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本科教学评估的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讨

2016-10-21 22:34易罗婕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双语教学

易罗婕

【摘要】探讨了本次新本科教学评估的特点,分析了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的现状,探讨了监控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监控运行体系、保障体系四部分構成的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双语教学;教学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教学质量监控室本科评估的重点议题,2011年教育部在以往本科评估的基础上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2013年正式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方案》[1],至此,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呼之欲出。此次新本科评估具有以下特点[2]:(1)变他律为自律;(2)变非常态的“迎评”为常态化的质量监控;(3)变千校一面大一统评估为细分化、个性化、自我审核。

课堂教学质量是本科评估的重点内容,而双语教学不仅是衡量高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内高校大量开设了双语课程,但是在开设条件、归口管理、教学效果特别是监督评价方面尚不够完善,教学质量往往难以保障。因此,对于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探讨,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同时也对迎接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起到未雨绸缪作用。

一、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为此,2001 年以来,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多个文件[3],2007 年更是启动了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以及众多地方高校均开设了大量双语课程[4],而在双语教学课程质量监控体系中存在以下普遍问题:

(1)管理机制不健全。首先各高校未设立独立的双语教学管理机构,其审核往往由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质量监控由教务处兼任,质量监控专业化程度不够。其次双语教学存在多头管理,且涉及公选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等多个类型,专业性要求高,因此评估难度较大。最后双语教学与公共英语教学、专业英语教学缺乏足够协调,导致三者之间教学目标在具体实践中存在重叠和冲突。

(2)人员素质不足。首先,目前双语课程分为选修(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和必修两类,后者则不考虑学生兴趣、基础、偏好等因素,导致部分学生难以适应双语教学,对课程产生排斥态度。其次,调查表明,双语教学任课教师中受过正式训练的仅为7.5%,海外留学、工作或访学经历的只占13.2%[5]。最后,作为监控的主体,教学督导、院系领导及质量监控人员或英语能力不足,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很难对教学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罔论提出改进教学质量的建议了。

(3)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国家对双语教学并未形成统一的、明晰的评价标准,双语教学评价标准不易量化、规则模糊,学生测评对于双语教学的规定也不够合理。在实际操作中或随意变动,或无所适从。

二、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针对前述问题,结合新本科教学评估方案精神,笔者认为高校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应由监控组织体系、评价体系、监控运行体系、保障体系四部分构成,

(1)组织体系

组成独立的双语教学管理委员会,负责审议双语课程的开设及取消,形成准入和退出机制;负责制定本校双语课程建设规划;负责双语师资队伍建设。组成双语教学评价委员会,负责听课评课,撰写相关制度并提交,组织双语教师研讨等等。

由教师自评、学生评教、院系领导听课、教学评价委员会评课、教学管理委员会监督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

(2)评价体系

构建由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的双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级指标包括管理人员质量、教师质量、学生质量、教学材料质量、教学过程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研究成果、教学档案等11 项内容,每一项进一步细化为对应的二级指标。可以将质量标准划分为A(优)、B、C 三级,各高校亦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3)运行体系

教学质量监控运行可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课前监控、过程监控和课后监控。

① 课前监控。首先是双语教学资格审查。审查内容包括课程本身、教师资质以及教学材料准备三个方面。其次,开课之前应对学生做充分之调研,并组织动员学习,统一思想和认识,并且利用QQ、微信等现代通信工具,多方沟通交流,减少学生的不适感,并且通过与公共英语课程的有效衔接。

②过程监控。高校教学质量过程监控体系结构如下:首先由评价委员会根据评价体系进一步细化量化,制定出具体的量化评价标准。而后经管理委员会批准后实行。由评价委员会、院系教师领导、学生对于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由评价委员会统一汇总信息,实行退出机制。

③课后监控。双语教学课程结束之后,授课教师要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和改进措施。同时,将学生反馈、院系领导意见、同行评价等资料搜集整理,梳理教学资料准备、授课进度、教学方法、课堂互动、学生反映等信息。

(4)构建高校双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应专门划拨经费用于双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用于研讨学习、组织会议等、培训学习、教学研究等内容。应建立涵盖所有双语任课教师的微信或QQ群,保障信息及时畅通,并且形成定期会议制度,促进教师间互相学习。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双语教学研讨学习活动,进行业务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三、结语

新一轮的本科教学评估已经展开,只有建立课程监控、专业监控、学院监控三级监测体系,才能够真正评价教学质量。双语教学又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构建合理的评价组织、评价体系才能有效监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改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Z] . 2011

[2]赵强 试析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转变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33:76-77

[3]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Z] . 2001.

[4]刘晓彦,曹原,杨静.高校双语教学课程现状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34):112.

[5]王今越,范尧,高建磊.高校双语教学开展现状调查与问 题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学术版),2009,(2):72.

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新的质量评估制度的高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重构研究”资助(湘教通【2012】401号)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双语教学
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效途径探索
完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几点思考
高校通识课程《美术鉴赏》双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情景导游》课程双语教学改革探索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
菲律宾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