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

2016-10-08 08:30杨心榕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6年9期
关键词:绿色生态校园文化师生

杨心榕

绿色不仅是一种生命的颜色,更象征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亲近自然、享受快乐、获取智慧是绿色教育所追求的,绿色生态型校园文化是孕育生机和活力、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免疫力的动态文化。

当现代人追寻物质上的绿色生态享受时,学校为孩子们提供的教育,也应该是绿色生态的。绿色生态学校文化是融合了绿色所象征的和谐、人文、民主等现代教育观,是为了更好地享受自然、享受生活、享受教育而形成的生态发展教育。

我校在构建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打磨泽润,让环境文化成为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的容貌

环境文化是一种直观的文化,它是校园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外在标志,建筑大师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便知道该城市的人们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因此,只要我们看学校的环境,就能知道学校的师生追求什么。校园环境表现出一所学校的价值取向,具有强大的引导功能。

我校在绿色生态校园建设中,打磨一事一景,一草一木,一花一石,赋予它们特定的文化内涵,这种寓教于景,启思于绿的校园建设,虽传播的是校园文化表象的第一印象,却直观反映了学校的容貌,我校的各色景物深刻地呈现出一定的文化底蕴,让在学校里的人都感受到它们的轻声诉说以及美与智慧。

我校地处农村,农村的自然风光得天独厚,青山绿水、蓝天白云、清幽寂静。我们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科学美观布局,达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走进校门,抬头可见“全民兴教,教育振兴”“学校是我家,爱校如爱家”的横幅,庄重、亲切、醒目;进入校园,林荫小道,树木郁郁葱葱,高大的芒果树向你伸出热情的臂膀,随风摇曳,无语成蹊,茶花树排排挺立,桂花树直插云霄,生活区墙上的爬藤,寒冬时节仍花开灿烂,一派生机。教学楼、综合楼、生活楼轻快温暖的粉色掩映于绿意之中。教室里墙壁会说话,润物细无声;教室外花草也赋诗,设施能启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我校把它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旨在让大家天天看到努力的方向,使学生心中装有自己的目标。我校还在楼梯、走廊上、过道上布置了学生作品、名人名言,既美化了校园,又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成为知识的载体。由学生自主管理的开放式图书室,路边的龙爪槐,墙角的石榴树……步步见文化,处处显生态。美丽无处不在的校园绿色生态环境文化夯实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绿色生态环境文化乃世界共求,美国英国公立中小学校园面积都不大,大多数甚至就是一栋大楼。校门普遍窄小简朴实用,毫不起眼,进入校门,呈现在眼前的却是一个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学校的每一寸地方都用心在做环境文化。让人与绿色生态校园环境交融在一起,让环境文化与学习成长文化融合,是培养人的最高追求。我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将塑胶运动场建在学生课间活动之处,整洁柔实的绿草地放在学生奔跑嬉闹的地方,就是出于以上考虑。

我们深知,绿色生态文化构筑的环境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双重作用,能熏陶人的灵魂,感染人的心境。环境文化的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的,它给我校师生创造了一个庄重的磁场,其教育魅力于无形中统摄着大家的灵魂,从而内化为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人格力量。我校精心打造育人环境,努力建设净化、绿化、美化、人性化的优美校园,让整个校园成为具有绿色生态文化、绿色生态花园的求知乐园。

二、培育熏陶,让精神文化成为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的内核

中国人讲究境界,无论是在建筑、书法、绘画还是文学,最讲究的就是对“境”的营造,把文化素养,文脉继承、知识文化存在于有形与无形之中,师生们才可能在美丽的绿色生态的校园文化“大森林”中实现着自己的梦想,体验绿色关怀。精神文化就是校园文化的“境”,是它的内核。

我们认为精神文化是学校的品位,办学校就是培育精神文化。为了赋予每一个楼房、教室以及所有的墙壁、走廊、亭子、草坪等会说话、能说话的育人场境,积极推动生态文化的创建,充分发挥其育人作用,我校开展了向全校师生征集校园景观名称和校园标语、对联的活动,为每一幢大楼、每一条小道、每一方草坪都命一个诗意的名字,让每一寸土地都育人、每一片绿色都含情、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倾心打造书香温情校园,丰富学校精神文明内涵。

优秀的人才都是用优秀的精神文化熏陶出来的。学校既是教育的场所,更是思想的宝库。马卡连柯说:“教育是诗一样的事业”。只有有诗意的师生,才会有充满诗意的教育。在打造书香温情校园过程中,我校做到了领导读书影响教师,教师读书影响学生,学生读书影响家人,我校教学楼两侧的标语“勤勤恳恳读书,堂堂正正做人”正是以上精神文化的写照。

我校以生态发展合理性为最高价值标准的观念来完善校园精神文化,突出引导和鼓励,以富有人情味的形象展现在眼前,赋制度以人文色彩,变制度为心灵感召、人文关怀。构建生态绿色的教师文化。我校坚持人本化管理,切实加强教师的教学文化和组织文化建设,以形成严谨高雅、务实进取的教师文化。学校把珍爱事业、珍爱学校、珍爱学生、珍爱同事、珍爱亲人、珍爱自己作为教师文化建设目标,把爱带进课堂,让爱充满学校,愿爱温暖童心。

生态精神文化就是体现以人为本绿色关怀的教育,是珍视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的教育。我校的校园精神文化注意渗透学生的个性自由。美国纽约市的中小学校园无围墙,早上学生陆续到校,均可从离靠近自家的方位入校;放学,孩子们欢欢喜喜抄着捷径走回家去。瑞典的学生,草坪随便可以进入和踩踏,他们突显的是个性自由。我校教室里的摆放也是完全尊重学生意愿,装饰也是学生自己做主,彰显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由发展、自觉行动、自强不息的精神文化。

我们追求,从大到建筑,小到花草都传递着精神文化,越陈越香,校园精神文化是从人的内心开始的,需要自主消化、吸收,对心灵进行感化,它发挥着导向凝聚功能,使学校不断在强劲而深厚的文化动力中获得跨越式发展。

三、潜移默化,让传承文化成为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的灵魂

我校的绿色生态校园文化是一片土壤,是前辈们一点一滴地开垦和积累的,不是一代师生,而是几代师生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维护,它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代代相传,相沿而成。校园文化不是直接可以触摸到的,然而生活在校园之中的人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它具有传承性,不因时代不同而消失,虽会有所损益,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恒的。

绿色生态校园文化是一种能量场,无论是谁,他都在自己所处的文化土壤汲取营养,有了这样的土壤,就能应对任何时事的变化,也就不会因为人才的流失而受到致命的冲击。60多年来,从我校走出一批批杰出的学生与教师,他们带走的仅是个人的智慧,无法带走学校所特有的文化,以及储藏在这一文化场域中的无穷的能量。学校的绿色生态文化对处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无时无刻地施加着一种无形的引力,辐射着无穷的能量,师生们沐浴在不断壮大的校园文化能量场下,飞跃成长。

我校的绿色生态校园文化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我校师生接受着校园文化的熏染,溶进自己的灵魂,并内化为自己的习惯,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校园文化在培养人,改变人的同时,又靠人在进行着文化的传递,校园文化的优秀代表人物一代又一代地鼓舞和激励着人们。我校作为一所地处农村的小学,走出了7位博士,和一批清华、北大学生;走出了7位小中高,2位特级教师,如果没有深厚校园文化传承,谈何容易?

我校的传承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且不断丰富的高层次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是学校的标志和灵魂,它就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充盈校园,体现了学校特有的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人文价值取向。它源源不断地输出巨大的能量,让师生感受生命之珍贵、体味和谐之美妙、认识知识之广博、探索科学之神奇、享受成长之喜悦、陶冶儒雅之气质。

四、濡染沁养,让特色文化成为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的精华

事物之理念独胜处曰特色。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师大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反映了这些名校的独特理念及发展特色。

我校的特色文化是校园绿色生态文化的精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一所学校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办学背景、师资结构、生源素质,决定了不可能有相同的校园文化内容。每一所学校都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确定有自己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有自己的根和魂,

“小小作家”系我校精心搭建的一个师生特色文化成长平台。我们有绿色的乡村田园,浓郁的民俗文化,生活是培育生态绿色作文的土壤。“小小作家”是我校绿色生态化作文教学的开花结果。我校“小小作家”主要有三个平台:小小作家讲坛、小小作家采风团、小小作家报。土生土长的莫言,坚定了我们“小小作家”的绿色生态之路。小世界大文章,师生都在这充满生命活力的特色文化里,播种思想,收获行动;播种行动,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成功。

我校“小小作家”的成长是背靠书香墨色滋润,经典诵读涵养。我校坚持诵读经典名著,选择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让孩子在心性最纯的幼年时期,诵读国学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智慧,领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学校把经典课程纳入日常教学之中,每天诵读一小时,师生都注入厚重的德礼文化基因,汲取智慧的源泉,涵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怀和理想。我校坚持开展“晨读、午诵、暮省”活动,营造读书氛围。利用每年的“世界读书日”举办读书节。开展“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诗文诵读活动,评出“读书标兵”“书香班级”“书香家庭”,建立班级流动书库,实现资源共享。这些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随着心智的成熟,慢慢酝酿,化为我校师生的一种文化素养。

校园特色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我校高度重视校园特色文化,内容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有点上突破,还有面上的活跃,我校还根据学生需要开设书画、歌唱、舞蹈等学习班,注意特色文化的普及性与提高性,大众性和专业性,修养性和成果性相结合。小处着眼润物无声,我们的特色文化像毛细血管一样渗入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地方。特色文化体现了我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是学校独立性的象征,是学校的个性。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绿色生态校园文化不仅要有大楼,还要有大师、大爱。我校的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经过播种、发育、成熟,已深深植根于校园,融入每位成员的信念和追求中,沉淀为学校的血肉。我们拥有自由民主、科学沉稳、肥沃厚实、有利于师生健康成长的绿色生态校园文化,给了师生一片绿色的“森林”,能让他们在自然生态的阳光下,去沐浴,去体验,去升华,去超越,还原人性本真,张扬生命魅力。

(作者单位:福建南安师范附小)

猜你喜欢
绿色生态校园文化师生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融合绿色生态理念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研究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绿色生态发展:破解德育低效难题之路
构建绿色生态德育课堂的研究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