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途径的研究

2016-10-14 08:56吉林省公主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6100王宁宁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4期
关键词:病原体乙肝控制措施

吉林省公主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6100)王宁宁

所谓传染病是由寄生虫、病毒病菌等病原体所引发的一类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质的疾病[1],本研究选取本地区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前后的200名成年居民为对象,探讨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途径,现将有关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本地区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未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期间的成年居民中随机选取100名设置为对照组,其中包括男性62名,女性38名,年龄在19~62岁之间,平均年龄(45.4±5.9)岁。同时从本地区2012年1月~2012年12月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期间的成年居民中随机挑选100名设置为实验组,其中包括男性57名,女性43名,年龄在18~60岁之间,平均年龄(46.3±6.2)岁。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未显示出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预防和控制措施 自2012年1月以后,本地区开始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2.1 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预防易感人群 对待传染病感染患者应遵循以下四大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以及早治疗,对于疑似病例做好基本情况的了解,针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分级管理,并予以对症治疗,对于携带病原的患者则做好登记,定期随访以了解其发展倾向,曾与病源接触的个体,需及时进行检疫和消毒,消灭病菌。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应采用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针对肠道类传染疾病加强对居住环境的清洁和杀毒,针对呼吸道传染疾病则加强对空气的消毒处理。在流行传染病爆发期间限制人流量,对病原体污染源实施封闭,控制疫情进一步蔓延。

附表 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前后的发病率比较(n,%)

1.2.2 建立健全的控制机制 实施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关键在于首先应建立长效的控制机制,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后盾力量,所以有关部门需建立完善的疾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信息系统,并制定有效的救治机制,形成合理的急救方案,同时对卫生检疫体系进行加强和完善,在传染病暴发期间加强对疫情的监控。

1.3 观察指标 对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前后的两组对象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两组对象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以X2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前的乙肝发病率为7%,结核发病率为1%,其他传染病发病率为13%,总体传染病发病率为21%;落实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后的乙肝发病率为2%,其他传染病发病率为4%,总体传染病发病率为6%。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病原体的不断变异、环境恶化导致新的病原体不断产生等原因,流行传染病的发病几率正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了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体健康程度,针对流行传染病加强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必然的举措。

临床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成年群体通过有效的措施对流行传染病加以预防和控制,可以大幅度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几率。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本地区加强对流行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后,传染病总体发病率仅6%,较实施预防和控制措施之前21%的发病率更占优势。

我们针对流行传染病,从切断传播途径、完善控制机制、加强宣传教育三个方面全面落实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有效阻止传染病进一步在人群广泛传播,通过接种育苗、控制易感人群等手段来达到对传染病的预防目的,完善相应疾病控制机制,以实现对传染病的全面监控,通过加大宣传来增强居民的传染病预防意识。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措施对降低乙肝、结核等传染病的发病率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我们应综合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开展流行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以有效降低其发病率,保障居民健康,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病原体乙肝控制措施
给排水工程招投标阶段中的造价控制措施
建筑安装工程预结算造价控制措施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乙肝妈妈:我该如何孕育一个健康宝宝?
伊犁地区蝴蝶兰软腐病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病原体与抗生素的发现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76例妊娠合并乙肝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