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运用信息技术 有效促进教学创新

2016-09-10 07:22陶文婷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14期
关键词:小棒青蛙教师应

陶文婷

● 依托信息技术,化静为动,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托信息技术,化静为动,让学生感受知识形成的过程,有效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笔者首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青蛙的动画,并配上歌谣,将数学思想融入其中;赏心悦目的动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随着青蛙的增多,学生的跟唱也越来越起劲;最后笔者提出“n只青蛙多少张嘴,多少只眼睛,多少条腿”的问题,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

● 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是立体的、丰富的、生动有趣地呈现教学信息,还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具体化、简单化,让学生欣赏到数学的美。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笔者创设了活动化的教学情境,并提出了图案设计任务:从一个简单的图形出发,将它进行若干次的平移和旋转后,得到一系列新的图案。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且让他们感受到了图案的美,享受到了数学带来的乐趣。

● 使用信息技术,整合学习资源,拓展教学创新空间

在数学教学中,笔者把传统教学过程中用的黑板、教具模型等媒体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生成崭新的学习资源,拓展了教学空间。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一课时,笔者课件展示:2捆小棒和5根小棒,是25;5减7不够减,那么将1捆小棒打开和5根小棒合起来是15根,从里面拿出7根,剩下8根;再把它与另一捆小棒合起来共18根,最后得到25-7=18。学生通过观看课件,很容易就明白了退位减法的原理和计算方法。在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教学和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可以超越教材、超越思维想象的空间。

● 利用信息技术,鼓励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人的创新思维离不开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敢提问题、善提问题,这是培养学习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和必要前提。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一课时,有学生提出问题:梯形的面积公式是S=(a+b)h÷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S=ah÷2,那么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能用同一种公式推导呢?之后,笔者用多媒体展示了几种不同的平面图形都有的共性,即任何规则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都等于上、下两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的一半。动态图形的演示,使学生的质疑及时得到解答,使其对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总之,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应积极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形成的过程,激发他们的思维,让其数学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充分发展。

猜你喜欢
小棒青蛙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巧移小棒
小青蛙捉虫
谁能叫醒小青蛙?
风车转转转
摆六边形
青蛙便签夹
骄傲的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