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金胜:心中有画 画中有梦

2016-09-10 07:22付江泓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画集水粉画室

付江泓

他叫葛金胜,是一位中学美术老师,也是一位画家。

1996年,他作为人才引进到同年建立的北京市京源学校担任美术教师。1997年开始主持建在学校内的金帆书画院教学工作,至今快20年了,他说:“这是最适合我的位置。”

作为北京金帆书画院石景山分院的一名教师,从2003年至今,他带出13届毕业生共300多人,艺考专业合格率和大学录取率连续13年100%,且考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就有40多人,占10%还多。

作为画家,他从来没有停下过画笔。他钟情于水粉、油画等。2003年和2013年,他相继出版两本画集。第二本《静默往事——葛金胜水粉艺术》中的100幅作品在中国农业大学文化艺术馆、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等处展出。业内人士这样评价他的画:“画家的水粉技艺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它超越人为控制,达到作品自身独特的灵性。”

为画而生

葛金胜的过往中有两次改变人生方向的选择。

第一次是考上大学却选择了复读。他高中学的是理科,经历了千辛万苦,1988年暑假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因为从小喜欢画画,也想到大学里有一技之长,那年假期,他临时报了一个美术培训班,谁知,临近开学时,他的魂儿已经深陷画里。他放弃理科大学,改读文科,正式开始了学画的历程,并于第二年考入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

第二次是从广告公司“跳槽”到学校。因为各方面都表现突出,葛金胜大学毕业时获得了学院美术系唯一一个进京名额,1993年分配到了北京首钢广告公司。三年后的1996年,他却放弃广告公司艺术总监的身份和高薪,到新建立的北京市京源学校当了一名美术老师。

他说,选择当一名美术老师是源自内心的一种呼唤。

对于绘画的痴迷,他讲过这样一些故事。小时候在农村,没有画笔和颜料,他就用胭脂作画,那时他最期待走街串巷货郎的吆喝声,因为可以东拼西凑些“破烂儿”换胭脂。上学以后,他凭借用胭脂练出来的涂鸦功夫,争取到给班里出黑板报的“重任”,从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他一直牢牢占据着这个岗位,用粉笔描绘着自己的梦想。高中时有个城里同学给了他一小段炭笔,告诉他是专门画画的笔,他收藏在铅笔盒里,每天看好几遍,一直没舍得用。还有一次,自己的美术老师为校运动会画了幅大型运动员宣传画,老师画了多少天,他竟跟着看了多少天……如果成了一名美术老师,他就可以遵从内心的愿望了:一边努力教孩子们画画,一边安静搞创作。

葛金胜的两次选择,都是于“舍”中求“得”,一念放下,得万般自在。

绘梦之旅

1997年,北京市京源学校招收了第一批40名初中学生,独立编成美术特长班,葛金胜独挑专业课大梁。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美术素养,美术班设置了丰富的课程:初中有素描静物、水粉静物、速写、图案、书法等课程;高中增设素描头像、素描半身像、水粉风景、工艺设计及美术史论等课程。此外还举办各种画展、艺术讲座、写生采风、中外书画交流等活动。设置课程、编制教材,授课、批改作业、布置书画院环境、外出写生……他都是亲力亲为。

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他在画室设计了“上榜区”,在楼道设计了“展示区”。每次上完课,葛金胜都会及时挑选优秀的、进步的作品布置在“上榜区”,第二天学生来画室时,便会知道谁又“上榜”了,这让他们都憋着一股劲儿,希望明天也能看到自己的作品上榜。每隔一段时间,他又会从“上榜”作品中挑选学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裱装起来展示在楼道里,供外来参观人员欣赏,让学生引以为豪。

“展示区”的作品赢得了无数人赞叹,有谁想过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葛金胜付出了多少心思?针对每一个孩子,每一幅画都要精心挑选,反复比较,然后再亲自装裱入框、悬挂上墙。每半年更换一次,布置好100多幅作品需要半个多月的时间。至今他拇指上还有个深深的疤痕,那是被画框玻璃划伤的,当时到医院缝了4针!

近20个年头了,葛金胜几乎年年都踩着年末的鞭炮声,仰望着满街彩灯结束一年的教学工作。转过年来,还没“破五”,他又会回到他坚守的那块阵地。

……

种如是因,收如是果。老师的付出,学生最懂得。每逢有绘画课,学生们总是中午就溜进画室“占位置”,早早摆好画架、画板。一到绘画时间,他们简直是“飞奔”到画室来。

画里画外

葛金胜在画室里养了很多植物,其中很多花卉都有故事。那两盆三角梅是节日期间摆放后被绿化工人遗弃的,当时一副枯死的模样。他把它搬到办公室来,修剪、浇水、照料,它们慢慢地成活了,长出了新的叶子。而那盆紫罗兰是书画院刚成立时学生搬来布置画室的,他不断扦插出新苗入盆,伴随着书画院的成长,这棵“英雄的母亲”不知繁衍出了多少盆新的生命……

他说:“花花草草都是生命,你不管它,不给它浇水、施肥、光照,它就会死。你爱护它,关注它,它就不会死……”

这个外表粗糙的山东汉子,内心其实很柔软、很细腻。在他的内心世界,所有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他的办公室里挂着几幅作品,描绘的是农民工的生活状态。他创作过60多幅这样的作品,画画期间,他无数次走进农民工的生活。他说,每次看到他们,内心总有很多感触,尽管这个题材没有多少人关注,他还是坚持画,希望有一天,这个群体会被更多人真正“看到”。

他的第二本画集是《静默往事——葛金胜水粉艺术》,这本画集里的100幅作品,画的都是“那些老物件、那些记忆”。“看着一堆姿态各异的葵花渐渐褪去生命的色彩,我用画笔记录下了它们干枯却又坚韧丰富的形体。每每看画,常被一种洗尽铅华的永恒所感动。”如果说第一本画集更注重对水粉技艺的探索,他的第二本画集则体现了对内涵的领悟:“你、我、他曾经用过,又丢弃淘汰的老物件,带着我们的那些记忆,永远静默却也永远诉说着一些传统的、民族的、历史的文化底蕴。”

佛教讲“慈悲为怀”,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是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是为“悲”。

阅读葛金胜画作,能感受其中的“慈悲”,对人,对万物。

猜你喜欢
画集水粉画室
老鹰画室
第一批孩子慧智画室随笔
张俊辉作品
丰子恺《护生画集》不仅是祝寿作品
作品七
我的一本画集丢了
《护生画集》背后的故事
《护生画集》背后的故事
最适合考生的水粉静物画法与步骤
创意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