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2016-09-29 10:56徐巍
开心素质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因数倍数人教版

徐巍

一、读专业的书

小学数学教育给予学生的该是什么? 儿童数学教育观认为:数学教学不仅仅是1+1=2这种单纯知识技能传递的教学过程,它还是一种展示人类理性探索求知精神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过程,是一种完善人格的教育过程。因此,作为基础数学教育的教师要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为儿童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推荐几本好书:《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此岸与彼岸》《吴正宪与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教师》……

二、备专业的课

备课时如果只是从教参里摘抄教学目标、内容、重难点等,这不是专业性的备课。专业性的备课得要做到真正读懂教材、真正读懂学生。

(一)真正读懂教材。

要真正读懂教材得知道这个知识点的基础是什么,它是“从哪儿来”,这个知识点它又向哪儿发展,“到哪儿去”,为什么知识作铺垫。这是“纵向把握教材”,了解知识的前后联系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是这还不够,还得要“横向把握知识联系”,同时参看人教版、北师版、苏教版等教材就这个知识点的设计,进行比较借鉴。

比如说“因数与倍数”一课笔者进行了如下的教材分析:

人教版教材不再以整除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与倍数,在直观的基础上,借助整除的模式na=b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这是个“点”的分析,进行了新旧教材的沟通对比。

本单元是数论知识的初步,“因数和倍数”是本单元的起始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个“线”的分析。

数论,是研究整数的性质的一门学问,以严格、简洁、抽象著称。数学一直被认为是“科学的皇后”,而数论则更被誉为“数学的皇后”——这是站在整个数学系统的角度进行的分析。

接着又对比了人教版教材和北师版教材的编撰。

人教版教材先创设了一个情境,有两排飞机,一排6架,二乘六等于十二,就直言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北师版教材是通过直观操作: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结合操作来阐述什么是因数和倍数的。

通过两个版本教材的解读,对“因数与倍数”有了个基本把握。

(二)真正读懂学生。

进行学情分析,我们做了一些调研。通过学情调研,得出这样的结论:1.学生对于“因数和倍数”的名称并不陌生;2.乘法和除法是两种孤立的运算;3.前认知干扰——此倍数非彼倍数。

在这真正读懂教材、真正读懂学生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三、说专业的话

同一篇教案,名师上得就更有“味”儿,原因就在于名师的课堂语言更有魅力、更专业些。

在课堂上,经常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没有学生举手发言、学生的发言不满意、学生的发言正确、有学生抢答等。如果说没有学生发言时,教师自个儿把答案说出来,或者学生的发言正确,简单地说:你真棒!这是没有任何教学背景的家长都会说的话,这样的话不够“专业”。怎样说更专业呢?

(一) 没有学生举手发言。

第一种处理方式:幽默型的——这是真思考!第二种处理方式:鼓励型的——勇敢的精神对学习来说极其重要!第三种处理方式:缓冲型的——请前后同学讨论讨论。

(二)学生的发言不满意。

委婉地说:有没有更深入的分析?这样一来,学生心里更舒服,同时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入。

(三)学生的发言正确。

1.渗透学习方法型的。如:会猜就是会学习!思考是美丽的!通过这样的肯定,教师巧妙地渗透了猜测、验证、思考等学习方法。

2.针对课的特点型的。如:这是绝对棒的空间想象力!这是在教学几何与图形课时教师对学生的表扬。

3.数学习惯培养型的。如:数学语言常需要这样的准确!不慌不忙、一板一眼说得真好!训练学生有序、准确地表达。

(四)有学生抢答。

尤其在教学低年级时,学生常常会抢着说答案,这时候教师就可以说:把答案暂时保留,让大家一起想,好吗?抢答声定会在教师的温柔劝说下停止。(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因数倍数人教版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倍数魔法
动摩擦因数的测定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
因数与倍数问题常见错例
关于“3与9的倍数特征”引起的思考
数学题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