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凶手

2016-09-20 11:45李师江
福建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兴旺凶手

李师江

上 篇

凶杀案发生在锦绣家园。这是宁城最老的一批商品楼,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建的,质量也不过硬,外墙和过道墙壁斑驳可见,景观带和过道过于狭窄,被垃圾箱和三轮车等占道,已经沦为贫民窟的样子。由于这里是老城中心,离市场近,第一批的住户早就搬出去了,现在的住户和租户五花八门。作为案发地段,似乎合情合理。

案发在三号楼201。死者孙兴旺,四十八岁,无业,孤家寡人生活。据了解,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他是做海鲜生意的,把宁城的海鲜运到山城屏南,俗称“屏南帮”,赚了好些钱,娶妻生子,也是当时的佼佼者。后来赌瘾越发厉害,赌红了眼,连老婆的耳环都活生生拽下来,连血带肉地拿当铺去,家也就散了。孙兴旺早些年赌得凶,下手狠,也是赌场上一条响当当的汉子,有名有姓的;这些年短裤都输没了,没那份硬气,手上也没子儿,只剩些死缠烂打耍赖的功夫,成了赌场上老狗一样的泼皮。东湖市场旁边有个显圣宫,宫庙里常年有老人会组织的麻将场,孙兴旺大概成天在这里晃着,即便是自己没钱,看牌也能看个一整天。

从后背一刀插进去,直透心脏,死得很干净。刀口有八厘米长,显然比一般的匕首和水果刀要大。现场没有留下凶器,也没有搏斗痕迹,也找不到强行入室的迹象,凶手的脚印、指纹也不曾留下。初步推定,这是熟人作案,事先预谋的。案发两天后才被发现,现场没有留下明显的证据。

命案必破,局长牵头,副局长周幸福被任命为专案组组长,人称周队。这个案子发生在闹市区,一天之内就传遍全城,沸沸扬扬的,经过锦绣小区的人都瘆得慌,破案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走访了孙兴旺邻居和亲戚朋友,都找不到有利线索。孙兴旺是个烂人,性格越来越孤僻,做事诡异决绝,亲戚什么都断了联系,甚至有亲戚办喜事都不给他请柬,邻居见了他也是尽量不打招呼,也就是说,对他的生活真正了解的人,极少。那么,谁会杀他呢?图什么呢?讨论的结果,仇杀的可能性比较大。

值得调查的,是孙兴旺手机里最后通话的几个人,特别是最后两个。一个是孙兴旺的牌友,叫黄粱,也是个职业赌徒。孙兴旺在案发前一天跟他通电话,问他要不要到增坂村里去开赌场。在村里开赌场,就是在僻静处打游击战,赌个几天,在闹出动静之前撤走,运气好的话可以赢一大笔,但是这意味着得有一笔赌资。黄粱说自己手上没什么本钱,但孙兴旺说自己这两天就要来钱,找个合作伙伴去捞一笔。黄粱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说过两天看看。这么分析来,黄粱显然知道孙兴旺手上要有一笔财,有谋财的嫌疑,但是他有案发时不在现场的证据。另一个叫李玉文,是一家海鲜贸易公司的老板。九十年代末,他跟孙兴旺等合伙做生意,也是“屏南帮”的一员,一直发展壮大,如今公司产品主要销往韩国,算是这一行业的元老。孙兴旺常常跟他要点钱,李玉文人不错,温和,念旧,有时候给,有时候也会责骂他几句。他最后一次打手机给李玉文,当然是借钱,他不会有别的事。李玉文现在生意不好做,也没以前那么大方了,没有给他,还责怪了他几句,把一个好好的家庭给赌散了之类。在这种表象之下,李玉文是否与孙兴旺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周组长强调,一面侦查李玉文,另一面走访孙兴旺的赌友,看看与谁有过节。

与此同时,却有一种可怕的直觉在周幸福的脑海中:凶手作案时一刀毙命,不留痕迹,显然不是一个生手。有这样的人在这个城市,想想都不寒而栗。

如果凶手没有捉到,绝对是一个地雷,什么时候再爆发,细思恐极。

周幸福身材有点发福,但年轻时毕竟是从刑侦一线上来的,身手还留下坚实的基础,无形中,身材倒成了他的幌子。见过他突然发招的警察,无不称姜还是老的辣。但老周认为自己最厉害的,不是身手,而是直觉。或者说,他最恐惧的,其实是自己的直觉。

三天后,案件并没实质性进展;而崇文街又发生一起凶杀案。

老周接到报案,脑子轰的一声:直觉,狗日的直觉起作用了。

暑假即将过去,天儿还热得不行。老周爱出汗,即便是夜晚,随便在现场站十几分钟,身上已经湿漉漉的。老周知道,这汗是一种内在的紧迫感逼出来的。再加上不管白天黑夜,到处都有知了在声嘶力竭地叫,不出汗都说不过去。

崇文街是老城的著名的风月巷,说是街,其实不大,两边也算是寸土寸金的铺面,食杂店、小饭馆、香火店、五金行、按摩店,尽显老城特色。不管什么店,铺面能扩的都扩出来,头上盖上雨披阳伞,暗天无日的,把街道挤得像肠子。由于空气不流通,大热天你经过此地,各种味儿能让你五脏六腑翻江倒海,但常住此处的人却习以为常了。崇文街的两边,除了一些巨大的宫庙和老宅子之外,其余是九十年代的自建房,三五层楼的平台,高高耸立,能占的地儿都占了,最后留下幽深的细细的巷子,曲里拐弯,别有洞天。凶杀案就发生在这样的巷子里。

这些高楼呢,很多是廉价旅馆。一楼是门面,一些少妇年纪的小姐坐在沙发上,等待客人,也有的在门口搔首弄姿,主动撩拨来往的客人。楼上客房是她们的交易场所。与城里其他地方的色情场所相比,这里是最低廉的,属于“快餐”,客人以民工等低收入阶层为主。即便是扫黄风暴来临,这里也是相对的安全地带,一是因为它实在太低级了,而且小姐分散,扫之无益,也扫之不尽;二是这里一扫,城里的治安案件马上增多,此消彼长,立竿见影。懂得实情的治安人员都暗地说,此处是穷人的乐园,再扫掉,民工们就得多醺酒闹事。

死者也是男性,朱志红,三十六岁,县卫生局爱卫办主任。身中两刀,一刀从后背进入,一刀从前胸进入,属于补刀。刀口与上一个案件类似,凶器被凶手带走。案发时间为夜里十一点半,在巷子的中间处,当时没有路灯,是一段幽暗的地段。据离他最近的凯宾斯基宾馆里的人员介绍,当时确实听到外面有一两声吆喝惨叫,但并没有人出来。这个巷子里时有一些酒鬼嫖客打架吆喝,住户并不以为意,但是说到凶杀,倒是头一回。

这个巷子四通八达,而且没有监控摄像头,可以通往四个方向,到达东西南北方向的大街,因此从大街的监控探头上,看不到可疑的线索。

根据死者妻子郭霞介绍,当天晚上十点钟的时候,朱志红还在上网,突然说肚子饿了,要出去吃一碗牛肉粉。他向郭霞要了三十元钱,郭霞说一碗牛肉粉也不至于那么贵。朱志红就感叹,哎呀,你把我管那么紧,有什么好处呢。郭霞掌握了家里的财政大权,每个月只给朱志红三百,主要是烟钱。其他要什么开支,就得跟小孩一样,跟郭霞讨要,免不了被郭霞各种盘问。一个男人被约束到这个地步,朱志红也深感无奈。他自己在一个死工资的单位,职位上没什么实权,更也没什么油水。好在他已经适应了这种状况,因为自己不能请别人,所以也绝少去蹭别人的饭局,除非是好友邀约才出去吃饭。交际少了,人也变得清心寡欲,闲时就网上看看网络小说,特别喜欢看玄幻类,有时候上班也偷偷看,看得如痴如醉。郭霞还说,你别以为看网络小说不要钱,将来眼睛瞎了,后悔都来不及。

朱志红出去吃夜宵,郭霞看看十一点还没回来,也没在意,知道他吃完后喜欢在街上逛一逛,看看热闹什么的,大凡是免费的娱乐,他都乐此不疲,碰到好玩的事儿,还会回家说老半天。而因为他手上没钱,郭霞也就无所谓他干吗了。对郭霞而言,管住钱就管住了男人。

这样的一个男人,居然会遭到暗杀。

根据刺杀的刀伤,专案组的意见,这是一个连环杀人案,凶手为一人。或者,可不可以认为,两个被害者与凶手都有仇恨。

第一个反应就是,两个被害者有没有关联?根据对其亲友的查访,两个人应该是风牛马不相及,目前更查不到两者有一致的仇人。

朱志红为什么会死在花柳巷中?

根据特勤人员的线索,当时在凯宾斯基宾馆的小姐月蕊终于承认,朱志红那天是她接的嫖客。月蕊很快就被带到局里问讯。她接的嫖客有两种,一种是回头客,另一种是随机的。朱志红是随机的,当时在巷口碰见的,谈了谈价格,本来是四十元,朱志红说三十,月蕊看他人长得还清楚,就带上楼了。哪知道朱志红磨磨蹭蹭,干两下就停下来,问七问八,跟查户口似的。月蕊不胜其烦,态度也不好,想把他赶下床了事。朱志红就批评道:“服务态度这么差,我要投诉。”这句话让月蕊印象很深刻。

这句话确实像朱志红的口气。根据单位的反映,朱志红是个相当讲政治、讲原则的一个人,对于上级下来的文件,每次都会自己认真研读,读通了,读透了,再传达,非常仔细。他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不太高,对于文件精神总是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精力,单位里加夜班就数他最勤快,敬业精神有目共睹。对于传达精神,工作更是精细,大家觉得走走形式就可以的东西,他可不,非要一个个摸底检查,认为思想比行动更重要。搞思想工作、传达政策这种玩意儿,有点务虚,但朱志红就是能把它做实,态度差的,他就能扭转,让每个人打心底为人民服务,这一点让大家都心服口服。因此他把这种工作的较真劲儿带到嫖娼中,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这样一个德艺双馨的人,家庭美满的人,怎么可能去嫖娼?连见多识广的周幸福都比较诧异。越是矛盾之处,越有内容,这是常识,朱志红有什么难言之隐,乃至有没有凶手的线索?周幸福觉得可以深挖。

审讯室里,月蕊脸上的线条有点僵硬,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仔细看来,表情充满无知,乃至对生活的漠然,给人一种破罐子破摔的贱的感觉。要是表情能柔和一点,笑容能深情一些,打扮有一点品味,周组长就会觉得她其实是一个颇有韵味的少妇,绝不至于当一个最低档的站街小姐。

“渴了吧?”周幸福递了一瓶水过去。

月蕊确实口渴了,迟疑地看了一眼周组长,咕咚咕咚就往嘴里倒水。样子相当粗鲁,脖子上一动一动,就跟有喉结似的。

“有孩子了吧?”周幸福淡淡问道。

城北的站街小姐,有两种,一种是有点年纪的妇女,最高的年龄能到五十以上,坐在小旅馆前揽客,对于门前经过的男人,不分老少,都问一句:“要吗?”主要的客户群体为民工、老人。还有一类是年轻的小姐,并不直接站台,而是客人有需要时旅馆老板用电话联系,随叫随到,做完一单拍屁股走人。后者稍贵,在细分市场上与前者区别开来。月蕊属于前者,大多是生过孩子的妇女,吃这碗饭各有各的来路。

月蕊木然地点了点头,迷茫地看着一脸慈祥的周组长,不明白这个人突然跟她唠叨家常作甚。

“应该上小学了吧?”周幸福继续微笑地问道。

“二年级了,刚考完试,语文是一百,数学差了点,九十五,昨儿刚跟我通电话。”似乎匣子被打开,月蕊一时忘记了自己的处境,如数家珍地说道。当然,也许这些话她憋在心底好久了。

“孩子的爸呢?”周幸福问道。

这种女人,一般情况下有两种:一种是离婚了,自己养孩子;一种是婚姻仍在,但瞒着家人出来干这种事。

“死了。”月蕊坚决道。

周幸福看了看她的神情,道:“说的是气话吧?”

月蕊眨了眨眼睛,周幸福从桌子上抽了一张纸巾递上去。月蕊的眼睛瞬间红了,眼泪就显而易见地渗透出来——女人是有了纸巾自然就有眼泪的动物。眼泪如一款神奇的化妆品,月蕊整个人突然生动起来,从侧面看过去,居然有钟丽缇的味道。

“我刚刚怀孕,他就出去搞女人,还理直气壮。我气得想死,但是为了孩子,不能死,而且还不能生气,生气了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我就假装不生气,生了孩子以后,我刚刚能下床,就跟他打了一架,办了离婚手续。他还有脸皮,说离不离都一样,孩子还是我的孩子,老婆还是我的老婆。离婚后还不给抚养费,好,你到处吹嘘说老婆还是你老婆,我就让你戴绿帽子,每天都戴,一戴就几顶,让你嘚瑟。”月蕊怒气冲冲地控诉,语气鲁莽快速,这些话显然在她嘴里说了不止一次,“你们警察应该去抓这种坏男人,别老找我麻烦。”

周幸福显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否则她就会一把鼻涕一把泪没个完了,女人呢,要是恨一个男人,天塌下来都会怪罪男人的。他稍微转移话题道:“你干这个就因为报复男人?”

“为了孩子。”月蕊语气转弱,泣道,“我没文化,也干不了别的。”

“哎,就是去饭店刷刷碗也可以吧。”周幸福一副官腔道。

话一出口,周幸福就有点惭愧。一方面自己代表的是警方,一个社会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自己需要了解和剖析人性,了解人的欲望,才是破案的关键。而这两方面往往背道而驰。躺床上张开腿就能赚钱,和在饭店刷碗赚辛苦钱,大多数人都会在嘴巴上同意后者,行动上同意前者——懒惰是人的天性。这么一分析,自己的话就很可笑了。

“刷过了,不好挣。”月蕊认真道,“要不你去刷刷就知道了。”

周幸福心里微微一震:自己这辈子还没刷过一块碗,却奉劝他人过刷碗人生,真是无耻,比卖淫无耻多了。

“我们聊聊朱志红吧,就是那个死者,可怜的人。”周幸福道,“你见过他几次?”

“就一次。”月蕊迟疑道,“但也不一定,我总不能记住每个客人。”

“跟你见面第一句话说什么?”

“他进了房间,先不说话,看看我的脸,摸摸我腰上的肉,嘴里啧啧的,不知道什么意思,应该是嫌弃我。我说老板怎么啦?他说不值呀,不值三十呀。我就火了,不夸张地说,我是这一片长得最好的,人都劝我不要在这里做,打扮打扮去发廊里,还有什么夜总会,价格好几倍呢,我想我这人没什么文化,上不了台面,哪里做不是做,就将就了,没有客人对我不满意的,他倒是嫌七嫌八的……”

“说正题,你火了,然后怎么着?”

“然后我说你不满意就算了,别摸我。他就批评我,然后就跟你一样,问我哪里人呀,家里几口人呀,为什么要来做小姐呀,也说怎么不去刷碗呀……”

老周有点害臊,直接问道:“有没有什么异常的表现?”

“所有的表现都很异常。”

“我是说跟被杀有关的线索。”

“这我可不知道,这种人怎么会被杀呢?他杀别人才对。”

“你们这期间,有没有与外人联系过?”

“对了,我想起来,他在我身上的时候,接过一个手机,对,接过一个手机,打着官腔。”月蕊道。

“记得他说什么吗?”

“我根本不听他说什么,就想快点完事,他实在折腾太长时间了。”

“你想想,他用什么口气说话?”

“……想起来一点,他好像也挺不耐烦的,最后还说一句,老大,你别逼我呀。”

一个瘦得跟鹭鸶一样的女人闯了进来,她一眼就瞅见了月蕊,并迅速扑过去,似乎想要把她一口吃下去。老周的身子像个陀螺,迅速启动,在最后一瞬间控制了这只鹭鸶。这个瘦女人是朱志红的妻子郭霞。因为朱志红的被杀,她已经悲伤过度而无力了,这一扑也许是她身上最后的一股劲儿,然后她就倒在老周的手上,虽然两只眼睛瞪着,像要弹出来似的,但是身体已经瘫了。

郭霞把手抬起来,指着月蕊道:“婊子,你还污蔑他,我杀了你,死的应该是你……”

老周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关于调查月蕊的事,由于会对死者以及单位造成不良影响,已经下令封锁消息,特别是对家属。但是在这个小城里,真的是没有不透风的墙,眨眼间工夫,最不该知道的人就知道了。这也难怪,有时候在破案中,小道消息也是很管用的。

月蕊在公安面前低眉顺眼,郭霞这一闯进来,似乎触动了她自信的机关,她跳着走到桌子对面,突然间换个人似的,也高着嗓门喊:“自己管不住老公,还好意思来丢脸,你凭什么小看我们,我们也是人的!”

这话把郭霞彻底击溃了。她想起身做最后一搏,但身体的某个弹簧松了,靠在老周手上弹不起来,手上还有一些余力,操起桌上一个茶杯,朝月蕊扔过去。杯子滑行一下,倒在桌子上,黄色的茶水流了一桌。办公室变成菜市场了。

老周下令把月蕊送出去。月蕊因为卖淫罪被拘留。

郭霞在喝了一杯红糖水后身体复苏了。她歇斯底里道:“周局长,你们要给老朱正名呀。”

老周点了点头。以他的经验,他知道不能进入这种莫须有的话题。他盯着郭霞的眼睛,问道:“朱志红平时称呼谁老大?”

“江四鸣。”

连续两起杀人案,引起的恐慌不亚于地震。机关单位里的谈资是关于杀人的,拌面店里的食客也交头议论。市里召开专项会,本着命案必破的原则,既给予一切警力的配合,也要求局里下军令状。老周熬了两天两夜,都在开讨论会。由于凶手目标单纯,就是把人杀死,有备而来,下手狠,速度快,案发现场隐蔽,没有留下任何证据,这无形中增加了难度。更令老周担心的是一种预感:朱志红绝对不会是杀手的最后一个目标。

凶手为何杀人?

大量走访人员,走访两个受害者的亲戚邻居朋友,这些信息的组合,还是让杀人动机一头雾水。

案情研讨后的办公室里,喝剩半瓶的矿泉水,味儿特重的半缸烟蒂,丢在桌子上的烟壳,分析案情的图纸和笔,乱糟糟的一团,可以看得出连续作战的痕迹。由于开着空调,窗门紧闭,空气一团糟。老周把门打开,总算呼吸到一口没有味儿的空气,突然间灵感闪现。

“安全,你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老周注意到案情讨论中并不怎么插嘴的李安全,这个小伙子到了警队后,性格有点闷,不太合群,也不太爱说话,但是老周觉得他思想有点深度,考虑问题的角度也颇有个性。

“我在想,不管什么动机,凶手对两名受害者看来是有备而来的谋杀。对于孙兴旺,凶手肯定是熟人,毫不费力地入室,趁其不备而刺中要害部位。对于朱志红,我想凶手是跟踪、守候,在隐蔽的时间和地点动手,必然是长期熟悉朱志红的生活习惯,因此,还是从受害者的熟人入手。”李安全分析道。

周幸福点了点头,这一点他考虑过。可是在走访的他们俩的熟人中,居然没有一个有交叉的。如果能找到两起谋杀案的交叉动因,那就意味着可以缩小范围。

“我倒担心的是,以凶手的不明动机,恐怕朱志红不会是他最后一个目标。”李安全说出自己的忧虑,这一点与周幸福的不谋而合。

周幸福点了点头。两起连环杀人案就够震惊了,要是再发生一起,想想就不寒而栗。

“你跟我去走访一下江四鸣。”周幸福道。

李安全看问题,有出其不意的角度,他觉得作为自己的助手,或许能想成互补,至少会有所启发。刑侦这种行业,貌似在破案,其实是在看人,把人的本性看清楚,案件就能瓜熟蒂落。从这一点来说,对涉案人员的洞察非常重要,透过表象的洞察力,相当重要。

正是将近五点的时间,快下班的点,小城里有些人会提早下班,去幼儿园接孩子,或者到菜市场买一把菜,路上的摩托车和行人多了起来。周幸福道:“要不我们去吃点东西,这点儿不上不下,去人家里可能稍早了一些。”

“为什么不去他单位?”李安全这句话一出口,其实就知道答案了,自语道,“嗯,对,去家里,信息量更大。”

小城市的好处就是,去哪里都很近,想吃什么都方便。公安局左边的巷子里,有一家牛肉粉,白天是不让摆摊的,专门摆夜市,牛骨汤烧得香,牛肉片有嚼劲,摆了几年,居然摆出名气。有了名气但没有名字,人家只能叫“公安局旁边的牛肉粉”。两个人一转角,看见牛肉粉摊居然开张了,篷布挂在上头,边上支起三张桌子,滚烫的牛肉汤香气四溢,看来最近城管抓得不是很严。

两个人坐了下来,把公文包放在桌子上,点了两碗牛肉粉,周幸福抓住一把蒲扇使劲儿扇,一方面是热,一方面是赶苍蝇。有几只苍蝇长年累月待在巷子里,打死了还来。

“你人这么年轻,名字倒是有点老气呀。”周幸福问道。

李安全刚来不久,周幸福倒是可以趁这个机会多了解。周幸福觉得李安全跟自己名字讨巧而老气,自己是六十年代生人,他这八十年代生人可不该呀。

“我这名字呢,根据我爸说,大概有两个意思,一是我妈生我的时候难产,不出来,最后侧切才出来,要不是现代的技术,估计两条命都没了,我爸一看,活了,一颗心放下来,说啥也不比安全重要,就叫安全吧;另外呢,安是我李家的辈分,不叫安全也是叫安猫安狗的。”

“哈,这么看来倒是合适不过。”周幸福笑了。他觉得安全这个家伙貌似闷葫芦,其实蛮幽默的。

“你对凶手杀人的动机有何看法?”周幸福问道。

“有一部小说叫《香水》,杀害每个女人的动因,是女人身上的体香吸引了凶手,这种原因很难找到共性,所以我认为,两个受害人与凶手的纠葛,未必有很明显的关联。”

李安全的分析合情合理,那么这两个案子虽然是连环案,但在侦破方向上,只能暂时各个击破。

牛肉粉端上来了,李安全对瘦子老板叫道:“你把风扇转过来一点。”有一架立式风扇是对准操作台的,老板转了一下,终于可以让老周放下蒲扇腾出手来吃东西了。

“对孙兴旺案件的走访,我觉得有两个线索有点意思。一是孙兴旺的对门,住着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在市场卖海鲜,女的在家带孩子。他们是跟孙兴旺离得最近的租户,不过前半个月才搬进来。女的说其实孙兴旺人不错,看见孩子都会逗弄,好像特别喜欢孩子。他们最后一次见孙兴旺,也就是被杀的前一天,孙兴旺心情挺好,哼着小曲儿,在门口碰到孩子,还说这孩子真可怜,都没什么玩具玩儿,明儿给她买个车什么的,对门女的拒绝一句,他还说你别当我是玩笑,过两天我真买,这孩子真像我孩子,黑。女的觉得他说话有点不清楚,就走开了。还有一个线索就是他死前的四天,打电话向原来的生意伙伴李玉文借钱,李玉文拒绝了,还跟他说年纪大了,得想想自己老了怎么办。他回答说,好,你不帮我,行,我自己也有办法。你觉得孙兴旺这两点表现跟凶杀有关系吗?”

“假设有关的话,第一,说明孙兴旺自己去找筹钱的路子了,第二,说明他筹钱的路子有眉目了。再进一步大胆假设,凶手是他熟悉的,借着筹钱的名义进入他家,然后开始杀人。”李安全的脑子确实转得快。

周幸福被他思路触发,大为兴奋,道:“这样看来,也就是说凶手本意是不愿意给他钱的,但是没有办法,名为给钱,实为灭口,那么说明凶手有把柄在他手里?”

“是呀,如果这样看来,凶手必然跟他之前有过联络,那么他的手机里应该留下联系号码。”李安全进一步推算道。

“照理来说是这样的,但问题是,跟他手机有通话联系的人非常有限,也都有不在现场证据,所以,假设只能是假设。”周幸福摇头道。

“其实不然,想杀他的人可以自己不用动手,雇佣他人,所以不在现场并不能排除嫌疑,特别是有钱的人,比如李玉文。”李安全分析道。

周幸福点了点头,道:“那是,李玉文一直没有被我排除出去,这人的口碑是很好,豪爽大方,下一步要调查他有没有什么把柄落在孙兴旺手上。”

两个人聊了片刻,把牛肉粉呼啦啦地吃完,打了一辆车,五分钟就到达宁川小区。这个小区是单位的集资房,只有一栋楼两个门,剩下是草坪和停车位,特别好找。两个人摁了402门铃,但没人回应。

“没有下班?”李安全问道。

“估计是。”

“要不要打他手机?”

“没有必要。”

周幸福需要的就是突击,对方的瞬间反应。李安全当然知道这个意思。李安全环顾楼梯,可以判断这座楼房应该建了七八年,楼板和墙面比普通的楼要厚实,因为上楼颤抖的程度不一样。这种集资房,由于施工期间住家自己会监督,没有偷工减料的可能,甚至有些标准定得高,质量是没有问题的。

清脆的鞋跟声响起,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走上来,她穿了一件黑色的T恤,披肩长发,而且头发黑且密,使得一张瘦脸掩映其中,愈加白皙,甚至有点苍白。她肩上背着一个黑色的挎包,手里拎着一个塑料袋的排骨,显然是下班后从市场上捎带的。

“你们是?”她见两人站在自己门前,震惊而困惑。

“我们是公安局的,想跟江四鸣同志了解一些情况。”

周幸福说完,掏出证件。她的手抖了一下,一袋排骨竟然掉在地上。她慌忙捡起,道:“江四鸣还没下班,你们可以去单位找他。”

猜你喜欢
兴旺凶手
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与路径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处死“凶手”
推动产业兴旺 撬动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谁是凶手
真正的凶手
谁是凶手
Influence of shear sensitivities of steel projectiles on their ballistic performa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