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区农民创业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6-09-10 07:22陈靖一
中国经贸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总数农民

陈靖一

要破除城鄉二元结构,从根本上促进农村建设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必须超越封闭的农业经营模式,激活农村的内在活力。鼓励农民创业,提升农民创业能力,是激活农村的内在活力的重要措施。

河南省信阳市是典型的农区,农村人口51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3%,其中外出务工农民261万人。因此,对信阳市农民创业精神和创业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再加上信阳市是全国“百村十年”调研点,数据具有连续性、长期性和真实性。本文正是基于信阳市“百村十年”的调研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农民创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新形势下解决农民创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制定提供建议。

一、数据来源与调查点基本情况

信阳市农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60.3%,由于多为岗陵地,人均耕地不到1.4亩,农民仅仅依靠种地无法致富。为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农民普遍有创业需求和创业欲望。但是,由于受教育水平、创业意识、创业资金、创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人创业能力较弱且创业成功率不高。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信阳市下辖八县二区,每个县(区)选择4个乡镇,每个乡镇选择4个村,共发放了600份问卷。为保证抽样问卷具有代表性和科学性,又选择了农民创业能力强的固始县和农民创业能力较弱的淮滨县作为代表。共收回有效问卷580份。具体情况如下:

1、性别结构,以男性为主。当前已创业的农民中,男性创业者比例占71.9%,女性比例仅有28.1%。

2、受教育水平,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根据调研,在创业群体中,初中文化水平占总数的43.9%,高中文化水平占19.2%,高中文化水平以上占8.1%,而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总数的28.8%。

3、创业意识比较强烈。在调查对象中选择强烈创业意识的占总数的68.3%,选择有创业意识的占总数19.5%,选择一般的占总数的10.7%,选择没有的仅占总数的0.5%。

4、创业类型,主要以资源利用型和技术加工型为主。资源利用型占总数的48.5%,技术加工型占总数的26%,市场开拓型占总数的16.5%,专业合作型占总数的4.6%,资本经营型占总数的4.4%。

(二)农民创业的主要特点

从业务的角度来看,农民创业所选择的行业多元化。主要的产业选择有种植业、畜牧业、加工厂、运输业、零售业、其他服务业、手工作坊等。选择第一产业作为创业选择的比重为63.4%,第二产业作为创业选择的比重为10.8%,第三产业作为创业选择的比重为25.8%。

从组织形式看,以家庭经营为主。大多数农民由于最初创业规模较小,组织形式以家庭经营为主,员工以家族成员为主。这是因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有高度的信任和忠诚。

从创业类型看,主要有资源加工、市场开发、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等类型。其中以资源加工型和专业合作型占多数。

从性别结构看,以男性为主导但女性数量呈上升趋势。由于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目前创业农民中男性居多。与男性相比,女性创业领域主要是服务行业,如食品和饮料业,批发和零售业,家政服务等。

二、影响农民创业能力的因素

(一)影响农民创业的外部因素

1、影响农民创业的政策因素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导向决定了创业机会的多少和创业活力强弱。凡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有关支持创业的政策都比较全面和具体,且能够以“集合”的形式表现出来。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尽管有很多创业农民表示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但在资金、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2、影响农民创业的金融环境

在创业初期,筹集创业资金是很多创业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在经济发展好的地区,经济活跃,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金额较大,民间资本的流通更加活跃,创业资金的供给量比较充足。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的农民由于整体收入水平低,创业资本积累较少,资金缺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农民创业融资渠道狭窄,门槛高,创业资金的不足使得很多农民的创业意愿很难变为创业行动。

(二)影响农民创业的社会文化因素

1、影响创业意愿

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社会文化中所特有的价值观起作用。一般来说,越是经济落后的地方,人们的官本位意识越强,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从政。而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人们把创业当成有价值的事情。这就是价值观的重大影响,也是社会文化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2、影响对创业机会的识别和把握

文化习俗对于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一个文化传统开放的地方,人们视改变为契机。而在一个文化传统比较保守的地方,人们常常害怕改变,容易错失机会。

3、影响创业者的合作意识

在农村地区,最重要的是家族制度。家族制度决定了农民行动的逻辑起点是以地缘、血缘为核心的“差序格局”的关系取向。由此决定了农村的信任关系和信任空间所能达到的边界就是以“我”为中心延伸扩散至“自家人”、“自己人”的范围。这一特征在县域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表现尤为明显。据对淮滨县、息县农民合作意向的问卷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农民合作对象首选的是家族内的人。信任关系和信任空间的局限,制肘了创业的协作和相互带动。

三、讨论与政策建议

(一)基于政府层面

政府的政策导向和扶持政策主要体现在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财政、税收的扶持力度,土地制度和就业制度的改革进度,为农民创业提供良好平台和氛围的营造。

1、建立三元培养模式,提高培训效果

教育的发展对于培养新时代的农民来说意义重大,农民只有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才能提高综合素质,具备创业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提高农民创业培训的效果,应该探索建立“义务教育为基础,以职业教育为主体,创业教育为关键的”三元培养模式。

2、制定和落实创业的优惠政策

农民创业初期面临着诸多困难,单靠自身难以解决,需要从政策层面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保护和激发创业者的创业热情。首先,探索有利于创业的土地政策。探索根据创业项目的不同,确定合理的土地使用年限。对创办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和福利等社会公益事业项圈,可适当少缴或免缴土地使用费。其次,落实创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各级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创业者融资的政策扶持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担保体系,解决创业者融资难的问题。

3、规范金融市场,构建农民创业融资体系

为农民创业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是激励农民创业的关键性措施。第一,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村信用社“三农”融资的主要渠道。第二,改革现行的贷款制度。在原有的小额贷款的基础上,随着农村承包土地的确权,可适时开办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业务,为自主创业农民发放贷款。

4、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部门应以“权责一致,改进管理,完善服务”的要求加快转变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农民非经营性成本。

(二)基于社会层面

1、建立创业文化导向机制

一个地区的创业文化氛围如何,对于农民创业动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需要政府不断加大宣传,引导人们共同参与,营造创业环境。首先,加大宣传,营造鼓励尊重创业的文化氛围。其次,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农民创业动力。完善农民创业动力的激活机制,从创业文化建设的高度来整体布局,从根本上激发农民创业动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创业能力。

2、创业组织建设

创业组织建设对于农民创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可以整体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有效的规避创业风险。首先,结合农民创业的要求,大力开展创建“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活动,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农民创业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其次,建立农民创业的中介组织,把农民的个人资本和社会资本有效结合起来,充分激发农民创业动力,提升农民创业能力。第三,扶持建立各类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有效的整合社会资源,整体提升农民的创业能力。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公共部)

猜你喜欢
总数农民
耕牛和农民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减员3.4万人
2019年第一季度移动用户总数同比增长2%
《中国无线电管理年度报告(2018年)》发布
农民
哈哈王国来了个小怪物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各自要付多少钱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