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课堂内外,培养学生责任心

2016-10-20 03:12董雪云
内蒙古教育·理论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责任心德育小学

董雪云

摘 要:责任心是道德品质的要素,也是个体遵守道德规范的前提之一。本文提出培养小学生责任心的三种方法:通过挖掘教材内容可以提升学生对责任心的认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能激发学生的情感;通过参与实践活动能磨炼学生的意志。这些方法结合课内外各种元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心。

关键词:责任心;德育;小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7D-0038-01

康德说过,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源泉,由此可见,责任心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十分重要。由于小学是培养学生道德行为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必须注重对这一时期的学生加强责任心的培养,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外,逐渐树立学生的责任心,解决好国家提出的“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一、挖掘教材,提升认知

学者邱和姊对教材中相关的课文进行了联系,提出可以联系课堂学习,在具体的学科中挖掘和责任教学有关的资源,促进学生在具体学科中养成责任心。如思想品德课就是进行责任心教育的前沿阵地,教师可以深度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对于责任心的认识。

以品德与社会课为例,在教材中就有很多内容可以和社会责任感联系起来,促进学生提升对责任感的认知。如在学习《在公共汽车上》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责任感的重要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讨论,在公共汽车上或者是其他公众场合,人们需要遵守怎样的社会公德,如果不遵守这些公德,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学生们畅所欲言,谈到了不能随地乱扔垃圾,要排队上车,看见老弱妇孺要及时让座等,他们认为这些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此外,还有学生认识到,如果在公众场合看见了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要及时劝阻,这样做也是展现自己责任心的表现。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责任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教学内容往往能够起到因小见大的效果,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二、角色扮演,激发情感

弗洛伊德提出,道德情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要培养学生学会关心别人的情绪,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情绪。莫雷诺提出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学会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此类活动,激发他们的责任感。

教师可以设计一整套“是否应该这样做”的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小组尝试参与角色扮演,并在此过程中讨论其中的人物是否具有责任心、正确的做法应该怎样。有的话题可以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责任心,如设置情境为:“老师布置了自主学习的作业,但是某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突然发现电视里正在播放自己喜欢看的电视剧,他该怎么办呢?”有的话题可以围绕对家庭的责任心展开,如设置场景为:“某学生答应了妈妈要帮助她洗碗,却借口说马上要考试了,想要多一点时间复习,逃避洗碗,这样做正确吗?”有的话题可以围绕社会责任心展开,如设置场景:“某学生上学就要迟到了,前面是一个没有车辆通过的路口,他是否要闯红灯通过这个路口呢?”这些话题能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深入思索责任心问题,激发他们的情感。

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析和思考学会解决问题,理解自己扮演的人物及所要承担的责任,这样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理解责任感这种较为抽象的概念。

三、参与实践,磨炼意志

虽然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生活阅历等的限制,所要承担的责任和其他社会成员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需要承担的责任,他们要对自己、家庭、所处的班级负责,还要对社会和大自然负责。在社会责任方面,小学生也要具备社会公德,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

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学校可以和环保部门配合,组织高年级的小学生参与到环保志愿队的活动中。在活动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负责一块区域,学生要负责捡拾责任区的垃圾,保证责任区的干净整洁,同时看见在自己的责任区中出现随地乱扔垃圾、采摘花朵果实等不文明现象,也要学会如何用适当的方式和对方交流,劝说对方遵守社会公德。在和社会接触的过程中,学生会渐渐了解到如何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承担自己的责任,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保持坚定的意志,树立责任心,从而得到社会的认可。

常言道“纸上得来终觉浅”,要想让学生内化责任意识,就要让他们通过实践活动强化认知。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磨炼意志,消化吸收那些和責任感有关的理论思想。

责任是伦理学中不可回避的话题,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提出要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责任心教育在学校德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师要联系学生的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促使学生更好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兴国.对小学生进行“责任感启蒙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J].学苑教育,1999,(2).

[2]刘铁芳.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构建与培养[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2).

猜你喜欢
责任心德育小学
责任品格培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北京市高职生责任心年级差异分析
伴侣责任心强,工作更出色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