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卒中后丘脑痛临床观察

2016-10-11 09:37唐国文谭文澜黄金媚广西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喷丁加巴丘脑

唐国文,谭文澜,黄金媚(.广西中医药大学03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

补阳还五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卒中后丘脑痛临床观察

唐国文1,谭文澜2,黄金媚1
(1.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广西南宁530011)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4例卒中后丘脑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予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及口服加巴喷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补阳还五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疼痛分级指数(PR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PRI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卒中后丘脑痛有显著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丘脑痛;卒中;加巴喷丁;补阳还五汤

卒中后丘脑痛因其病程迁延难愈,治疗效果欠佳而成为神经内科治疗难题之一,随着卒中发病率增高,卒中后遗留丘脑痛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目前临床上多使用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治疗本病,具有一定效果,但尚无特别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文观察补阳还五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疗效,并进行随机对照及安全性评价,旨在为卒中后丘脑痛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确诊为卒中后丘脑痛的患者,共64例,使用Excel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将64例受试者按随机编码进行分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48~76(63.29±7.46)岁;病程1~12(6.48±3.60)个月。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50~78(63.68±7.19)岁;病程1~12(6.84± 3.24)个月。两组年龄、性别、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Klit提出的卒中后丘脑痛诊断标准[1]:①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有丘脑部位的脑血管病变;②病灶对侧肢体有自发性疼痛,可伴有偏身的共济失调、轻度瘫痪、深浅感觉障碍;③疼痛发生在脑血管事件1年之内;④患侧经肌电图及神经传导检查排除肢体肌源性损害。

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卒中后丘脑痛诊断标准;②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2],主症:半身不遂,口舌歪斜,感觉过敏,手足拘挛、疼痛;次症:面色苍白,气短乏力,自汗,舌质暗淡,苔薄白,脉沉细涩。具备主症+次症中任意3项+脉象即可辨为气虚血瘀证。③年龄50~78岁,病程1~12个月;④尚未应用或已经停用其他中药至少1周,且不伴有其它引起肢体疼痛的疾病;⑤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评分[3]≥3分,疼痛分级指数(PRI)[4]≥10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5]≤14分;⑥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药物实验。

1.4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肩手综合征的患者;②有酒精中毒史,或合并有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患者;③合并有癌症;④有精神障碍,不能按研究方法完成观察记录者;⑤对试验药物中任何成分过敏者;⑥3个月内参加过其他临床研究者。

2 治疗方法

2.1基础治疗两组均予卒中后二级预防治疗,包括改善循环、营养神经、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预防和处理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等治疗。

2.2对照组基础治疗加口服加巴喷丁胶囊(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H20030662),首次剂量0.3 g,每日1次,次日0.3 g,每天2次,第3天0.3 g,每天3次,随后维持剂量服用。疗程为4周。

2.3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补阳还五汤汤剂(生黄芪120 g,当归尾12 g,赤芍10 g,地龙6 g,川芎10 g,红花10 g,桃仁10 g)水煎服,浓煎至200 ml,每日2次。疗程为4周。

3 疗效观察

3.1疼痛程度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定采用随访简化McGill量表中VAS[3]、PRI评分表[4]进行量化评定。

3.2疗效标准[2]VAS下降率>80%为显效,20%~80%为有效,<20%为无效;VAS上升为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3.3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检测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心电图等,并根据副反应量表(TESS)[6]观察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3.4统计学方法所有的资料均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5结果

3.5.1两组疗效比较在治疗期间治疗组1例患者未能坚持服用中药,未纳入最终疗效观察。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4.19%;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46.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346,P<0.05)。

3.5.2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VASPRI n时间治疗组7.54±1.6917.06±2.06 3.87±2.61①②9.61±4.74①②31治疗前治疗后5.43±2.71①对照组7.34±1.7516.84±2.1732治疗前治疗后13.06±4.81①

3.6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有3例发生恶心、口干、嗜睡、胃肠胀气等不良反应,考虑与加巴喷丁的副作用有关。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未见明显异常。

4 讨论

丘脑痛通常是继发于丘脑纹状体动脉或丘脑膝状体动脉供血区的脑梗死或丘脑出血,是丘脑卒中后的常见症状之一,是一种发作性、有时呈持续性顽固性疼痛的综合征。病变常因累及到脊髓-丘脑通路或后索-内侧丘系而引起疼痛[7]。目前认为新型抗癫痫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以达到抗神经元性疼痛的目的,临床上治疗丘脑痛的一线用药包括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和普瑞巴林[8]。加巴喷丁是以新型抗癫痫药被开发,除了抗癫痫疗效确切之外,该药的抗痛觉过敏和抗痛觉超敏作用备受关注,并广泛应用于神经病理性疼痛、炎症性痛觉过敏治疗中。陈秉学[9]通过研究表明加巴喷丁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后,通过调节钙离子通道及神经递质作用,阻断调节传入神经元与中枢胶质细胞神经元之间突触后膜钙离子通道,抑制谷氨酸释放,最终阻断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传递,从而起到止痛、镇痛的作用。魏瑞花等[10]使用加巴喷丁治疗丘脑痛,总有效率达73.58%,说明加巴喷丁治疗丘脑痛是有显著疗效的。目前西药治疗卒中后丘脑痛的药物众多,但尚未有确切、通用而安全的药物,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求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中医将卒中后丘脑痛归属于“中风”“痛症”的范畴;中风根本原因与“气虚”有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则血瘀,气行则血行”。患者气虚引起血瘀,经脉受阻,枢机不利,继而筋脉、肌肉失于濡养而引起痉挛、疼痛,这也体现了“不荣则痛,不通则痛”这一机理。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创立补阳还五汤益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后遗留肢体的痉挛、疼痛、偏瘫等症状。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中气,使气旺血行,祛瘀而不伤正。当归尾善活血,兼能养血,化瘀而不伤血,佐以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疏通经络;地龙性善走窜,长于通络,与生黄芪配合,增强补气通络之力,使药力能周行全身。其中川芎、黄芪、赤芍、红花皆有止痛之效果,诸药合用,则气旺血行,瘀消脉通,筋肉得以濡养,痉挛、疼痛症状自能恢复。卢昌均等[11]予加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1个月后患者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明显改善,并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和显效率。现代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神经元修复的作用[12]。郑曙琴等[13]通过观察黄芪水煎剂对小鼠物理致痛(热板法)和化学致痛(扭体法)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芪能可提高小鼠痛阈,证明黄芪有镇痛作用。由于卒中后丘脑痛具有病程慢性化的临床特点,而慢性顽固性疼痛多因病久引起气血亏虚、瘀血凝滞于脉络所致,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补阳还五汤用于治疗中风后气虚血瘀型丘脑性疼痛,主要是通过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以达到标本兼治之效。

本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合加巴喷丁治疗卒中后气虚血瘀型丘脑痛有明显的疗效。可以使丘脑痛患者的疼痛明显减轻,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无副作用。不过基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得出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商榷,今后应扩大样本量后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1]Klit H,Finnerup N B,Jensen T S.Central post-stroke pain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pathophysiology,andmanagement[J].Lancet Neurol,2009(8):857-86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王伟民.视觉模拟评分(VAS)[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4(8):483.

[4]刘盼,张勇.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在三叉神经痛手术疗效评估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3,41(1):68-71.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05-107.

[6]钟智勇,张明.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疗效与安全性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9):1047-1051.

[7]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6.

[8]Klit H,Finnerup N B,Andersen G.Central poststroke pain:a population-based study[J].Pain,2011(152):818-824.

[9]陈秉学.加巴喷丁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理论与临床应用[J].中国处方药,2005(7):20-22.

[10]魏瑞花,赵燕民.加巴喷丁治疗丘脑痛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4):76.

[11]卢昌均,安红伟.加服补阳还五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5(1):6-8.

[12]翟丽莉,吕建华.补阳还五汤的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J].中国中医药,2009,7(4):9-10.

[13]郑曙琴,梁茂新.黄芪潜在功能的药效学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9):1510-1512.

(编辑熊瑜)

R255.2

A

2095-4441(2016)01-0020-03

2016-01-08

谭文澜

猜你喜欢
喷丁加巴丘脑
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3对前丘脑γ-氨基丁酸能抑制性轴突的排斥作用
人丘脑断面解剖及磁共振图像三维重建
丘脑前核与记忆障碍的研究进展
健康成人丘脑体积的磁共振研究*
卡马西平与加巴喷丁对复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价值比较
印度 圣母节
依巴斯汀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老年性瘙痒症的效果观察
早期应用加巴喷丁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效果
阿昔洛韦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