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2016-09-18 09:24李婷婷司新艳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郑州450000
关键词:运动量偏瘫康复

李婷婷,司新艳(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

李婷婷,司新艳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以及心理功能、物质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偏瘫;康复;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关于脑卒中后偏瘫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会批准同意。观察组男26例,女21例,平均年龄(61.38±6.84)岁;对照组男29例,女18例,平均年龄(61.47±6.9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药物护理、心理引导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接受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① 心理干预

依据患者实际的心理状态和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联系,对患者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教育,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引导患者主动表达自己,耐心解答患者各项疑问。

② 体位干预

辅助患者摆出利于恢复的体位,如呈仰卧位时,应在患者头下垫枕,同时在肩部两侧以及侧臀大腿处各垫一枕,确保肩关节得到支撑、骨盆得到屈伸。

1.2.2 实验组。1)教学改革思路:成立教学小组,精选《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概论》等课程中血液与肿瘤疾病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调整授课顺序重新整合,删减重复内容,形成一个现代医学整体观念。综合讲述血液与肿瘤疾病的病理、病理生理变化、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关系。编写血液与肿瘤疾病CBL课程教案。

③ 生活能力干预

帮助患者树立自我护理的意识,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和技巧,使患者意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引导患者开始进行自我护理,嘱咐患者养成每天记录的习惯;护士定期对患者的自我护理行为和能力进行考核,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患者自我护理过程中的问题;随着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升,及时修改自我护理方案。

④ 锻炼干预

包括语言功能锻炼,患肢功能锻炼等,针对患者恢复状态制定具体的锻炼方案,合理安排训练时间。

1.3观察指标

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对患者的ADL能力进行评定,选用简化Fugl-Meyer(Fugl-Meyer assessment,FMA)运动功能量表[3]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选用生活质量量表(QOL)[4]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

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即观察组患者ADL能力以及运动能力恢复更显著,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患者心理功能、物质状态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比较表(±s)

表1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比较表(±s)

组别 Barthel指数 Fugl-Meyer运动量表观察组(n=47) 55.48±19.41 61.85±9.23对照组(n=47) 36.13±16.02 41.89±8.52 t 1.835 2.027 P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表(±s)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表(±s)

组别  心理功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物质状态观察组(n=47) 68.69±2.45 45.38±2.31 70.18±3.37 57.54±1.89对照组(n=47) 40.24±2.21 26.85±1.58 43.26±2.50 37.69±1.52 t 2.873 2.779 3.458 2.049 P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脑卒中好发于老年群体,不仅可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极大的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脑卒中发病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减少患者功能障碍的关键。相关研究指出[5],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致残率,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减少患者病痛。本次研究中,接受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以及心理功能、物质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以上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恢复,临床应用价值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ADL能力、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生活状态,对于患者预后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1]黄乐芳,周 艳.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6):25-27.

[2]徐 蓉.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318-3319,3324.

[3]李金萍,刘增军,丁海敬,等.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0,23(7):747-749.

[4]汪 莉,张燕燕,张 千,等.急性脑卒中偏瘫病人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10):890-892.

[5]周晓娟,侯亚红,赵 岳,等.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19):6-8.

本文编辑:王 琦

R473.74

B

ISSN.2095-6681.2016.09.131.02

猜你喜欢
运动量偏瘫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大树的日常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运动量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每天基本运动量:走4000步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