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嘲笑雷理京(创作谈)

2016-09-20 11:59光盘
福建文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活人火化坟墓

光盘

写作《归途》,无意反对火化政策,也不是批判入土为安的旧思想。世界人口年年膨胀土地年年减少,死人不可以跟活人争地盘,死人有死人的生存世界,那个世界我们活人管不着,活人有必要管好活人的生存空间。火化就是尽可能地少让死人占活人的地。这是不争的道理。在城市,在一些平原发达地区,这已经没什么可说的了。而在偏远些的一些山区,人们还不习惯火化,入土为安是他们根深蒂固的思想。能不能说他们愚昧呢?我觉得不能。这是一种民俗,是一种文化,文化的东西,无所谓对错。当他们以各种方式对抗火化时,我报以同情和理解。但是,我坚决反对他们违反国家政策。这就很矛盾,解决不了的矛盾就使人头疼难受。

许多地方火化政策倒是顺利实行了,逝者家属却让其霸占很宽的土地。前不久我去到一个山区采访,见到一座山上有十几座雄伟的坟墓,远看,气势磅礴,极像古代帝王将相家属墓葬群。每一座坟墓占地三十多平方米。据当地村民说,这几座坟墓是城里人的,他们花大价钱买了宽大的墓地。这山原本是植被很好的荒山,村民不种树种水果,卖作坟地挣大钱。卖地风气在那一带较盛,地价年年看涨。当地村民还帮管理,收取管理费。“坟墓经济”因而较为发达。在别的山头,当地故去的人所占坟地面积与实行火化政策前无异,有钱人占的地盘更宽。宽出的部分是因为圈地,四周种松柏树,建台阶,砌围墙,雕刻狮子,树高大墓碑等。清明前后,有的村倾巢出动大搞坟墓经济。

火化之后的监管不到位,只管火化有什么用呢?

我写作《归途》倒不是忧思“火化后”,而是探讨人在突然而来的困境面前如何作自我的选择和保护。

对于害怕火化的山区老人,火化令他们恐惧和绝望。他们无力抗争即将到来的政策,内心充满痛苦。胆子大点的,选择在火化政策到来之前自杀。大多数老人,珍惜生命,正因为珍惜生命又无法排解内心的焦虑与疼痛,他们才更加痛苦。有人用结束生命来结束痛苦,有人则只能用珍惜生命来承受痛苦。无论选择活着还是死亡,都是他们在困境来到之时的自觉行动,也是一种本能的反应。即使是选择自杀,也并不能定性为荒唐,只是令人惋惜。

在该小说的下部,以雷理京为首的平地山区老人通过选择婚姻来摆脱困境,做出一系列荒唐可笑之举。能不能说他们这是对命运的抗争呢?我觉得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区,他们的文化背景文化修养只能是山区的,别用别处的思维习惯去指责他们嘲笑他们。如果一定要改变别人的文化,那么文化的改变、融合需要时间,需要耐心等待。

最终,一心想摆脱困境的雷理京并没有摆脱。这不可以归结于他人生的悲剧。人的一生充满变数,因为生活充满变数,人要生存要过得踏实,就得做出选择和行动。

请你给雷理京们更多的同情和理解。

猜你喜欢
活人火化坟墓
画与理
印度新冠病亡者激增 民众露天火化遗体景象凄惨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六 “立站活人心” “吕祖养精法”导引法
日本流行共享坟墓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
画像背后藏着活人
好运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