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环境的优化

2016-10-21 01:10王维勤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的需要和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农村的大批剩余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以改善家里的经济条件。他们远离家乡,不得不把自己的子女留守在农村,使得骨肉分离长时间无法相聚。孩子因为与父母的这种距离,缺少了父母的言传身教,所以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心理上等方面都可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短时间从根本上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通过优化农村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来改善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在2013年全国妇联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中显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达6102.55万,总体规模扩大。如今解决这些留守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和思想政治教育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儿童是国家的希望,是祖国的花朵,需要用心用爱去呵护。然而由于社会原因,经济原因,家庭原因使得一些儿童与父母相分离,这些儿童无论在生活、心灵还是在学习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给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总体呈现的问题

1、农村留守儿童在性格上相对比较孤僻。孩子对父母有很强的依恋性,但留守儿童的父母却远离他们,父母和子女间仅仅靠冰冷的手机电话进行沟通,有些孩子甚至不愿去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流。当孩子思念父母、与他人关系上出现的摩擦、受到批评和委屈等情况下,在这些心理出现波动时,他们急需与父母沟通诉说,寻求父母的安慰和帮助。但由于距离他们却无法进行倾诉,这样长期的失落无助会使孩子感到孤独寂寞,性格就会变得比较孤僻。当对比出与其他家庭和乐融融的气氛不同時,留守儿童更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也造成亲情观念淡泊冷漠。

2、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比较缺乏自主性,其自控能力较差。由于历史原因农村地区老一辈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作为孩子的临时监护人,他们在课业上很想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上的教育和指导。可是由于知识的不足,老人们往往对此无能为力,父母更是鞭长莫及,长此以往孩子在学习上就缺乏监督和指导。当在家庭作业中遇到难题时,孩子最需要的就是身边能有会的人加以指导,当身边没有这样的人时,他们就会在情绪上比较失落,这样的挫败感很容易使他们产生放弃心理或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的自主性。这也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当人生路上遇到挫折困难时,也会容易放弃,产生逃避的心态,缺乏面对困难的信心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3、农村留守儿童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道德和品德存在偏差。父母被迫将孩子留守在家,这种牵挂,难以割舍又愧疚的心理在无从表达的情况下,他们会通过给孩子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去弥补。而且由于隔代祖辈们的溺爱,在物质和金钱上对留守儿童的约束也较低。虽然这些在短期内对增进骨肉亲情有一定的帮助,但长期以后,容易使孩子产生“拜金主义”。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们有些也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认为父母能挣钱自己“读书无用,不如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也是良好道德素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他们却缺少父母的耳濡目染和循循善诱,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思想上也比较功利。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对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的作用

1、加强农村留守儿童上的思想政治有利于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道德他律时期(5——8岁)。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比较相信权威和规则,如果加强对这一时期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会很容易使他们遵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第二,道德自律期(8——12岁)。这一时期他们已经能明辨是非。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特定的道德认识指导的,人的道德行为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后天去培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儿童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2、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发展。这些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发展的特殊时期,与成人相比在心理上还不成熟,由于家庭环境的特殊、学习的压力和社会竞争的激烈等,他们往往会出现在情绪上的失控和心理上的失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引导他们学会自我去调节,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合理去发泄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绪和不满心理。能教育他们保持健全的人格,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养成乐观的心态。

3、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他们学法、懂法、守法。法具有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也就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和维护社会关系社会秩序的作用,其中规范作用是手段,社会作用是目的。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法律知识宣传教育,可以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行为,鼓励他们从事法律容许的行为,也防止他们做出违法的行为。懂法也能让他们在自己的正当利益受到侵犯时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一些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意识淡薄,有些盲目认为自己是未成年人,不承担责任,但却不知道其行为可能已经触犯法律。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也能防微杜渐,使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优化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特定活动而言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所接触的能够影响他们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其思想品德的形成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传媒环境等。

(一)家庭环境的优化

农村留守儿童处在一个独特的家庭环境之中,他们有的和自己的祖父母们生活在一起,有的寄宿在亲戚家。父母不在身边,家中的祖父母们由于年龄关系精力十分有限,同样亲戚们由于中国传统血缘关系影响对其管理约束也与父母存在不同。虽然随着电子通讯的发展使得父母和孩子即使相离千里也能经常交流沟通,但由于儿童的年龄和心智并不成熟与父母间的沟通紧紧停留在简单的问候上,没有进行深入的交流。在农村儿童家庭环境的优化上就必需注重父母和孩子、父母和孩子的临时监护人以及孩子的老师间的沟通上,父母虽然在距离上远离了孩子但也应随时了解孩子的成长状态,及时发现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社会环境的优化

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要强化社会公共服务环境,加强对留守儿童教育的投入。国家和社会公益组织可以通过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来优化留守儿童的受社会环境。农村村民委员会应发挥其积极作用,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特别的关注,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掌握其父母和监护人的联系方式,组织成员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走访,关心儿童和监护人的生活情况及思想状况。还可以组建如“留守儿童家园”,定期组织村里的留守儿童一起参加一些活动,比如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等。同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也能为留守儿童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学校环境的优化

在学校环境中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和教师的榜样作用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儿童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优化学校环境,第一,要优化课堂环境。教师在教学中要爱学生、尊重学生、保护学生、也要杜绝伤害学生、对学生负责、并且要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課外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创造力动手能力、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懂得团结友爱。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要在校园的广播、板报、墙画、大字报、张贴的标语上多下些功夫,要注意题材的选择,内容的丰富,并加以宣传教育同时也要做到及时更新。第四,教师要为人师表,以人格的力量感化学生。“教育者以真挚的情感,运用尊重、理解、关心、信任等态度从情感上影响人、感化人的方法。”

(四)传媒环境的优化

对传媒环境的优化,就应对农村留守儿童接触最多的书籍、影视、广播还有网络环境等加以优化。由于广电总局对我们国家境内的所有广播电视媒体进行了有效的监管,使得影视环境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主旋律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通过电视丰富了对社会和知识的认知,积极向上的影视作品能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促进作用,所以必须提高影视作品的创作水平,在对影视作品的题材选择、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应该积极健康。对儿童图书的要求也是如此。目前市场上儿童图书种类繁多,但质量却参差不齐。一些儿童读物过度追求包装,价格较高;在编写上出现很大的问题,内容和表达不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缺乏优秀的作品,很难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帮助。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一些农村地区也实现了网络的覆盖,农村儿童网瘾也越来越严重。儿童上网有利有弊,如何趋利避害才是解决儿童网瘾问题的关键,优化网络环境形成绿色网络文化十分重要,未来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建立“青少年专网”,通过对儿童上网认证,进入青少年网络中心。

参考文献:

[1]陈万柏、张耀灿等著.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楚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3]郑永廷等著.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许远理、孙天义等著.公共心理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6]楚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罗森塔尔效应[J].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作者简介:

姓名:王维勤

出生年月:1992年1月

籍贯: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

就读学校:信阳师范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思想政治教育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
浅析小学留守儿童感恩教育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