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礼堂对农村环境和精神污染的治理作用浅析

2016-10-21 14:07顾冰珂葛蔡铭朱佳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精神文明环境

顾冰珂 葛蔡铭 朱佳晨

摘 要: 近年来,农村文化礼堂作为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平台,其建设工作受到了政府与群众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文化礼堂对农村环境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平台作用出发,研究了农村文化礼堂的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了文化礼堂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旨在充分发挥文化礼堂在治理环境和精神污染的平台作用,使农民“身有所栖,心有所寄”。

关键词:文化礼堂;精神文明;环境

中图分类号:X321;F3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175-01

近年来,国家和省领导对文化礼堂建设工程十分关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要“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2013-2015年,省长李强在浙江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三次提到要大力發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重大文化工程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文化礼堂。2013 -2014年,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和浙江省文化厅等多个单位分别发布《关于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意见》、《2014 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等文件,阐明了文化礼堂建设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工作措施。

一、农村文化礼堂发展现状

农村文化礼堂,即在农村通过举办各种形式活动,最终达到凝聚文化、传承文化的一种乡村文化建设活动。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是进一步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推进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从2013年试点开始到现在,以“文化礼堂、精神家园”为主题,在文化特色鲜明、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历史文化村、美丽乡村精品村或特色村,浙江已经建起了一批集学教、礼仪、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村文化礼堂。在农村文化礼堂出现前,农村祠堂、文化站发挥着类似的作用,自2013年出现后,文化礼堂继承和发展了前两者的作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影响广泛。

二、实地调研

2015年8月-12月,本项目组成员为深入了解农村文化礼堂的现状与发展,前往千岛湖左口乡芳桥村文化礼堂、嵊州市东郭文化礼堂和诸暨市赵家镇榧皇村文化礼堂实地考察。项目组成员在各个农村文化礼堂开展的活动主要有:利用文化礼堂的平台举办小型晚会和讲堂、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分发环保袋和宣传资料等。

通过与村民面对面的交流,项目组成员了解到文化礼堂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办各类比赛、晚会,开展会议、讲堂、培训等。各村村民参与文化礼堂活动的参与度不一,有的文化礼堂深受好评,平均每天有几十位村民来到文化礼堂参加各类娱乐或休闲活动,而有的文化礼堂则很难吸引村民,有时甚至闲置。在环境方面,三个村的村民均认为本村的环境情况较好,村民也有较高的的环保意识,文化礼堂内也会开展与环保相关的活动,如针对“五水共治”的宣传。除此之外,文化礼堂也是各村继承发扬本村历史文化的舞台。如在东郭文化礼堂,项目小组参观了礼堂内的道德讲堂、民风廊和烈士名录墙以及水龙等旧式农具;在榧皇村,项目小组参观了“原始香榧博物馆”。在与村民的交流中,项目小组了解到村民们希望文化礼堂除了展现其一般文化建设功能外,也能成为村民向政府反映民情的渠道,村民们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没有足够的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希望文化礼堂能发挥渠道作用帮助反映民情、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

问卷调查显示,有43%的村民基本不参加文化礼堂活动,只有极少一部分村民积极参与,但73%的村民都对本村文化礼堂建设和活动表示满意。受到年龄、眼界和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村民对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农业生产和民风民俗等十分感兴趣,对时政也有一定的关注,希望他们能够渗透在文化礼堂的活动当中,但希望通过文化礼堂学习外语知识的村民几乎没有。在问卷调查中,所有的村民都认为文化礼堂的建设是有必要的,希望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可以看出,大多数村民对文化礼堂的建设持肯定态度,但这又与村民参与文化礼堂活动积极性不高相矛盾,问题可能出在建设者没有很好地做好活动开展、管理方面的工作。

此外,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文化礼堂的关注度以及态度,本项目组特向众多大学生作了相关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虽然3/4受访者来自于农村,但受访者总体对农村文化建设相关政策、项目了解程度并不高,仅2%受访者表示对文化礼堂较为了解,仅16%受访者知道文化礼堂的概念,28%受访者并不知道文化礼堂的具体含义,更有54%的受访者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一名词,这一结果显示文化礼堂的宣传力度,至少在大学生群体中尚不足,而多数大学生并不会主动关心农村文化建设发展情况,导致大学生群体与农村文化礼堂之间产生了断层,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表示了对农村建设的关注与为之献力的意愿。

三、文化礼堂存在的问题及缺陷

(一)资金

文化礼堂建设资金来源被动,主要依靠于政府支持,渠道有限,导致设备购置能力弱,设备少或者不全,进一步造成文化礼堂活动规模小,宣传手段和能力弱,对村民吸引力小等问题。

(二)管理

浙江省在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中,高度重视基层文化队伍的培育和使用,组建农村文化礼堂工作指导员、管理员、志愿者三支队伍。然而实地走访发现,这三支队伍实际存在的只有管理员,即文化员,且文化员极有可能不能长期“坚守”文化礼堂。另外,文化礼堂开放时间并不固定,活动开展形式较为单一。

(三)参与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村民对文化礼堂活动的参与度不高。一方面,常驻村民中年长者居多,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有限,对文化礼堂活动兴趣不高。另一方面,村民日常忙于农活或者在外工作,身体劳累,无暇顾及。

(四)交流度

各文化礼堂之间交流度不高,不利于文化礼堂的发展壮大。一般来说,文化礼堂的活动开展范围仅限于本村之内,活动宣传及推广涉及范围也较为狭窄。新生文化礼堂向发展已较为成熟的文化礼堂汲取组织管理经验、活动创意的渠道单一。

四、对于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建议

1.希望国家加大对农村文化事业的倾斜度,加大对文化礼堂建设与发展的支持和投入,给予更多政策与资金上的帮助。比如,引进评比与奖励机制,鼓励各村致力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鼓励各村扩充文化礼堂资金来源渠道,提高主动性。比如,向杰出企业募捐,鼓励它们协助开展活动(比如作为赞助商)。

3.各村应合理规划文化礼堂建设资金投入比例,并将资金用到实处,必要时可以引入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4.鼓励大学生,尤其是本村高素质人才,在闲暇之时,积极投身于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出谋划策。

5.设立并完善专门的文化礼堂管理机构,组织、管理和策划文化礼堂的活动及相关事宜,并定时为文化礼堂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努力促进指导员、管理员、志愿者三支队伍的均衡发展。

6.加强文化礼堂管理人员与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村民感兴趣和愿意接受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内容上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形式上既要因地制宜,也要不断创新,避免简单复制。

7.文化礼堂的活动要有层次性、多样性,要照顾到不同群体和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8.鼓励“文化走亲”,增进各文化礼堂间的交流,传播成功的活动组织与管理经验。

9.借助微博、微信等平台,建立公众号,宣传礼堂活动,增进不同地区文化礼堂间的沟通交流。

10.充分发挥文化礼堂在治理环境污染方面的平台作用。在文化礼堂的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宣传与教育,比如播放环保类的影像资料,购置环保类的书籍。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共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2011.

[2]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2014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实施意见[R].杭州,2014.

猜你喜欢
精神文明环境
环境清洁工
武德修养在当代中小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学校育人环境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浅谈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和谐发展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漫观环境
论环境雕塑
环境雕塑与人
公共环境与城市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