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2016-10-19 03:10朱时懿
中国市场 2016年35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朱时懿

[摘 要]文章在阐述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指出了现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中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层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基于职业能力导向,提出了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以及注重职业保健等层面探讨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关键词]职业能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教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5.195

体育教育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有别于本科教育中的体育教学。本科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而高职院校则更强调职业性,要求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积极的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改善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

1 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体育教学重要性研究

1.1 有利于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体能的提升

职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其对疲劳的抵御能力。职业体能是职业工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同时也是衡量职业工作者工作能力的标准之一,特别是对现代社会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来讲,很多学生参加工作之后都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内容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外出工作和出差的概率很高,再加上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压力,生活规律很容易被打乱,如果身体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就极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的出现。

对于这种状况,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教学或参与体育活动,尤其是一些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运动项目,就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水平,为提高毕业生的职业抗疲劳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另外,大学结对的体育教育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和正确的体育意识,保证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之后,学会释放工作压力,缓解疲劳情绪,提高工作效率。

1.2 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

一是,有效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高级职业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涉及很多体育游戏和体育竞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这刚好又与职业能力中的应变能力相互呼应。

二是,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高职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中,有很多游戏和竞赛都是需要集体合作才能完成的,通过让学生参与这些教学任务和体育活动,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正好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够更好地融入团体,积极正确地应对各类竞争。

2 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

现阶段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不足,集中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层面。具体如下:

一是,教学观念较为落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的影响,新时代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在推行过程中起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教师观念落后,生搬套路,缺乏创新,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是,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应当以向社会输入更多的具备较高素质和较强技能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但是,在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这一点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也有所体现。教学目标偏离人才培养重点,甚至照搬普通高校的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忽视了对学生应用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为企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技术型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是,教学内容与职业联系不紧密。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落后,改革创新束手束脚,不够彻底,体育课程注重学生的锻炼,不能有效地联系职业内容和职业要求,主次失调,致使很多学生盲目跟风,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此外,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也没能对市场进行深入探究,不了解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极大地限制了体育课程和职业需求的关联,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3 职业能力导向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策略

3.1 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观念转变

职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在体育教学方面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致性,他们的基本目标都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然而,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提出了彰显职业特色的要求,将体育教育的教育、娱乐、强健体魄等功能贯穿到整个教育体系中去。

此外,高等职业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还明确要求体育课程的设置要符合职业和岗位需求,要符合就业方向和职业发展的具体需求。高职院校在开设体育课程时,应打破传统束缚,应转变观念,合理地设置体育教学,凸显体育教育的职业方向和本质特征,开展包含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以及综合素质在内的职业性体育教学。

3.2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高等职业院校,不同学科专业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就是所谓的“特殊身体素质”,要培养学生的“特殊身体素质”,学校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体现不同专业的职业特色,根据实际状况制订培养方案和目标,以便最大限度的培养学生的“特殊身体素质”。具体而言,可结合不同专业的职业方向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创新。

一是,针对理工类专业,应注重耐力、平衡力、灵敏性的培养。例如,机电专业和工程类专业对学生的耐力和平衡能力要求极高,在设置体育课程时应多增设一些体操、动感单车类的教学内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由于要经常伏案画图或长期在外奔波,对肩部力量、身体耐力以及灵敏性有着较高的要求,可以考虑设置一些户外拓展类的体育活动;计算机操作专业的学生对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反应速度以及爆发力都有极高的要求,因此,可以为他们安排武术、拳击、羽毛球之类的课程,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是,针对文科类专业,应注重耐心、注意力以及抗压能力的培养。例如,对文秘和财经类的学生来说,将来从事的工作要求他们要有足够的耐性以及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并且还要长期伏案工作,因此,可以考虑给他们安排一些高尔夫类的运动项目以增强背部力量和注意力;服务类课程对学生的应变能力以及抗压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韵律体操、体育舞蹈等项目是他们最好的选择。艺术类专业对学生的肺活量状况要求较高,因此,适合为他们安排一些有氧搏击操、野外生存之类的课程。

3.3 以职业保健为指导,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中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大多数都是从事一线工作,操作性强,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且工作时间长,长时间的从事这类工作极易导致身体亚健康和职业病的产生,因此,高校有责任也有义务教授给学生一定的保健养生知识,让学生在具备了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体育意识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保健意识,为学生长久健康地从事本职工作打好基础。

因此,高校在制订职业教育方案时必须要细心规划,根据各个专业的具体状况和实际要求来制定教学内容,通过健康科学的体育教育来矫正未来学生在职业生涯中可能出现的身体健康问题。例如,长期从事计算机工作的人员,腰部、颈部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可以通过扭转头颈部和腰椎部来缓解矫正;而对经常站立工作的人员来说,就可以通过慢跑和倒立来降低静脉曲张出现的概率。

4 结 论

总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开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是高职院校体育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新形势下的社会人才需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之间深度结合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对应的解决策略,促进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

参考文献:

[1]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2.

[2]刘力.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1(4):24-26.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体育教学高职院校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