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夫

2016-10-20 16:40彭慧君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缰绳博爱车夫

彭慧君

最近公开了这么一张黑白照片:在“二战”时期的德国海边,一排士兵肃然向正在下潜的潜水艇敬礼,唯有一个士兵拒绝抬起自己的手,理由很简单——我为什么要向一台即将前去杀戮的冰冷机器表达我的敬意?

生活就像是驾驶马车,如果说那些向纳粹无条件尽忠的德国士兵是在车上昏昏欲睡、任马拉行的乘客,那么那名精神独立的士兵才是始终按照自己的意愿清醒地驾驭马车的车夫。

南美的土著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习惯:走一段,停一停,叫一下自己的名字。据说是因为“怕走得太快,灵魂跟不上”。为了唤回自己迷失的灵魂,人生的路途上又何尝不是这样?只有坚持自己的信念,灵魂才不会任由四处冲撞的马车将你拉离正轨,迷路在人生的半途。

苏格拉底一生坚持哲学的教化,盛行民主的雅典却将之视为教坏青年人的疯子,一杯毒酒鸩杀了这位哲学界巨人般的存在。可这个顽固的老頭儿,这个低一低头就能逃离死神之手的老头儿,至死都念叨着他至爱的哲学。当“民主”的雅典被多数人的暴政蒙蔽了双眼,苏格拉底毅然决然驶着自己的马车冲向旅途的终点。

当中世纪被黑暗笼罩,民众盲目从流地被统治阶级肆意压迫,只有那一个个走向火刑柱的“车夫”仍然听从自己的信仰,并且希冀着唤醒那些马车上昏睡的人。这些人,他们即使身死,信仰也将从他们手中接过缰绳,接替他们驾驭马车,永不停滞。

当安妮被困于一方不见天日的斗室,这个年仅14岁的小姑娘完全有理由将怨恨和负面情绪加于残忍的纳粹身上,可是她没有,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邻家小女孩儿,窝在沙发中,向我们絮叨着她的青春剧情;当巴黎成为一座恐怖阴影弥散的城市,吕克·贝松完全有理由对惨无人道的恐怖主义口诛笔伐,可是他也没有,有的只是“你手中的枪200欧元,钢笔2欧元,但后者比前者有价值得多”。在仇恨的滔滔恶浪里,诺亚方舟也岌岌可危,盲目追寻“天堂五分钟”的快感带来的只会是阴影与阴影叠加的地狱。前方脱缰的野马会将你带向悬崖,而后坠入深渊,只有握着良知的、真理的、信仰的、博爱的缰绳,你才能逃出生天。

这是你人生的马车,它该驶向何处应当交由你来决定,不该交给命运的洪流,否则最终只能被席卷吞没而不自知。

你所能做的,只是尽力驶过崎岖而未知的旅途——我亲爱的车夫。

教师点评

这是篇有些沉重的文章,作者不光谈到清醒的话题,谈到要清醒地驾着马车,而且对它做了限定,是要“握着良知的、真理的、信仰的、博爱的缰绳”。文章内容丰富,素材很多,作者读了很多书,这是她的优点也是她的局限,有点儿掉书袋。文章需要提高的地方在于,思考可再深入些,认识可再深化些。

(刘金玲)

猜你喜欢
缰绳博爱车夫
晏子的车夫
人力车夫
博爱之歌
善解孤独所以博爱
马和骑师
七千台湾人呼吁废除“博爱座”
大宇宙中谈博爱(节选)
残忍的爱护
残忍的爱护
藏在心里的三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