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中享受飞行

2016-10-13 10:51高原
航空模型 2016年6期
关键词:预赛计时决赛

高原

4月的北京,春意盎然。但我与国内一群自由飞爱好者没有时间享受这春天的美景,再一次聚集到了大洋彼岸——悉尼,备战2016年F1世界杯(Narrandera站)及“南十字星”杯比赛。

相比2015年,这次的队伍壮大了不少。上次仅有吴芸生、杨芦松和我3人参加澳洲两站F1世界杯的比赛,而今年单F1C一项就有4人参赛。在澳洲接待我们的老朋友郝东明也报名参加了Narrandera站F1J项目。

Narrandera站意外频出

4月10日,我们一行人顺利抵达了F1世界杯(Narrandera站)的赛场。次日F1H、F1G和F1J同时开赛,郝东明参与其中。因为前一天抵达赛场后大家都比较疲惫,未进行试飞,所以纷纷利用这一天调试模型。我则在比赛区的起飞号位上担任郝东明的计时裁判。

依据2015年国际航联的决定,从2016年起三项竞时的赛程由以前的7轮预赛加决赛改成了5轮预赛加决赛,这使得今年的比赛较以往轻松了很多。由于在5轮预赛中有2轮未能满分,因此郝东明没有进入决赛,最终获得第7名。而那一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一直面带笑容,真正做到了乐哉飞行、享受比赛。

4月12日上午8点,F1世界杯(Narrandera站)正式开幕,F1A和F1C同时开赛。虽然此次我队无人参加F1A项目,但有4人参加F1C的角逐,阵容强大。四川的杨维威和云南的吕鸿,都是中国F1项目最红火年代的运动员;北京的盛新蒲和我则是航模退出专业体制后的新生代。

在5轮预赛中,我队状况频出。杨维威的模型迫降后掉进了距起飞线20千米范围内唯一的一条水沟里,机翼严重损坏,备机电池不知为何也罢工了,遗憾未能完成比赛。新手盛新蒲,赛前仅仅飞过9个起落的自由飞,经验不足;使用的主机未装备追踪器,在一轮预赛中消失在茫茫旷野;最后用备机继续完成比赛,但未能满分。我因为在赛前出售了所有能够参赛的模型,所以使用了一架未经调试、全新的模型飞机参赛,磕磕绊绊地在最后一轮中未能满分,也无缘决赛。令人兴奋的是F1B出身的“老江湖”吕鸿,凭借在专业队训练的扎实功底,稳扎稳打、过关斩将,一路杀进决赛,并在次日清晨的决赛中以2秒优势战胜了多次获得F1C世界冠军的澳洲名将——罗伊·萨姆斯白。

得知吕鸿夺冠的喜讯,大家来不及庆贺,就投入到新的比赛中。4月13日进行的是F1世界杯(Narrandera站)F1B项目的比拼。因该项目世界排名第一的美国名将——安德鲁科夫的参赛,在场所有运动员都全力以赴,不敢松懈。老将吴芸生为备战下届世锦赛,特意为自己所有的参赛机更换了新蒙皮。模型在比赛中表现出不俗的滑翔能力,遗憾的是,一个意外的下降气流将他挤出了决赛。而吕鸿却延续着前一天的传奇,再一次挺进决赛并获得季军。至此,F1世界杯(Narrandera站)的比赛全部结束,中国队收获了一金一铜。

在颁奖仪式上,我们才知道参加本站比赛的运动员来自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英国、美国,以及首次参加此类国际赛事的印度尼西亚。我与印尼队在结束宴会中还有个小插曲。我送给印尼队队员一些写着“中国自由飞联盟”的不干胶贴纸,他们则恭喜我队吕鸿取得了好成绩。正当我绞尽脑汁地搜罗有限的英语词汇与他们聊天时,坐在旁边的吴芸生用中文问道:“他们去年去了蒙古世锦赛没有?”而此时正与我交谈的印尼队队员突然转头用中文跟吴芸生说,“我们去年没有去,这次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然后继续又用英文跟我聊天。几分钟后,我才觉出不对,用中文说道,“我们为什么不说中文呢?”全场哄笑。在Narrandera站,各队之间的气氛一直十分融洽,这使得在蓝天碧草间的飞行和竞技格外惬意。

“南十字星”杯包揽前三

4月15日,我们一行人再次出发,驱车前往“南十字星”杯的场地——West Wyalong。16日比赛开始,首先进行的是F1B项目。

因为连续参赛,大家都比较疲惫,特别是飞两个项目的吕鸿。在第一轮预赛中,因挂水平尾翼的橡筋少绕了一圈,他的模型抬尾不利,未能满分。为了给自己鼓劲儿,吕鸿每次出手模型时都会习惯性地大吼一声。而在他隔壁号位比赛的美国运动员的太太每次都会被吓一跳,并再三要求吕鸿在起飞前先跟她打个招呼。但随着比赛节奏越来越紧张,打招呼的事情就给忘了。结果在第三轮预赛中,吕鸿再次大吼一声并将模型掷出,那位太太则被吓得坐在了地上。第四轮时吕鸿决定在吴芸生的号位放飞模型,随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吴芸生准备好模型正要起飞时,吕鸿在旁边大吼一声掷出了自己的模型,而吴芸生的模型紧接着也出手了。这一轮他的模型留空时间未满,我们询问原因,他哭笑不得地说,吕鸿的声音让他想起了刚才美国运动员太太被吓的场景,于是模型没有拿稳就出手了。

4月17日,F1C的比赛再次拉开帷幕。因为上一站比赛状况不佳,所以我和盛新蒲利用间隙时间调好了模型飞机,全力以赴投入到这一站比赛。比赛当天清晨,杨维威的模型飞机再次出现故障,电子计时器无法工作。但他不愧是老航模,并未为因自己的模型故障、无法比赛而懊恼,而是全力帮助其他队员看气流、回收模型。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最终,吕鸿、盛新蒲和我3人挺进决赛,并包揽了“南十字星”杯F1C项目的前三名。

这个成绩令在场所有运动员对中国队刮目相看。回国后不久,澳洲新南威尔士州航协的盖瑞专门来信,希望拿到所有参赛运动员的信息,并盛情邀请我队再次访澳。这也是我们组队走出国门后,完成的一次漂亮的回旋镖。

计时方法值得借鉴

最后,我想特别介绍这两站世界杯的裁判方法。大赛组委会都不提供计时裁判,而要求运动员自行计时,或找朋友帮助计时。在报名时,每位参赛运动员都会领到一张计时卡片,每轮比赛结束后自己填写本轮飞行时间,签字后交给成统裁判并确认登记到计分板上。这也是国外许多F1比赛遵循的做法。

这种计时方法,使得比赛的组织工作非常简单,通常1-3人就能组织一场规模较大的比赛。例如2016年2月我在美国参加的F1世界杯(Lost Hill站),F1A、F1B、F1C三个项目有150多人同时比赛,而组委会仅有两人。一个人拿着秒表在各个号位游走,随机抽查运动员的飞行成绩;另一人留守在成统计分板前,负责收取计时卡并登记成绩。整个过程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赛场上的一切全靠参赛运动员的高度自觉性。

反观国内比赛,总是兴师动众,导致一些项目裁判员比运动员还多,给组委会的组织和接待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我国一直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建设,现在全民的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升,难道精神还停滞不前?在全国都在推广公正、诚信的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给自己做回计时裁判,用真诚对待自己和别人。

2016年F1世界杯澳洲站的比赛已全部结束。在磨练自身技术的道路上,成绩已是昨天的回忆,而角逐却会继续。

猜你喜欢
预赛计时决赛
中国古代四大计时工具
24时计时法(教案)
我们为爱计时
数读欧预赛
王天一先负赵国荣
一道预赛试题的渊源与推广
巧妙沟通 深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