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与儿童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2016-10-09 02:03余烈中彭伟媛何静文赖挺方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相关性

余烈中 彭伟媛 何静文 赖挺方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降钙素原与儿童血流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同时进行血培养和降钙素原检测的300例疑似血流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及革兰阴阳菌病例间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结果 血培养阴性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的均值水平与血培养阳性组患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阳性菌49株(74.24%),革兰阴性菌17株(25.76%);革兰阳性菌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均值水平显著低于格兰阴性菌组。两组菌株、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一反应蛋白比较差异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血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辅助指标,从而及时有效地实施抗菌药物治疗。同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还可为抗菌药物应用提供有效的参照标准,对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儿童;血流感染;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446.6;R720.5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02-66-03

血流感染是病原体进入血液循环而造成的全身炎陛反应,如治疗不当或不及时就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会导致生命危险。近年来,随着临床广谱抗菌药物及激素的广泛使用,血流感染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病进展快、危害性大、致死率高,有报道统计显示儿童血流感染病死率高达26.5%,故儿童血流感染成为儿科医学所关注的热点。一直以来,血培养被认为是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培养周期长,检测时间多达5-7d,且易被杂菌所污染,为血流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形成阻碍。降钙素原是近些年新发现的炎性因子,已在感染疾病的临床诊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细菌所致炎症反应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上升,然而在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其水平仍保持在低水平。本研究对降钙素原与儿童血流感染的相关陛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儿科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同时进行血培养和降钙素原检测的300例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234例患儿血培养呈阴性,设为阴性组;66例患儿血培养呈阳性,为阳性组。阴性组男性142例、女性92例,年龄范围3d~12岁、平均(6.5±2.8)岁;阳性组男41例、女25例,年龄范围4d~11岁、平均(6.2±2.9)岁。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血培养 患儿入院后未使用抗菌药前,严格按照无菌操作采集儿童静脉血1~3mL,标本采集后立即注入血培养瓶并送检验科。检验科接收标本按操作规程将血培养瓶置BD BACTE9120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仪器发出阳性报警时,抽少量培养液涂片,革兰染色直接镜检有菌后报告临床。如血培养仪出现阳性报警,涂片发现有菌则判定为血培养阳性,反之则判定为阴性。与此同时,将抽出血液标本转种于血平板上并在35℃条件下进行培养。经过18~24h培养后利用微生物鉴定对病原菌采取鉴定,并实施药敏性试验。

1.2.2降钙素原检测 采集血培养标本时,同时采集2~4mL静脉并分离血清测定PCT含量。检测血清PCT采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与原装专用试剂盒、定标液和质控品,测定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实施。结果以血清降钙素原水平≥0.5ng/mL判断为阳性,血清降钙素原水平<0.5ng/mL判定为阴性,同时根据要求实施质控、定标试验。

1.2.3C-反应蛋白检测 采用特定蛋白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上机检测,参考范围为0~10.0mg/L。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两组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血培养阴性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均值为(0 35±0.12)ng/mL、C-反应蛋白为(7.33±3.12)mg/L,血培养阳性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均值为(4 84±1.09)ng/mL、C-反应蛋白为(19.07±6.25)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血培养阳性检出菌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血培养阳性检出菌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革兰阳性菌共49株(74.24%)、血清降钙素原均值水平为(1.58±0.87)ng/mL、C-反应蛋白为(20.34±7.06)mg/L,革兰阴性菌17株(25.76%)、血清降钙素原均值水平为(15.93±2.69)ng/mL、c一反应蛋白为(18.95±6.19)mg/mL。两组菌株、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病死率不断增高,而高致死率与疾病诊断的延误具有一定的相关陛。据有关估计,每提前1h应用有效抗菌药物就可提高7%~10%的生存率。相关报道显示,严重的血流细菌感染致死率为35%~70%,尤其是在儿童血液感染中极为常见,因此早期诊断与渝宁对提高生存率、降低细菌耐药陛、减少医疗费用具有非常重的临床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般来说,血培养是临床诊断血流感染患者的一个金标准,然而血培养时间较长,易受污染,且部分细菌在一般的培养基中难仪检出,因此血培养检查不能为儿童血流感染提供早期的临床诊断。血清降钙素原属于一种无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物质,是通过116个氨基酸所构成的糖蛋白质;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血清降钙素原是通过甲状腺c细胞分泌所产生,且不受免疫作用抑制的影响。在健康人群血液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非常低,少于0.05ng/mL。最新研究报道显示,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与细菌感染、脓毒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如患者发生严重细菌性感染且伴随全身性表现时,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就会显著增加。血清降钙素原浓度增加的生物学作用机制可能是靶细胞在细菌内毒素-脂多糖等一系列炎症因子作用下应急分泌出降钙素原,这种在紧急条件下分泌超过细胞后转录过程或者转换过程缺少反应所需水解酶,从而造成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增加。所以,检测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早期诊断血液细菌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而且其还作为一项严重的细菌感染预警指标被临床诊断中广泛使用。

另有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病原菌的血清降钙素原含量也存在显著差别。革兰阴性菌致病患者血清中的降钙素原水平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致病患者,这主要是与细菌构成成分具有一定的关系。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可以分泌出一种内毒素物质,其能够促进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的释放,从而使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此外,不同的结合受体,不同信号通路以及代谢过程的差异性也是导致该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文对在我院治疗的300例患儿进行了血清降钙素原与儿童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234例患儿血培养呈阴性,66例患儿血培养呈阳性,前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均值水平为(0.35±0.12)ng/mL,显著低于后者的(4 84±1.0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哗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提示儿童血流感染与降钙素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阳性组的降钙素水平显著高于阴性组。此外,本文还研究了儿童血流感染病原菌类型与血清降钙素原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49株(74.24%),革兰阴性菌17株(25.76%),前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均值水平为(158±0.87)ng/mL,显著低于后者的血清降钙素原均值水平(15.93±2.69)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陈兆舒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提示不同病原菌类型与降钙素原水平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革兰阴性菌可促进降钙素原水平显著增加。与C-反应蛋白相比,降钙素原对儿童血流感染中血培养阳性标本的预测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因样本采样简便、检测快捷,血清降钙素原检测能为儿童血流感染治疗争取时间,并可有效弥补血培养时间长的不足。结合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通过检测血清血降钙素原水平可反映患儿是否发生细菌感染,然而确诊仍需依靠血培养结果。因此,在儿童血流感染证据明确前,血清血降钙素原水平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细菌感染的辅助指标,从而及时实施抗菌药物进行有效治疗。此外,血清降钙素原水平还可为抗菌药物应用提供有效的参照标准,对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相关性
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与常见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
CRP和PCT在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C反应蛋白、D—二聚体及降钙素原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临床价值
重型颅脑外伤进展性颅内出血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的临床分析
基于Kronecker信道的MIMO系统通信性能分析
小儿支气管哮喘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性分析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对比研究
PCT、CRP及WBC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2)
脑梗死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