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分析∗

2016-09-14 07:31周志刚1王彦霖1罗根传1劳家荣2俞文生1孙宁1
公路与汽运 2016年4期
关键词:温拌剂延度温拌

周志刚1,王彦霖1,罗根传1,2,劳家荣2,俞文生1,3,孙宁1

(1.长沙理工大学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2.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3.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 330000)

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分析∗

周志刚1,王彦霖1,罗根传1,2,劳家荣2,俞文生1,3,孙宁1

(1.长沙理工大学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 410004;2.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3.江西省高速公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 330000)

采用标准离析模拟试验方法,测试了SBS改性沥青、温拌SBS改性沥青、阻燃SBS改性沥青及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的三大技术指标(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和135℃粘度,对比了沥青试样上下层对应技术指标的差异,分析了SBS改性剂、阻燃剂、温拌剂等多种改性剂在基质沥青中混融时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温拌剂对沥青技术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阻燃剂的影响较小;所测试的几种改性沥青在施工中难以出现离析现象。

隧道;SBS改性沥青;阻燃剂;温拌剂;储存稳定性

由于隧道内环境特殊,对其路面有预防隧道火灾、施工性能良好、施工环境温度不能过高等要求,一些公路隧道采用阻燃温拌沥青路面结构形式。该文依托某高速公路长隧道进行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和相关技术研究,在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分别掺加温拌剂、温拌剂和阻燃剂,形成温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中面层和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表面层。由于SBS改性剂、温拌剂、阻燃剂、基质沥青之间的密度、分子量、极性及溶解度等参数差异较大,它们之间不能完全相容。在密度差的作用下,密度较小的改性剂会呈上浮趋势,密度较大的改性剂则会呈沉淀趋势,基质沥青本身的不同组分也会发生分离,将改变沥青上下部改性剂的浓度和沥青的组成,造成离析后的沥青上下层的性能差异。若改性沥青性能不稳定,改性剂随时间发生严重离析,改性剂与基质沥青明显分离,将严重影响路面结构的整体性,极易使沥青路面产生裂缝、剥离、沉降等损害。为保证隧道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路面的工程质量,该文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的离析模拟试验方法测试SBS改性沥青、温拌SBS改性沥青、阻燃SBS改性沥青及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和135℃布氏旋转粘度,对比沥青试样上下层对应技术指标的差异,分析SBS改性剂、阻燃剂、温拌剂等改性剂在基质沥青中混融时的稳定性,综合评价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温拌SBS改性沥青在施工过程中的离析现象。

1 原材料及其技术特性

(1)沥青。采用SBS(I-D)改性沥青,其性能指标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SBS改性沥青技术性能指标试验结果

(2)阻燃剂。选用FRMAXTM阻燃剂,其为以适当的有机、无机阻燃剂组合后的白色复合型阻燃剂,以磷、氮为主要活性组分,不含卤系,也不采用氧化锑为协效剂。将膨胀型阻燃剂添加至沥青后,沥青受热时表面能生成一层均匀的炭层泡沫层,该层隔热、隔氧、抑烟,并能防止沥青的融滴现象,故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FRMAXTM阻燃改性剂的物化性质指标如下:密度为0.8~1.8g/cm3;溶解温度大于130℃;有效含量大于85%。在SBS改性沥青中阻燃剂掺量为7%。

(3)温拌剂。选用Sasobit温拌剂,它是一种有机降粘型沥青温拌剂。加入低熔点的聚烯烃类添加剂到沥青或混合料中,Sasobit温拌剂熔入沥青中起到润滑作用,降低沥青的粘度,从而降低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Sasobit温拌剂的性能指标测试结果为:熔点115℃;闪点286℃;密度0.9g/cm3。在SBS改性沥青中温拌剂掺量为3%。

2 试验模型及试验方法

选取温拌沥青、阻燃沥青、温拌阻燃沥青作为研究对象,以原样SBS改性沥青作为对照试验组。按照JTGF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聚合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方法T0661制备试样,在同等大小圆柱容器中分别将4种沥青各制备6组试样,再分成上、中、下3层。改性沥青上、中、下部分性能的差异可反映离析发展程度,可分别进行沥青性能指标测试,考察其稳定性。如果各层次的指标相差较大,则说明这种改性沥青性能不稳定,容易发生离析;如果各层次之间的指标相近,则表明这种改性沥青性能稳定。

所测试的沥青性能指标包括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和粘度。按规范要求进行2次平行试验。鉴于SBS改性沥青离析分析时测试结果欠稳定,制备6个平行试样。

3 试验结果分析

3.1 软化点

软化点是评价沥青高温稳定性的重要指标,大多数国家将其列入沥青标准中,用来说明沥青的高温稳定性能。JTGF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用试样上、下层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差评价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采用环球法进行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SBS改性沥青软化点试验结果

由表2可知:1)阻燃温拌沥青与温拌沥青的软化点高于另外2种沥青,即在路面使用过程中它们的耐高温性能较好。2)4种改性沥青上、下层软化点差值的绝对值均低于规范规定的2.5℃,说明它们离析不明显,储存期间稳定性良好。每种沥青试样均有上层软化点低于下层软化点的情形,这是多种改性剂导致改性沥青成分复杂而欠均匀的结果。

3.2针入度

针入度是国际上测定沥青稠度的一种常用方法,是一种条件粘度。通常稠度高,针入度值愈小,沥青愈硬;稠度低,针入度值愈大,沥青愈软。一般认为沥青的针入度值与绝对粘度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故针入度可从侧面反映沥青在某一特定温度下的粘度特性。根据沥青试验规程规定的试验方法,测试各种改性沥青在25℃、荷重(100±0.1)g、运动时间5s条件下的针入度值,结果见表3。

从表3可看出:整体上,4种改性沥青上层的针入度比下层小,说明确实存在上下分层现象,上层改性剂浓度较大,但每种沥青针入度值的离散程度小,稳定性良好。

3.3延度

延度也是评价沥青性能的重要指标。沥青延度越高,其低温变形能力越大,沥青路面低温下不易开裂。按照标准的方法制备试件,先按照标准试验温度5℃进行试验,显示试样容易脆断,结果离散性大,故将试验温度改为15℃。试验结果见表4。

表3 SBS改性沥青针入度试验结果

表4 SBS改性沥青15℃延度试验结果

从表4可以看出:1)加入温拌剂和阻燃剂均使SBS改性沥青的延度减小。2)4种改性沥青试样上层沥青延度均比下层的小,进一步证实其存在上下分层现象。

3.4粘度

使用智能剪切流变仪,从50~170℃进行粘温扫描试验。取135℃粘度进行离析研究,试验结果见表5。

表5 SBS改性沥青135℃粘度试验结果

从表5可看出:4种改性沥青上、下层粘度变化不大,说明温拌沥青、阻燃沥青、温拌阻燃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离析不明显。

3.5综合分析

温拌剂对沥青的三大指标影响较显著,阻燃剂对沥青的三大指标影响较小,说明温拌剂对沥青的稠度和粘度有较大改善,而阻燃剂对沥青的稠度和粘度影响不大。这是由于温拌剂的有机成分与SBS发生了轻度交联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使改性沥青的软化点升高,并提高了沥青相与SBS的相容性,但交联的同时,也降低了SBS链段自由活动的能力,使沥青变硬,延度和针入度下降。

各种改性沥青分层离析现象发生时交织着多种作用:SBS改性剂、温拌剂及基质沥青中轻质沥青的上浮,沥青质等的下沉;SBS改性剂、温拌剂等有机成分的交联网状结构的形成与解体,并随着其浓度而转变;热老化效应。这些作用决定了改性沥青整体性能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及其上下层指标差异性随热储存时间的变化规律。温拌沥青、阻燃沥青、温拌阻燃沥青及SBS改性沥青在热储存和高温使用时难以出现离析现象。但由于温拌剂密度小于沥青,阻燃剂密度大于沥青,呈温拌剂上浮、阻燃剂沉淀的趋势。各热储存时间时所测试的4种改性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值及其上下层软化点差值均满足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关于SBS改性沥青技术标准的要求。

4 结语

对于长大隧道使用的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路面,由于使用了多种改性剂,其组成成分更为复杂,更易产生离析现象,影响隧道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交通安全。因此,在推广应用阻燃温拌SBS改性沥青路面技术时,应综合评价其稳定性。该文按照JTGF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改性沥青离析试验方法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改性沥青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离析现象,但未超出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的离析标准范围。

[1] 黄志义,吴珂.长大隧道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防火安全性[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7,41(8).

[2] 朱祖煌.温拌型阻燃沥青混合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3] 曹乐,王修山.新型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的阻燃性能分析[J].交通标准化,2012(6).

[4] 王修山,袁玉卿,郭涛,等.温拌阻燃沥青混合料特性分析[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2(12).

[5] JTGF20-201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S].

[6] 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7] 陈景雅,车常伟,张业茂.不同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研究[J].公路与汽运,2013(3).

[8] 孙璐,辛宪涛,王鸿遥,等.用于沥青改性的纳米材料综合比选[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12,10(2).

[9] 童恋.TLA改性沥青配伍性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08.

[10] 秘相敏.温拌添加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2.

[11] 赵桂娟,郭平.不同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分析[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8(1).

U454.7

A

1671-2668(2016)04-0259-04

∗广西交通科技计划项目(桂交科教发[2013]100号);江西交通科技计划项目(2011C0063)

2016-03-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8071;51308072);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14B007)

猜你喜欢
温拌剂延度温拌
基于布氏黏度与MSCR的温拌改性沥青性能评价
表面活性类温拌剂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
表面活性剂类温拌剂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分析
废旧轮胎橡胶粉对沥青及混合料性能提升效果探究
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影响分析
Thiopave温拌改性沥青和混合料性能研究
测力延度在胶粉改性沥青低温性能评价中的应用
温拌沥青混凝土施工要点简析
试验条件对沥青针人度、软化点及延度试验结果的影响
玻璃纤维对沥青的路用性能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