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对比研究

2016-09-23 08:06
关键词:英汉口头先行

戴 菁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对比研究

戴菁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从可及性理论出发,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分析来自英汉口头话语中的244个零回指,结果表明:英汉零回指大多出现在同句内且出现在主语和主题位置的居多;它们多数发生在无干扰性名词短语和有单一干扰性名词短语的语境中;英语零回指的使用频率和复杂度低于汉语。

零回指;口头话语;分布特点

零回指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再次提到某个指称实体时,采用零形式进行指代,表面上没有具体的语言符号或语音形式的指称对象[1]。近几十年来零回指虽然一直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对英汉零回指的对比研究大多限于叙事语篇,而对口头话语的对比研究则寥寥无几。因此本文拟用可及性理论系统全面地分析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现象并发现其不同之处。研究语料来源于2015年3月15日上午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答中外记者问及相应的译员译文。本研究共统计出244个零回指,其中有186个汉语零回指和58个英语零回指,同时对语料做了详尽的分析,从而发掘出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使用的相同及不同之处。

一、零回指与可及性理论

Halliday & Hasan[2]把零回指视为一种省略现象,把语篇中的省略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和小句性省略。零回指与省略有共性也有个性,共同之处在于都可以指代某个相同的对象,不同之处是零回指指代内容的找回,必须依赖语言语境,具体来说就是该空形式的上文;而省略范围较广,语境中所有因素提供的已知信息可以在话语形式中不说出来以空位显示的,都是省略。因此本文研究的是英汉口头话语中的名词性省略,且回指内容可在语言语境中找到,统计数据时排除非语言语境中的零回指。另外本文的零回指用符号Φ标注,下标i和j分别表示零回指的回指对象。

Ariel[3-4]的可及性理论是以Sperber & Wilson[5]的关联理论为基础,认为他们提出了可及度制约话语理解、影响最佳关联评估等重要问题,但没对可及性概念做详细定义。于是她做了深一步研究,把篇章中使用的指称词语视为可及性标示语,并认为篇章中回指语的选择是由先行语(回指对象)的可及性决定的,先行语的可及性越高,越有可能编码为高可及性标示语。Ariel[6]认为影响先行语可及性的因素有四个:一是距离(Distance),指先行成分与前指成分之间的线性距离;二是竞争(Competition),指(两个或更多的)先行成分在解码者心理上的可及性程度大小;三是凸显(Saliency),主要指先行成分是否是当前谈论的主要话题;四是一致性(Unity),指前指成分与其先行成分是否属于同一心理框架、观点、部分或段落。

基于可及性理论的四个因素,本文拟从语篇距离、句法位置和干扰性NP三个角度对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分布特点进行考察,从而发掘在不同语篇中零回指可及性的高低。研究假设:如果零回指与其先行语的语篇距离较近,说明可及性高,反之亦然。如果零回指先行语在句中做主语或主题,说明具有很强的显著性,可及性很高;而做其他成分时,零回指的可及度就相对较低。最后如果零回指与其先行语之间干扰性NP多,这既说明间隔距离长以及两者所处语言单位之间的一致性可能较低,又说明这些干扰性NP被当作先行语的可能性较大,这样零回指的可及性就较低,反之亦然。

二、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分布特点

1.语篇距离

语篇距离是根据零回指先行语与回指语在篇章中的分布距离,分为同句内、前一句、同段内和跨段四种。为了便于分析和行文,我们将习惯上用于表示句子结束的句末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和分号,作为划分句子的标准。本文调查了研究语料的英汉口头话语中不同话语距离的零回指分布情况,分析如下:

(1)Premier: You i talked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large numbers of Chinese buying homes overseas and Φisaid that they have…

(2)中央人民广播之声记者:…2014年中国i的反腐行动已经使多只“大老虎”落网了,那么您认为如何从制度建设这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反腐?…究竟怎么样? Φi才能解决官员的不作为问题?

(3)李克强:…今年我们i要继续在这方面做更多的事。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实 行“三证合一”,让服务业领域的一些企业注册登记别再那么费劲了。 Φi要清障 Φi还要搭台…

(4)李克强:中国党和政府i一贯坚持反腐倡廉的方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所以 Φi推进制度反腐和标本兼治是一致的。

例(1)中的零回指与“You”同指,属于同句内互指。例(2)中的零回指与前一句中的“中国”同指。例(3)中零回指与第一句中的“我们”同指,虽然不是在前后句中,但却是在同段内。最后,例(4)中零回指与前一段中“中国党和政府”不在同段中,属于跨段零回指。

根据这四个语篇距离变量,本研究统计了英汉口头话语中共244个零回指的分布,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语篇距离环境中的零回指结构分布

前文表1显示,英汉语料中大多数零形式出现在同句内的语篇环境中,所占比例分别高达93.1%和67.2%。英语口头话语中6.9%的先行语在前一句中,汉语也为9.7%。英语语料中的零回指先行语没有出现在同段和跨段中,而汉语中则有23.1%(=7.5%+15.6%)。根据可及性理论,语篇距离越短,相关的实体可及性越高,英汉口头话语中的零回指先行语大都在同句内,可及性较高。

同时要指出的是虽然英语语料中零回指和先行语都出现在同句内和前一句,同段和跨段则没有。英语零回指可及性看起来比汉语高,但仔细分析语料可以发现,译者是通过把总理说的长句子拆分成几个短句子来翻译的,并且使用各种语法手段使得语篇衔接和连贯。

2.句法位置

Keenan & Comrie[7]提出了句法可及性等级体系。这一体系认为,在由名词短语充当的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和旁语等句子成分中,主语比直接宾语具有较高的可及性,而直接宾语又比间接宾语具有较高的可及性,依次类推,构成一个主语>直接宾语>间接宾语>旁语,从左到右依次递减的线性可及度等级体系。本文语料调查发现,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先行语占据的句法位置有主语、主题、宾语、旁语四种,但它们在各句位的出现率差异很大。例如:

(5)李克强:我i网购过,最近Φi还买过几本书,书名我就不便说了…

(6)Premier: In particular, we want to ensure that young people, especially children from poor families i , Φiwill have equal access to opportunities for upward mobility.

(7)李克强:我前天看到有个别媒体报道i,Φi说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雾霾等环境污染治理的表述放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8)李克强:…就我i个人的经历来说,Φi用闲暇时间来阅读是一种享受…

例(5)中的零回指和其先行语都在主语位置,同时指代“我”;例(6)中的零回指指代同句中位于主题位置上的“children from poor families”;例(7)中的零回指指代前句中位于宾语位置的“个别媒体报道”;例(8)中的先行语为“我”,按照Keenan & Comrie的归类,本文把它归为旁语,此句中的零回指指代“我”。

对英汉口头话语中共244个零回指按照其占句法位置所统计的结果见表2。

表2 不同句法位置上的零回指先行语的分布

表2显示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先行语出现在主语位置和主题位置上的较多,出现在宾语和旁语位置上的较少。本研究把零回指先行语为主语和主题的归为一类,英语中有84.4%(= 72.4% + 12%)和汉语中69.3%(= 47.8%+21.5%),比较发现它们的分布很广;先行语为宾语的较罕见(10.3%和21%);先行语为旁语的则非常罕见(5.3%和9.7%)。因此本研究提出适用于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先行语的句法可及性等级体系:主语/主题>宾语>旁语。

零回指先行语为主语或主题,这一压倒性高出现率符合既有的研究观点;实体可及性与其句位等级相关,句位等级越高,其编码为主语或主题的可能性越大[8]。另外,绝大多数零回指先行语占据主语位置的现象还跟Ariel[6]提出的显著性因素有关。在英汉口头话语中,新近提及的事物或新信息相较于已经提及过的事物或是旧信息总是使读者感觉更显著、更易引起读者的注意。认知研究发现句子的主语和主题是较容易在大脑系统中唤出的,所以经常编码为最显著实体,也是具有较高的可及性。

3.零回指与干扰性NP

竞争度是影响给定先行语可及性的另一因素,具体表现为在回指语出现前,话语中可竞争做先行语的NP数量。如果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干扰性名词数量少,则可能表明竞争度高,它们之间语篇距离短,一致性也较高。据语料分析,就干扰性NP数量而言,本文分为3种:无干扰性NP、单一干扰性NP、多个干扰性NP。举例如下:

(9)李克强:…量i 是增的,Φi没有跌…

(10)China Daily: Some ha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China i has become the number one economy in the world and Φiis posing a challenge to the leadership status of the United States.

(11)李克强:我们i 有责任也有能力坚决维护中缅边境的安全稳定,Φi坚决保护我国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例(9)中的零回指与“量”同指,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干扰性NP。例(10)中零回指与先行语“China”同指,两者之间虽隔着单一干扰性NP“the number one economy”,但是根据下文的语用和语义知识,可知先行语是“China”,因此“the number one economy”并不具有较大的竞争性。例(11)零回指与先行语“我们”之间即使有多个干扰性NP,分别是“责任”、“能力”、“中缅边境”和“安全稳定”,同时它们都在同句中,一致性较强,但是结合语义知识,可以确定零回指先行语。

本文也对244个零回指的分布做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干扰性NP数量语境下的零回指分布

由表3可知,英汉口头话语中多数零回指出现在无干扰性NP的语境和有单一干扰性NP的语境中,即多数句内零回指的先行语是语篇中最新出现的且与零回指之间无干扰性NP或有单一干扰性NP的实体;而出现在多个干扰性NP环境下的零回指结构则非常少。

干扰性NP出现较少的语境是零回指出现的优势语境,这使得读者对篇章内容的理解更省力。Kate Scott[9]从关联理论出发研究了语篇中零主语现象,认为回指语与先行语之间干扰性NP越少,读者就会花费较小的认知努力,抓住语篇的新信息。本研究发现,英汉口头话语中干扰性NP出现较少的环境是零形式出现的优势语境,并且这更容易让读者抓住文章的重点,清晰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对比

1. 使用频率

毛颢[10]72认为在汉语中高可及性标示语主要由零回指来充当,英语中由代词充当。因此零回指在英语中的可及性没有在汉语中高,也就是说汉语中零回指的使用频率要大大高于英语。本文通过对语料中数据的统计,也验证了这一说法,同样的话语内容,汉语中零回指的使用量是英语的三倍多。并且汉语中用零回指的地方,相应的英语译本中使用了代词回指。如:

(12)李克强:但是你说有大量的中国人i到海外购房,而且Φi成了某些热点城市的最大购买者…

(13)Premier: You talked about the phenomenon of larger numbers of Chinese buying homes overseas and said that they have become the largest home buyers in a number of key international metropolises.

例(13)中汉语零回指译成了英语的代词形式“they”,语料中诸如此类的情况不胜枚举。

零回指的使用是汉语的一大显著特点,这和汉语注重“意合”,强调的是意义而不是结构有关,而英语注重“形合”,严格地受到句法规则的控制,并且英语句子大多要求有明确地主谓语,保证句子的完整和严密[10]73-74。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这样一种正式的场合,译员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因此英语中零回指的使用频率要大大低于汉语。

2.复杂度

本文主要从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异指现象来讨论,零回指复杂度举例如下:

(14)李克强:同时,我们也愿意看到中国的企业i“走出去”,中国的公民j到国外去创业,当然,Φi+j既要遵守中国有关法律的规定,Φi+j也要遵守当地的法律。

在例(14)中,零回指的先行语既不是主语“中国的企业”也不是“中国的公民”,而是“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公民”,所以零回指与句中具有显著性的两个主语是部分同指,不是完全同指,所以本文称此种现象为异指现象。而在英语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异指现象几乎不存在,如与例(14)相应的英语译文为:

(15)Premier:…In doing so, these Chinese companies and Chinese nationals need to abide by China' s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汉语中零回指先行语应为“中国的企业和中国的公民”,但是在话语中却没有明确给出,相应的英语译文中用了名词回指“these Chinese companies and Chinese nationals”清楚地表现出其完整的主语。这和汉语注重“意合”,英语注重“形合”有着莫大的关系,英语译文中为了使听者清楚地理解主语指代,完整地给出了名词短语。而汉语较灵活,即使使用了零形式,但是听者通过语用和语义知识的推断,也能清楚地认识到其指称。因此本研究发现汉语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的复杂度要高于英语,同时尽管两种回指形式不同,但都不影响来自各自国家的听者对总理话语的理解。

四、结 论

本文结合可及性理论,对英汉口头话语中零回指现象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首先,英汉零回指大多出现在同句内;其次,英汉零回指出现在主语或主题位置的居多;再次,英汉零回指多数发生在无干扰性名词短语和有单一干扰性名词短语的语境中;最后,英语零回指的使用频率和复杂度低于汉语。同时本文语料仅选择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及相应的译员译文中共244个零回指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将来的研究中会增加对不同类型的语料进行研究并发现规律。

[1]蒋平. 零形回指现象考察[J].汉语学习, 2004,(3): 23-28.

[2]Halliday M A K,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M]. London: Longman, 1976:63-68.

[3]Ariel M. Referring and Accessibility[J].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88,(24): 65-87.

[4]Ariel M. Interpreting Anaphoric Expressions: A Cognitive versus A Pragmatic Approach[J].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94,(30): 3-42.

[5]Sperber D., Wilson D.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 [M]. Oxford: Blackwell, 1986:23-24.

[6]Ariel M. Accessing NP Antecedent[M]. London: Croom Helm, 1990:9-28.

[7]Keenan E L, Comrie B. Noun Phrase Accessibility and Universal Grammar[J].Linguistic Inquiry, 1977,(8): 63-69.

[8]朱勘宇. 汉语零形回指的句法驱动力[J].汉语学习, 2002,(4): 73-80.

[9]Kate S. Pragmatically Motivated Null Subjects in English: A Relevance Theory Perspective[J].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3,(53): 68-83.

[10]毛颢. 汉英叙事语篇回指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13.

(责任编辑谢媛媛)

A Comparative Study of Zero Anaphora in English and Chinese Oral Discourse

DAI J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This study is intended to interpret 244 zero anaphora(ZA) pattern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oral discours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according to Accessibility Theory. The findings obtained suggest that: Firstly, ZA of English and Chinese oral discourse more frequently occur in the same sentence, which mostly come in the subject or thematic position; Then they largely occur in non-intervening-NP context and one-intervening-NP context; Besides, the using-frequency and complexity of ZA in English is lower than those in Chinese.

zero anaphora(ZA); oral discourse; distributional feature

2015-08-13

戴菁(1991-),女,安徽滁州人,硕士生。

H314

A

1008-3634(2016)02-0108-05

猜你喜欢
英汉口头先行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健康养生“手”先行
如何写口头通知
口头传统所叙述的土尔扈特迁徙史
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黔货出山 遵义先行
口头传统新传承人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
——新一代江格尔奇为例
英汉量词分类及语法与表意功能的对比
浅谈音乐风格对英汉歌曲翻译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