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观念与方法 推进任职教育改革发展

2016-10-21 00:16李国闫永广石志泉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李国 闫永广 石志泉

【摘要】在改革中创新发展,一直是军队院校的优良传统。院校围绕“打赢信息化战争、培养信息化人才”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实践中尽管课程和内容的改革已经跟上时代步伐,但教学效果有时并不理想。学员一方面认为新课很多,信息量很大;但同时感到不解渴,有些问题没有解决,有遗憾。影响改革效果的两个主要症结所在:一是观念,二是方法,课程设计的流向和组织形式没有聚焦到能力上。所以要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设施等方面全方位进行配套改革。

【关键词】教学改革 教育 创新

在任职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中,加强教学管理改革创新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必须坚持以“两化建设”为牵引,以岗位任职需求为依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打造高素质教员队伍,注重教学条件建设,全面推进了任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突出任职院校学员中心地位,由“教为主体”向“学为主体”转变

信息化战争中信息成为主导战争方向的主要因素。信息技术具有的超强渗透性和快速扩散性,在极大地拓宽人们对知识的获取渠道的同时,也强制性地改变过去以课堂为主阵地、以书本为主渠道、以老师为中心的教与学的局面,自主式创新学习研究被历史性地推到了时代前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打破“教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紧紧围绕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由传授式教学向引导式、研究式、启发式、开放式教学转变,由被动的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的自主式学习转变,建立“学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一是帮助教员由重“讲”向重“导”转变。要求改变围绕教员所“有”来设置课程,以课堂上“讲”为主要表现形式,重在给出答案,给人以“鱼”的传统做法,着眼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这一目标,以学员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针对未来战争和学员所“需”来设计课程,并通过教员的“导”来指导学员学习研究,不以是否给出现成答案为教学结果,而是以帮助学员掌握方法,真正授之以“渔”为教学目的,让学员在研究问题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着重帮助教员抓好课程设计、试讲和测评三个环节。比如听试讲,把关注的重点由过去帮助教员讲好一堂课,把握好观点、结论不出错,转到帮助教员设计好一堂课,设计好问题、设计好方法上来。

二是引导学员由“对象”向“主角”转变。针对以往教员讲什么、学员听什么,学员始终是被动的听众,缺乏学习自主性的现象,我们着力引导学员带着情况、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做教学问题的提出者、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有力推动者,让学员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己查找资料、研究问题、寻找答案,变“教学对象”为“学的主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这个转变过程中,我们注重把握好课程设计、课堂引导和全程多元考核三个环节。比如,对学员的考核从过去课终考试的一锤定音,改变为对学员全程学习主动参与的程度、提出问题的质量、讨论发言的水平和课终考试相结合的综合评定,既增加了学员的学习压力,也提供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二、充分激活任职院校学员潜能,由“单向输出”向“多向互动”转变

任职院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搭建平台,让教员和学员的优势得到碰撞和互补。以单向灌输为代表的“单向输出”的传统教学方法,已越来越成为开发学员资源的拦路虎、激发学员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绊脚石。针对学员实际,立足培养任务,着眼未来实战需要,我们强调从学员中引入“源头活水”,广泛开展教员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多向互动”,通过多种形式的思维碰撞、思想交锋和探讨争鸣,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相长、学学相济、互动提高的良好效果。是要把学员讲座作为学员课程的有机组成进行统一设计,在学员带着经验和思考研究来到学校,通过学习进一步得到理论提升的基础上,请某一战略方向或某一领域有专长和长期知识积累的学员,按照课程要求进行学术讲座,教员和其他学员可以提问互答。通过这一形式,使大家更好地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交流了信息和思想,增强了全局观念和战略意识,达到了相得益彰的效果。学员讲座倍受学员欢迎,已在所有班次全面展开,尤其是培训班次更为普遍和深入。再比如,小班研讨式教学法,我们根据课程需要,改变过去的大课模式,变大班为小班,由学员围绕教学目的,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设计研讨思路和实施方案,自己组织讨论,自己归纳提炼、寻找答案,自己评议;教员主要充当理论工具的提供者、组织讨论的调控者和观察记录者、课程提炼和思维开发的引导者。通过这种形式,学员的思想得到了全面激活,资源得到了更好挖掘。

三、广泛运筹任职院校教学资源,由“传授知识”为主向“培养能力”为主转变

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能力、指导实践。为此,近年来,学校充分开发内部资源,广泛运筹社会资源,积极探索“搭台唱戏”和“借台唱戏”的路子,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不断推出以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提高能力为着眼点的新方法,為知识与能力的对接提供新的有效途径。

一是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信息化战争对军事人才特别是将才的素质要求更加全面,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指挥员源于知识积淀后的慧眼识辨和智慧闪现。而我们的军事指挥员由于长期从事和专注于军事工作,对非军事领域知识普遍存在短板。为此,我们在夯实学员军事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路,广集资源,博采众长,搭建学术报告、教员学术讲座、学员讲座、课程内容报告为一体,形式多样、博专结合、灵活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营造了百家争鸣、八面来风的学术氛围,帮助学员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厚积”能量,启发思维。

二是不断加强课堂内的实践性教学。在拓展校外实践性教学的同时,综合运用计算机网络和模拟仿真、虚拟现实技术,加强战略、战役模拟系统开放及系列实验室建设,打造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并应用到想定作业、综合演练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和问题研讨过程当中,将理论研究与实验论证、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课堂讲授与网上教学、人脑决策与机器辅助决策结合起来,使学员在虚拟战场中解读战争。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与社会、课堂与战场、院校与部队、现实与未来相衔接,学员在带着理论、带着思考走进实践中感悟了实践,在感受战争中学习了战争、思考了战争、研究了战争,提高了把握未来战争的能力水平。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创新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