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要吃够维生素

2016-10-11 01:14谭卓曌
党政论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蔬果国人叶酸

国人要吃够维生素

超八成国人维生素摄入不足

维生素片“走俏”的背后,折射出国人在维生素摄取上的两大问题。

首先,维生素摄取量不足,机体免疫力下降。我国居民主要缺乏维生素B1、B2以及维生素A和D。我国成年居民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超过80%。

其次,维生素摄取方式不当,放弃均衡膳食。多数人在补充维生素的时候,本末倒置,宁愿选择维生素片,而放弃日常膳食的营养摄取。同时,并未遵循“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而是跟风恶补,导致维生素过量,增加中毒风险。一般而言,我们能够通过平衡膳食,达到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并不需要额外的维生素补充片。

多方原因促使维生素不足

无论是维生素的缺乏,或者是摄取方式不当,其根源都在于饮食结构失衡,解决以下四个方面,才能达到营养均衡。

营养知识匮乏。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食物种类多样,所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地区,都能满足平衡膳食的基本需求。但很多国人还停留在“爱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吃多少就吃多少”“大鱼大肉就是生活水平高”的层面。于是,暴饮暴食、大鱼大肉、精米精面摄入过多等错误饮食认知和习惯,导致了国人五谷杂粮、水果蔬菜等的摄取不足,使得维生素的摄取缺乏。

地域饮食习惯根深蒂固。我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经过千百年来的慢慢积淀,就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饮食文化。但其中不乏一些不利健康、亟待改善的饮食习惯,比如口味太重、局部地区爱吃腊肉等。

外国高热量饮食流行。法式西餐、美式汉堡、意大利面条……国外的饮食文化往往是时尚、浪漫的代言词。实际上,国外的饮食文化,也有相应的弊端。比如,美国的饮食偏爱肉类,较少摄取蔬果等。盲目追捧,也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维生素缺乏。

广告宣传毒害孩子。受到电视、广播等广告的影响,许多小孩从小爱喝甜饮料、爱吃油炸食品等,不喜欢绿色蔬菜、水果、牛奶等健康食品,甚至形成了偏食、挑食的恶习。长大之后,又难以改变饮食习惯,从而使得维生素的缺乏贯穿一生。

食补维生素最健康

补够维生素,重点在于均衡膳食,粗茶淡饭的同时,多吃蔬果,补够奶制品。以下五种最常缺乏的维生素,可通过饮食调节达到平衡。

五谷杂粮补维生素B1。维生素B1缺乏时,会让人情绪压抑,严重时会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常吃经过度碾磨、精制、淘洗等处理制成的精米白面,就容易缺维生素B1。建议每天至少吃50克杂粮(紫米、糙米、黑米、燕麦、荞麦、红豆、绿豆,小米等),“一半杂粮,一半精白”最好。

蔬菜奶类补维生素B2。缺乏维生素B2,会导致嘴唇、嘴角、眼角、舌头等黏膜部位肿胀发炎。除了补充奶制品、蛋黄、谷类、牛肉外,建议每天“半斤水果,一斤菜”,尤其是深绿色叶菜,比如菠菜、小油菜等,维生素B2含量高于浅色蔬菜。

蛋奶、动物内脏补素D。维生素D不足易导致缺钙,一个蛋黄加一杯全脂奶的维生素D供应量还远远不够,动物的肝脏、肾脏富含维生素D,但多数人因顾虑胆固醇而很少食用,金枪鱼等深海鱼中维生素D含量也不少,但国人对其消费量也偏低。因此将胳膊露出来,每天晒20分钟的太阳,是目前老人补充维生素D的好方法,但不能暴晒太久。

黄色蔬果补维生素A。维生素A缺乏易至皮肤干燥、干眼病等。建议饮食中,适量吃些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以及富含胡萝卜素的胡萝卜、南瓜、木瓜、柑橘等黄色蔬果,深绿色的叶菜也有一些胡萝卜素。幼儿也可以少量吃些动物肝脏,其中维生素A的利用率比蔬果更高。

孕妇老人补足叶酸。孕妇缺乏叶酸,可能会引起婴儿畸形;中老年人叶酸不足,会增加患中风、心脏病,乳腺癌和老年痴呆的风险。建议摄入大量的绿叶蔬菜,叶子越绿越好,比如小油菜、菜心等,多吃也没有过量风险。女性在备孕期间就应注意补充叶酸,数周后体内叶酸才会达到稳定水平,而妊娠第三周胎儿就开始神经管发育。

以下三类人群,从日常饮食中不能获取足够的维生素,可在营养师的建议下服用适量维生素增补产品:一是消化吸收差的人群,如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胃肠道疾病患者和特殊疾病群体;二是需要维生素量大的人群,如孕妇、婴幼儿;三是长期膳食不规律、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者。

(摘自《生命时报》2016年6月24日 谭卓曌/文)

猜你喜欢
蔬果国人叶酸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冬季蔬果飘香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国人休闲支出:更多了
正在备孕的你,叶酸补对了吗
口腔健康,为何不被国人重视
准备怀孕前3个月还不补叶酸就晚了
被嫌弃的宋国人
用猕猴桃补叶酸?未必适合你
分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