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角色模型的高校科研转移系统研究

2016-09-23 08:03韦艳丽赵腾亚杨亚荣
关键词:用户功能信息

韦艳丽, 赵腾亚, 杨亚荣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601)



基于用户角色模型的高校科研转移系统研究

韦艳丽,赵腾亚,杨亚荣

(合肥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合肥230601)

为加速科学技术转移,众多高校均已启动了科研转移系统建设,但实际转化效果并不理想。文章基于用户角色模型理论,以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系统为例,对原有系统设计流程进行优化,在呈现形式与开发流程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用户研究;用户角色模型;科研转移系统;系统构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研究形成的成果要从知识形态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经过一个复杂的技术转移过程。我国高校虽然每年有6 000-8 000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可实现科技转移和成果产业化的还不足10%[1]。我们认为,设计者未能正确理解用户需求,且在科研转移系统开发中缺少对用户需求的正确反馈是影响科研转化率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引入用户角色模型,将有助于加强高校科研人员、企业需方人员、高校管理人员三者之间的联系。

用户角色是“以用户为中心” 的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关于用户角色理论的应用多用于软件工程领域,其中蔡联[2]从系统需求、系统功能设计角度对技术转移系统进行构架,系统实用性强、扩展性高;张英[3]结合系统角色层次图、系统用例模型图,提出了技术转移平台用户模型分类构建。高校科研成果转移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成功构建,可弥补目前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使高校人才资源、科技成果和企业科技需求三者的交互过程变得更加可行而有效,对高校资源的利用和产业化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一、用户角色模型概述

用户角色模型方法是由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pper先生[4]提出。Alan Copper所定义的用户模型是“精确描述用户和用户想要完成的事”[5]。其典型特征是:人物角色是真实用户的假象模型,人物角色由用户的目标进行定义,同一角色所代表的用户往往具有共同的特征、相似的行为模式。该方法最重要之处是可以把人物角色当作真的人来看待,从而可以更好地站在用户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它们以具体人物的方式来表达用户的目标和需求。同时,在系统设计中,用户角色模型能够清晰地揭示用户的目标,帮助设计师把握关键需求、关键任务、关键流程,明确产品必须具有的功能,忽视系统的无用功能。将用户角色模型概念引入到系统设计中,通过塑造一个或多个虚构的人物作为目标使用者[6],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系统的开发设计。

二、用户角色模型的系统构建程序

在不同企业中,系统设计的程序也不尽相同,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即:需求分析、系统策划、交互设计、视觉设计、系统开发。在设计实践中,将用户角色模型法引进系统设计,则其一般程序可以概括为:用户研究、用户角色模型构建、设定场景功能设计、交互系统设计、系统开发。改进后的系统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用户角色模型的系统设计流程

1.用户研究

用户研究是“以用户为中心”设计流程中的第一步。用户研究的首要目的是指导并定义系统设计中的目标用户群、细化系统概念,并通过对用户的任务操作特性、知觉特征、认知心理特征的研究,使用户的实际需求成为系统设计的导向,使系统变得更加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并达到用户的预期目标。通过前期用户调查、情景实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进行用户研究。

2.用户角色模型构建

用户角色模型创建的前提是对用户信息的数据和分析。用户角色首先要根据用户目标进行定义,即用户需要的内容和功能。完全不同的目标意味着完全不同的用户角色。创建用户角色模型的方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 用户信息获取用户特征因素是角色描述的内容来源,通常包括人物的目标、行为方式、场景环境、心理与价值取向等。此阶段可通过用户研究的过程获得相关数据[7]。高校科技成果转移系统中用户分为高校科研人员、企业需方人员和高校管理人员三类。

(2) 用户群细分模型通过用户信息获取,记录和整理了大量的用户数据,这些资料都是相对孤立、分散的,也没有一定的优先级指向。所以,需要先进行用户群细分。可以通过贴纸和交互白板梳理用户信息,发现不同用户对系统的需求和期望存在的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作为评判用户群细分的标准。将这些差异提取出来,通过用户行为变量表和细分模型象限图,以整理用户对系统的相同期望和需求,从而建立用户细分模型。

(3) 建立用户角色模型用户群细分后,下一步就要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描述用户角色,并且需要添加更多基本特征使得用户角色更加充盈、饱满。其基本特征和需求要与该角色匹配,同时为了增加角色的生动性可以酌情添加或虚构不影响角色特征的细节和情境[8]。创建基本用户角色模型可以从姓名、照片、简介、信息、行为、态度、经验、目标和最终目标等方面展开描述,从而形成鲜活饱满的用户角色。创建基本用户角色模型应包含的信息如表1所示。

表1 用户角色模型内容

3.场景与功能设计

在创建完成用户角色模型的基础上,之后进行场景功能设计,其主要包括用户场景和功能设计。在进行场景设计时,要判断哪些是强场景,哪些是弱场景,并进行有条件的取舍。同样,功能设计也需要取舍,针对每一个功能,可以从深度、广度、频度这三个维度来评价功能的强弱。满分为5分,最低分为1分,将三者进行相加得出总分。如果分数越高,设计时需要优先考虑此功能,比如在最明显的位置给予最强的展现;反之,如果分数越低,则功能越弱,可考虑将功能隐藏、合并或置于非核心视图区域。场景功能评级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场景功能评级模型

4.交互系统设计

在明确不同用户各自功能的基础上,交互设计更多的是关注系统信息架构、页面流程和逻辑是否得当。主要工作流程为系统信息架构、页面流程、线框图设计、检查纠错等步骤。

(1) 系统信息架构系统的信息架构就如同网站地图,可以让用户轻松的在系统中穿行,并且随时能去到他们想去的地方。根据不同角色的功能路径,分别绘制页面信息架构。系统架构将系统的功能和内容按照逻辑和优先级顺序编入其信息架构模型,同时要注意常用功能和非常用功能、必备功能和非必备功能之间的平衡。

(2) 交互原型设计页面框架的表现形式为交互原型,一张原型图描绘了一个页面上的所有内容,并指出哪些内容是最重要的,也为界面的视觉创意做铺垫。并不是将系统的每一个页面都绘制成一张线框图才称得上是完整的原型图,只需要将重要的页面或流程绘制出来。站在用户角色的立场,对应用户习惯和需求,修改线框图草稿后,利用电脑绘制成线框图原型[8]。

(3) 交互界面设计已经完成用户研究、信息架构和页面线框图,接下来就是要进行系统界面设计的研究。在视觉创意阶段仍要明确“以用户为中心”的目标,站在用户角色的立场,分析用户需求,确定用户需要的,符合大众审美的视觉风格。其中包括页面视觉设计、Logo设计、图标等细节设计。最后进行标注后交付开发人员。

(4) 系统程序开发此步骤是在前期设计任务基本完成后,逐步根据需求与设计稿进行程序开发、后端编码等任务。当用户角色作为用户模型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中时,开发团队会对设计的目标有更多的同理心,更能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由此可见,用户角色模型法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用户研究、用户角色模型构建、设定场景功能设计阶段,进而会影响交互界面设计以及后续的产品开发,最终影响最终的设计结果。

三、设计案例

以下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技术成果转移系统为例,在系统构建过程中,运用基于用户角色模型的方法,分析系统的用户需求、确定功能、设计交互界面及系统程序的开发,从而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

(1) 用户角色模型分析主要采用用户访谈与用户调查问卷的形式,对被测用户进行研究,并对数据进行分析。技术成果转移系统是成果与需求之间的转换,主要参与用户为高校科研人员、企业需方用户、高校管理人员。高校技术转移系统能否在高校科技成果和企业科技需求交互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纽带作用,则变得尤为重要。我们对合肥工业大学教师、企业需求人员进行调查问卷,分析发现科研成果转移系统设计中存在以下问题:用户之间沟通不够畅通、用户界面之间没有区分性、高校管理人员无法快速跟踪成果或需求信息等。由此,我们设计了用户角色模型,由于篇幅有限,仅以主要用户——高校科研人员为例,介绍用户角色模型的构建,如图3所示。

图3 高校科研人员用户角色模型

(2) 交互设计与开发在用户角色模型构建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用户场景及功能分析,对系统信息架构进行梳理,得到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系统信息架构,如图4所示。

图4 合肥工业大学技术转移系统信息架构

根据用户角色的差异化需求,我们为三类用户分别定制了不同的系统功能。该系统包括登录页、首页及详情页。用户进入系统后,首先需要选择角色,然后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进入各自的系统中。高校科研人员登录系统后看到的是最新需求信息,点击后可查看需求详情;发布成果可通过位于首页左侧导航的“发布成果”按钮快速发起。企业需方用户登录系统后看到的是最新成果信息,点击后可查看成果详情;发布需求可通过位于首页左侧导航的“发布需求”按钮快速发起。管理员登录系统即可对需求和成果信息进行跟踪与监管以实现高效管理。

四、小 结

用户角色模型理论的应用,符合“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可以帮助系统设计人员更好地了解不同用户之间的差异,理解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而有助于为系统建立统一明确的设计目标,使得设计不再是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围绕用户需求展开系统设计,使高校科研转移系统能够在高校科技资源和外部市场交互过程中,起到良好的纽带作用,对高校资源的利用和产业化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1]郝远.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与途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6):97-101.

[2]蔡联.北京大学技术转移信息服务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2.

[3]张英.一个技术转移平台的系统设计和实现[D].上海:复旦大学,2005.

[4]Alan Copper. 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M]. London: Sams Publishing,2004.

[5](美)库帕. 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第2版)[M].Ding C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6]林晓蔚.基于用户角色模型的家具设计教学探究[J].设计,2013,(2):212-213.

[7]孙敏杰,吴振新.基于用户行为聚类的人物角色量化模型创建实证研究[J].数字图书馆,2010,(12):15-20.

[8]程婷婷.基于用户角色的网上银行界面设计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33-34.

(责任编辑谢媛媛)

Research on Transfer System of University Scientific Research Based on Personas

WEI Yan-li,ZHAO Teng-ya,YANG Ya-rong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efei 230601, China)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transf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started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ransfer system. However, the actual conversion rate is low.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al design flow of the technology transfer system of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is optimize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rsonas, which improves the presentation form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research on user; persona; scientific research transfer system; system construction

2015-1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13CB096)

韦艳丽(1977-),女,安徽霍邱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TP315.01

A

1008-3634(2016)02-0134-05

猜你喜欢
用户功能信息
也谈诗的“功能”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订阅信息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展会信息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