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教育新地图篇

2016-09-10 07:22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区对口学段

2014年,首都基础教育绘制了一幅幅以公平、优质、均衡为特征的“北京教育新地图”,让老百姓享受到了教育改革的红利。2015年,服务学生,让学生更多享受优质教育的“实际获得”,成为“北京教育新地图”的主题。

横向联合增加优质资源

2015年“北京教育新地图”的首要特点是:坚持“存量盘活,增量推进”,持续通过学区制、集团或集群办学、合作办学、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模式,校际横向联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建设好每一所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1.抱团发展,优质教育资源重组扩大

东城区继续探索联盟一体化下的学校管理及中小衔接对口直升,选取了4所改革项目校作为试点,在盟、贯、带多校区相互集成的基础上,形成教育集团式管理模式;西城区通过名校办分校、学校资源重组、引进高校资源合作办学、纯初中校不再单独办学等方式进行初中资源整合,进一步扩大初中阶段优质学位数量,同时,通过新增和调整扩大教育集团规模;石景山区进一步扩大教育集团规模,以集团为支撑,划分东南部、中部、北部、西部四个学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特色探索,打造教育品牌新名片

在市级统筹下,各区将立足区情,因地制宜,走特色化综合改革之路。

朝阳区按照“促进均衡、辐射品牌、资源共享、提升内涵”的基本思路,形成“名校+新校”“名校+薄弱校”“名校+民办校”“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办学”“四大模式”;延庆区继续深化学区化管理,探索构建由城区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牵头,川山区中小学、幼儿园共同参与的横向教育联盟,形成全区“一、三、五、四”学区制管理格局。

纵向贯通培育优质资源

如果说2014年“北京教育新地图”是一个平面构图——从点到线、再到面扩大优质资源效应,那么,2015年“北京教育新地图”上,优质教育资源贯通的立体网络成为一个新的显著特点——着力从面到体,多维度构建纵向贯通的立体布局,力推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初高中对接等实质性举措,学段贯通、课程贯通、资源贯通,提供9年乃至12年在本区域“连续消费”教育资源的优质供给服务。

1.对口直升,学业进阶的“无缝培养链”

学段资源贯通将成为纵向扩展优质资源的新形态。其中,九年一贯是主要方式,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本校直升;一种是品牌初中联合普通小学组成九年一贯对口直升学校。

西城区重点锁定对口直升改革,一方面,明确直升范围和方式,另一方面,加强对口中小学学段间的衔接,强化对口直升学校的管理;朝阳区在名校整合薄弱校过程中,着力扩大九年一贯制,实现课程衔接;海淀区启动学区制改革试点,在现有小学学区的基础上,将学区地域范围内的中学也纳入学区管理。

2.学段贯通,资源服务一体化

要在“北京教育新地图”上构建公共服务的立体化版图,最终是要打通学生的“培养链”,实现师资、课程、教学资源的一体化,增强服务学生成长的软实力。

东城区在部分学区探索“学院制”,中小学生将拥有一张可在全区范围选修的课程菜单;丰台区以集群或集群组为单位,实施片区入学,充分释放优质教育活力;大兴区继续加强学段衔接研究,建立幼小、小初、初高衔接的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促进学段融通。

统筹协调拓展优质资源

“北京教育新地图”在市级统筹下,穿越边界,联手高校、社会机构、教科研机构,助力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协同创新。2014年有139所小学与高校、艺术院团和艺术机构、体育俱乐部等结成“对子”,2015年新增22所中小学,总数达到161所,高校及社会机构也新增4所,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歌舞团、北京儿童艺术剧院和北方昆曲剧院。

猜你喜欢
学区对口学段
加强乡镇学区建设 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对口帮扶这一年
学区房就是一面照妖镜
学区房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从对口帮扶到合作共建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