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大菜,勿借

2016-10-20 17:38陈至桐
作文通讯·高中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喜庆团圆环节

陈至桐

只要提到“过年”二字,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春晚”。的确,春晚这一传统大菜早已成为国人心中“过年”的典型标志。然而,这两年掀起的春晚抢红包热喧宾夺主之意甚是明显,尤其是今年累计高达三千多亿的“咻一咻”次数更是令人咋舌。我认为,在春晚中加入抢红包的环节,冲淡了年味儿,并不妥当。

春晚本不同于一般的晚会,它浸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团圆”的浓浓期许。古来有多少“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祈愿,就有多少“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遗憾。而在这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节,一起看春晚便是除了吃年夜饭外达到团圆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春晚为春节增添了喜庆团圆的氛围,是团圆的象征,是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特殊存在。

春晚节目组加入抢红包这一环节的目的并不难想见,是为了增加节目的收视率,也是为了让观众看春晚的时候气氛更火热。但事实上呢?收视率确实增加了,观众确实很激动。可数字再怎么增加,不过是过眼云烟,观众激动的源头也不是春晚节目本身了。这样的“牺牲”真的值得吗?

静心思之,几十年如一日保持着守候团圆这一重大责任的春晚,加入了意在炒热气氛的抢红包活动,其中的年味儿无疑是被冲淡了。当随主持人一起倒数新年的激动被迟一秒便抢不到红包的紧张感所代替,当与家人一起畅谈春晚节目的欢声笑语被“咻一咻”的电子音频所替代,当我们关注的不再是春晚的节目本身而是抢到的红包数量与金额,那么我们的“年”还能剩下些什么呢?无怪乎有人说,为了“咻一咻”,今年春晚有啥节目都没印象。

所以,春晚节目组不应当过于纠结收视率的数字,也不能只看到春晚带来的表面的热闹,而应当反思一下收视率不升反降的癥结究竟何在,反思一下如何才能真正发挥春晚的效用,让春节的喜庆氛围更加浓厚。

我想,收视率不升反降的症结其实在于春晚节目本身。面对着荧幕前的十几亿观众,现在的春晚太过于模式化,就像是在流水作业一般挨个儿上菜: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魔术……似乎菜上齐了就行,着实缺乏创新意识,也难怪会频遭吐槽。也许节目组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想加入抢红包这一当下流行元素进行创新,但事实证明这只是饮鸩止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它带来的只是表面的虚假繁荣罢了。

因此,春晚的创新必须着眼于节目本身,在保留传统价值的前提下进行创新。不妨多听听观众的声音,可以尝试通过市场调查等方式,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如今大众的需求,努力做到众口可调。

创新固然可贵,但不可冒进。想要做好春晚这道传统大菜,不能一味凭借外力。

教师点评

文章行文流畅,过渡自然,说理透辟。作者抓住了春晚为什么要加入抢红包这一环节来展开分析,对春晚所承载的意义与抢红包环节的相斥性进行了充分解读,使得春晚不应加入抢红包这一环节的理由被顺理成章地展现了出来。除此之外,对春晚节目组的体谅理解使得全文入情入理,说服力极强。

(刘姗姗)

猜你喜欢
喜庆团圆环节
中秋节——八月十五庆团圆
喜庆的新年
张灯结彩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团圆的日子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满堂红
喜庆的春节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