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谱甲子传奇

2016-10-13 10:51
航空模型 2016年6期
关键词:甲子华航模型飞机

时值西北工业大学航模队60周年队庆之际,西工大校友会向全体校友及全社会航空爱好者发出邀请,参加2016年6月9-11日举办的西工大航空模型运动60周年纪念活动。活动以“回顾历史,再铸辉煌”为主题,希望继续发挥西工大在航空教育及航空模型运动的历史、文化优势,探讨航空模型运动在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推进航空模型运动的创新发展。

从第一届全运会冠军到2015年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的最大赢家,整整一个甲子的历史,不仅记载着西工大航空模型运动的足迹,也投射出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历程,更助力了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

甲子砺剑,扬眉出鞘;展翅腾翼,繁星闪耀;翩然翱翔,工大为傲。西工大航模队在岁月的苍河中,已渡过六十载的热血春秋。

1955年5月,在南京紫金山麓卫岗,华东航空学院(以下简称华航,内迁西安后与原西北工学院共同组建为西北工业大学)团委组建的航模队研制并试飞成功我国第一架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紫金山之鹰”。

1956年,以华航师生为主体的国家航空模型运动队,代表我国第一次参加了在布达佩斯举行的“国际航空模型竞赛”,就不负众望,取得了两个项目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1961年,西工大航模队用引以为豪的模型飞机“华山之鹰”打破并创造了两项无线电遥控模型飞机的世界纪录:8小时6分35秒的留空时间纪录和 2 470米的飞行高度纪录,均被FAI(国际航空联合会)正式承认。尤其是打破了美国航模协会(AMA)所保持的留空时间纪录,使国际航模界对年轻的新中国航模运动员刮目相看!

每逢枫杨染红秋天时,一个个稚嫩的脸庞怀揣着梦想来到西工大。凭借对天空的一腔热爱与满心向往,在历经层层严苛的选拔与培训后,航模队新队员潜心学习相关知识,在工作间勤学苦练,没有抱怨、没有烦躁,重复着看似枯燥无味的工作,千山越尽而不知倦。

对蓝天的向往,对航模的热爱,在一代代西工大航模人之间心口相传。从对航模一无所知的新队员,到一名驾轻就熟的老队员,再到一名培养后继者的前辈,成长、蜕变……心中的信念始终未变。

严谨、专注,风雨一路。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和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以西工大为主力的陕西航模队,囊括了两届冠军,连时任国防体育协会主任的李达上将都为此骄傲。此后,以西工大航模队为主体的陕西省航模队在全国航模竞赛中,又蝉联了六届全国冠军。

历经华航西迁、西航并校,回眸历史,航模一直是西工大最引人瞩目的传统项目之一。每年一度的体育文化节开幕式上,当矫健的模型飞机展翅高飞时,西工大学子的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

六十年里,多少学子在西工大圆了自己的飞行梦、航空梦。六十年里,航模队为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多少无人机方面的青年人才。六十年里,多少人在此爱上天空,毕业后致力于航空事业。无数的奖牌、奖杯与证书,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航模队曾经和现在的辉煌。

前辈的成就固然让人骄傲,但新一代的航模队队员并没有因此停滞探索求真的脚步。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是队员们对待航模的态度!今天,西工大航模队队员的足迹已遍及全国各地。西工大的航模活动无论在规模、层次、技术上,都名列前茅、与时俱进。

如今,西工大航模队如早春的朝阳般,焕发着青春活力。制作及操控水平提高后,航模队队员将有机会进入西工大科技创新基地,并代表学校参加相关大赛。几年来,科技创新基地在全国比赛中取得了相当喜人的战绩。15级新生的加入,又为西工大航模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有生力量。为心而战、为梦启航,跨越半个世纪的航模必将谱写出新的篇章、再续辉煌。

六十年队庆即将来临,集结号角业已吹响,西工大航模队诚邀各位老队员与前辈们归来,与昔日的战友们共忆峥嵘岁月,共谱甲子传奇,共同见证这片浸染泪水与笑容的热土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猜你喜欢
甲子华航模型飞机
岛内担忧华航改名会被禁飞大陆
百年甲子园的育人之道
华航罢工协商再度破局
卜算子·清明
卜算子·清明
静谧的降落
春江水暖
飞向太阳
甲子新中国
模型飞机的结构与飞行原理(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