人体来说,都是一种大分子异体物质,由于个体差异,个别受种者接种疫苗后在发生正常免疫反应时产生一些对机体有损害的反应,称为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研究发现,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该研究随机选取选取该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站接种的200例小儿为实验组针对所出现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指导和相应的系统护理措施,与随机选取的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站接种的20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小儿为对照组进行,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社区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该站接种的200例小儿为实验组在预防接种中针对所出现及所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和预见性的护理指导和相应的系统护理措施,选取2012年1月—2013 年12月在该站接种的200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小儿为对照组。纳入标准[2]:①适宜接种疫苗;②无明显残疾或生理障碍;③年龄不超过7岁。实验组男102例,女98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2.9±3.4)岁,接种百白破疫苗55例,接种麻疹疫苗38例,接种乙肝疫苗32例,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27例,卡介苗48例;对照组男100例,女100例,年龄0~6岁,平均年龄(3.2±2.6)岁,接种百白破疫苗52例,接种麻疹疫苗40例,接种乙肝疫苗35例,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23例,卡介苗50例。

1.2方法

实验组给予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建立档案在施行防御接种证制度的基础上,再建立更为详细的个人档案,详细记录小儿的健康情况,以前是否出现过接种不良反应等保证及时发现问题。②普及知识在接种前向各位家长普及预防接种方面的知识,及时告知家长疫苗的名称、注射部位、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不良反应,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告知家长小儿应多摄入水分,不要食用海鲜、辛辣刺激性的食品,小儿要注意休息,在接种后的2~3 d内不要进行剧烈活动,1~2 d内不要洗澡。③心理护理根据小儿年龄的不同,给予不同的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例如对婴儿给予爱抚,对幼儿给予赞美,对少儿给予鼓励等等,建立小儿的自信。④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五告知”。疫苗管理:接种前需要认真核对疫苗名称、有效期以及注射器械的规格等信息。打开的疫苗不可以长期暴露在空气中。⑤设施完善建立专门的接种观察室,对完成预防接种的小儿进行30 mim左右的观察,确认小儿是否发生不良反应。30 min后小儿无急性不良反应后,才可以让其离去。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家长满意度采用问卷评分的形式,对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选项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分类,满意度=(基本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儿不良反应比较[n(%)]

2.2家长满意度

实验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为8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小儿家长满意度[n(%)]

3 讨论

在实际小儿预防接种的工作中,不良反应主要分为一般反应、变态反应等等几种类型[3-4]。

3.1一般反应

①全身性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患者的疫苗接种处出现化脓、疼痛、红肿等症状,患者有发热、头昏、呕吐、四肢酸痛等现象。患者只要多休息,多摄入温开水,就基本可以恢复。如果发生严重反应则需进行诊断治疗。②局部性反应部分小儿接种24 h内接种部位会出现大小不等的红晕、轻度红肿、疼痛等反应。对于预防接种后的局部反应,可进行对症处理。有肿痛者,应加强皮肤护理,给予干净毛巾热敷,每日数次,每次 10~15 min,可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因接种卡介苗引起的红肿、小脓包等局部反应不能热敷,应保持部位周围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覆盖,愈后可形成圆形瘢痕。导致一般反应的原因是疫苗本身的特质,不同的患者会出现不一样的反应。灭活疫苗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毒性反应,如百白破联合疫苗,在注射后局部的红肿反应就比较严重。接种某种活疫苗,可能会出现特殊形式的局部反应,如接种卡介苗后,2周左右可能在局部出现红肿现象,之后局部会化脓,一般在2个月左右就可以结痂,形成瘢痕。

3.2变态反应

①过敏性皮疹多见为荨麻疹,皮疹的大小、规模不一、呈淡红色皮疹或者深色皮疹。小儿出现此症状,一般给予抗敏治疗,在7 d内可逐渐痊愈,如果情况严重,可以酌情使用炉甘石洗剂外用。医护人员需要叮嘱家长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注意小儿抓挠患处。②过敏性紫癜小儿在接种后 2~5 d内出现皮疹或者出现皮肤出血现象,规模不同,部分患者伴有关节肿痛,有时候会出现消化道的过敏情况。一旦小儿出现此症状,应及时送医,叮嘱家长注意观察小儿关节的情况,有无腹痛及黑便情况。根据其病情程度给予相应饮食。③过敏性休克接种后数分钟就会出现头晕、头痛、气喘、面色苍白等休克体征。此类反应十分凶险,需要接种护士观察敏锐,反应迅速,抢救及时。立即给予吸氧,皮下注射肾上腺激素及地塞米松,同时给予心肺复苏术,病情严重者需要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3.3异常性反应

③有极少数的小儿在接种后会发生一些异常性反应。异常性反应包括非特异性的反应、精神性反应。①非特异性反应一般表现为无菌性脓肿,于接种后2~3周在局部出现硬结、肿胀、疼痛,持续数周至数月不愈。其原因是接种含吸附剂疫苗或注射过浅及疫苗使用前未充分摇匀。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给予接种可以避免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无菌性脓肿不可切开,以避免伤口长期不愈。轻者可干热敷或用75%乙醇湿敷;重者无菌注射器抽出脓液。②精神性反应一般表现为晕厥,多是由于紧张、饥饿等原因引起。在接种前进行心理护理,避免空腹注射,可以避免此类不良的发生。如果小儿发生晕厥,应立即挪至通风房间,给予休克体位,饮用温糖水,注意保暖等。

在该研究中,只发生了一般反应、过敏性皮疹、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异常性反应等不良反应在该实验中出现。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6.00%;实验组家长对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为8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0%。这一结果与高红香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在小儿的预防接种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多种不良反应现象,其表现多样,病情轻重不一,一旦疏忽便可能造成死亡。通过该实验可以发现,系统全面的护理可以降低小儿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1]饶兴妹.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在小儿预防接种中的150例临床效果观察[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7(5):447-448.

[2]刘艳丽.小儿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94-95.

[3]孟朝晖.预防接种中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154-155.

[4]马燕英,冯辉煌.大新县采用预防接种健康卡开展接种证查验及补种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82-83.

[5]高红香,马滢滢.小儿预防接种常见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0):189-190.

Study on Nursing Measures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Preventive Inoculation in Children

LI Ye,CHENG Ling-yun
Huilonggua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Changping District,Beijing,100096 China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dverse reaction nursing measures in the prevention inoculation in children.Methods The existing and potential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eventive inoculation of 2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inoculation in the station in our community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5 were given targeted and preventive nursing guidance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atical nursing measures,20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one-sid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ur station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preventive inoculation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1.00%vs 6.00%),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r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preventive inoculation work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9.00%vs 65.00%),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 The systematical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not only relive the children's discomfort due to the preventive inoculation adverse reactions but also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reventive inoculation adverse reactions of children.

Preventive inoculation of children;Systematical and comprehensive nursing;Adverse reaction

R473

A

1672-5654(2016)07(b)-007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20.073

李叶(1982.8-),女,北京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与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工作。

程凌云(1979.9-),女,北京人,大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预防保健,临床社区护理,E-mail:275705879@qq.com。

(2016-04-13)

猜你喜欢
预防接种疫苗小儿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小儿涵之三事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