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元素里的大学问

2016-09-10 11:17徐颖婕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6年9期
关键词:动物性辅食肉类

徐颖婕

现如今,市面上充斥着各式各样关于微量元素的幼儿营养品广告,爸爸妈妈看到后,总会下意识担忧起来:我家宝宝是不是缺乏微量元素了?要不要去医院看看?或者买点营养品来补充一下呢?

什么是微量元素?

相对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这三大营养素,维生素及矿物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有限,当某一矿物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小于人体重的0.01%,每日需要量为1~100毫克时,它就被称为微量元素。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很少,却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作为金属酶的重要组成成分或作为激活酶活性的辅助因子,它们会参与各种生物代谢过程,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同样,它们也在宝宝的生长发育中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目前,有13种微量元素被充分证实对人类等高等生物有重要的营养作用,按这些微量元素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可依次排列为:铁、锌、铜、氟、碘、硒、镁、铬、钴、钼、镍、硅、矾。

微量元素,从何而来?

微量元素广泛分布在各类食物中,相对而言,动物性食物的微量元素含量高而且生物利用度也高。如肉类富含高生物活性的血红素铁、锌、铜、有机硒等;贝类的锌、铜含量高于肉类,但不易获得;鱼类的铁和锌含量则明显低于肉类;豆类中富含铁、锌、铜、硒,但植酸含量也高,明显干扰其生物利用;全谷类中铁、锌、铜、硒的含量则受到产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对于正常的小宝宝而言,依靠胎儿期的储存以及母乳,他们在出生早期大多能维持正常的微量元素代谢平衡,但等到5~6个月后,原本体内微量元素的储存基本耗竭,如果此时仅仅依靠单纯的母乳,已经难以提供足够的微量元素,一旦添加辅食时未及时添加强化了微量元素的成品辅食,或未及时添加含微量元素丰富的动物性食物,容易造成微量元素的缺乏。

总之,0~3岁是宝宝人生中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因代谢旺盛,他们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更高,若膳食中缺乏动物性食物,可致使微量元素摄入长期不足而导致微量元素缺乏。此外,长期患病,尤其是反复腹泻会造成微量元素的吸收障碍,这类患病宝宝更容易出现微量元素缺乏。

TIPS:有些问题,与微量元素无关

在门诊中,一些家长认为宝宝经常生病是微量元素的缺乏造成的,或者将宝宝挑食、发育迟缓等归咎于此,并要求医生给宝宝做微量元素检测,那么真的有必要吗?事实上,宝宝正常的生长发育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跟营养状况有很大的关系,但所谓的“营养”是指均衡的营养搭配,单独看其中的某一个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是不大的。

微量元素检查,靠谱吗?

至于微量元素的检测,目前国际上并没有一个准确、统一的标准。由于微量元素在人体内含量低,作用广泛,且又存在相互影响,其临床症状往往隐匿、复杂、缺乏特异性。如血液、尿液等容易采集的人体标本,它们所含的微量元素量低,且在轻微缺乏或缺乏早期往往仍保持着正常水平,难以敏感、准确地反映人体微量元素营养状况,想要准确检测需高精密仪器。所以就目前而言,精确的检测微量元素还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临床诊断微量元素不仅相当困难,而且只是一种筛查手段,其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数值来看,是否缺乏微量元素,不能简单地靠检测报告单上的数值做判断,必须结合临床症状才能作出定论。作为家长,更不能以宝宝食欲低下、烦躁、哭闹等非特异性表现就认为宝宝缺乏微量元素。

TIPS:不要随意检测微量元素

国家卫生计生委在2013年明确发文,不能随便给宝宝检测微量元素,一定要根据宝宝的症状作有需要的检测,并且只能在有检查资格的医院才可以进行检测。此外,还规定尽量不要给6个月以下的宝宝检测微量元素。

猜你喜欢
动物性辅食肉类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肉类研究》杂志征订启事
宝宝教你判断辅食何时添加
辅食大作战
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形成的危害与控制
欢迎订阅2016年《肉类研究》杂志
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动物性食品安全现状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