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目山山岳型风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2016-10-25 02:37烨,朱
中国林业经济 2016年4期
关键词:山岳风景区景区

张 烨,朱 军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艺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旅游管理

水目山山岳型风景区资源开发利用的SWOT分析

张烨,朱军

(新疆农业大学 林学与园艺学院,乌鲁木齐 830052)

以水目山山岳型风景区为例,运用SWOT综合分析法研究山岳景观资源特征及其保护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和挑战,对其影响因素、至关重要环节提出战略规划方法,对风景区进行总体定位和定性。在考虑生态和资源承栽力的基础上,整合水目山旅游风景区区域现有资源,布局山水自然及周边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一山七片区”休闲度假旅游综合风景区。向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在生态美、组成美、结构美、功能美等方面视角下去整体系统化思考设计,力求打造中国南诏皇家禅宗文化山岳风景名胜区。

风景区;山岳;SWOT分析;水目山

山岳景源是地球自然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构成风景园林的骨架,起到屏障保护以及生态作用。由于山岳型风景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特征,形成了山岳风景区区域空间环境的变化及其多样性,从而营造了不同特征的生态环境,为生物及其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提供了温床,已经成为全球重要旅游目的地。自古名山多隐士,山岳环境相对私密幽静,因此得有许多文人墨客、高僧住持依山而建,建立家园、设立寺院,形成了山岳风景区的文化特色。山岳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是进行一个整体性、系统性的规划设计过程,并非单一层面的规划某一其中元素,要具备整体性、相互联系与制约性的思维方式。山岳特殊的地形地貌环境特征影响着它与其他景观构成要素的关系,山岳型风景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挖掘山岳景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的基础上,将中国山岳景观文化表达与可持续性发展相结合,降低风景区间的重复雷同性,弘扬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精品化山岳风景区景观,同时保证规划景观与原生态景观的和谐统一发展,在景观上去形成与自然的结合,达到开发与保护利用的高度结合;在空间布局、景点设计、景观材料等规划设计方面提出创新性的新设计思路和方法,总结并推广,增强规划设计可操作性与落地性。

1 水目山风景区概况

水目山位于云南大理州祥云县境内,开创于南诏龙兴四年,因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锡杖涌泉”而得名,为滇西佛教文化传播中心、民间文化的摇篮、天然的植物宝库。水目山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目山山体长约11 km,宽约8.5 km,海拔2 000~2 627 m,旅游景区处于水目山山体之东南角,总占地面积53.3 hm2,现保存有多座佛教禅院,有西南最大的佛教塔林,全国罕见的“寺抱塔”文物古迹和久负盛名的宝华寺“戒堂”。水目山可确定位置的遗址有经板阁遗址、灵光寺遗址、玉皇阁、三教阁遗址、观音阁遗址和明代砖瓦窑遗址等。

2 研究方法

山岳旅游风景区规划涉及面积较大、领域较多,要符合风景区规划条例、法律法规,并应与地方总体及相关规划对接完善,规划难度较大、要求较高。山岳型风景区规划设计首先要对场地现状及其资源等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SWOT综合分析法可以超越各个学科间的隔阂,在面对项目区域的众多问题中,相互联系与制约,协同全面的分析问题;可以整体性地思考区域和地方尺度系统,得出战略性的指导思想,为整个山岳风景区的总体定位、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 山岳型风景区SWOT分析结果

3.1水目山风景区发展的优势分析

3.1.1历史人文资源优势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宗教历史地位显赫。水目山是云南开创最早的佛教圣地之一,自公元813年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一子孙式舍利塔林圣地、佛门圣物肉身舍利子发掘安放地、南诏国皇家禅林、云南禅宗发源地。经史学家考证,禅宗传入云南始于南诏时期,但当时并未得到充分的发展,直至大理国时期,才将禅宗中心从崇圣寺分出移至水目山。因此,水目山确为宋代滇西禅宗的传布中心,显示出其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此为水目山作为宗教文化旅游风景区的立足根本。

历史遗存丰富,拥有舍利子,大型塔林、寺院等古建筑群落。水目山是研究云南佛教文化和南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现存的水目寺、宝华寺和普贤寺三座寺院,经多方恢复,已基本维持了名寺古刹风貌。北岗塔林现存七十二座历代僧墓塔,出土的49颗舍利子供奉在塔林的地宫当中,是全国乃至世界十分珍贵的佛教圣物和宗教文化遗产。历史传说的地点皆有迹可寻,这些宝贵的遗产为水目山的开发提供了坚实而深厚的人文资源基础。

3.1.2自然资源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水目山主峰海拔2 627 m,山势嵘峨,望前川百里纵横尽收眼底,地形地貌独特蜿蜒,森林覆盖率达80%,附近拥有青海湖和三甲水坝等水资源,三甲水库是水目山地区重要的湿地资源,湖光山色、交相辉映,自然环境优美。景区内名木荟萃、古木参天,既有较多的古云南樟,也有保存价值较高的元江栲和华椴。在上庵、中庵遗址旁,各有唐朝种植的山茶一株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常住寺内的两株明代古月季在国内也是极为罕见。

气候宜人,适宜开发休闲度假风景区项目。水目山属亚热带偏北气候区,冬干夏湿、四时皆春,具有高原季风气候的特点。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最高可达每立方厘米6 800个,是天然的养生度假之地;全年日照时数为2 323小时,平均相对湿度为68%,平均绝对湿度为11.5毫巴。海拔2 000 m的水平地带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降雨量810 mm;海拔每升高100 m,气温平均递减0.56℃,年平均降雨量递增25.7~66.5 mm。因此,水目山相对湿润凉爽,四季气候皆宜开展旅游活动,不仅有利于林木花卉生长,而且为旅游观光、游憩休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是适宜消夏避暑的胜地。

3.1.3区位优势

现有交通基础较好,具备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潜在客源市场广阔。水目山规划区位于滇西交通的咽喉,距离祥云县城东南约20 km,祥云县已初步形成滇西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重地,成为西南地区连接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梁,周边交通发达。水目山风景区距离楚大高速、320国道和广大铁路均在5 km以内,至大理机场30分钟车程,交通基础良好,依托便利的交通区位,能辐射来自昆明、大理、丽江、四川等省市的休闲度假游客,为水目山风景区及所在区域的综合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保障。

3.1.4后发优势

风景区开发已有基础,后期发展潜力较大。水目山自1987年被列为云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当地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水目山宗教旅游的发展,为水目山风景区开发建设提供政策优惠,项目开发有保障。水目山风景区已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评估,力争扩大、完善风景区,做大影响力,景区建筑正在原基础上重新修葺。

3.2水目山风景区发展的劣势分析

3.2.1有历史无记栽,规划设计缺少依据

由于存在“南诏无史,大理无墓”的历史记载空缺问题,导致在风景区文化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对年代、人物、传说等方面存在不可知和不确定性的弊端,使旅游开发缺少相对应的依据,不利于景区规格的提升和对外的宣传推广工作。

3.2.2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水目山风景区及其周边现有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服务质量不高,不能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需求,对未来发展高端休闲度假旅游市场形成制约。旅游通道不畅,经多年雨水冲刷,路面凸凹不平,内部停车场至宝华寺2.75 km长的主游路需按7 m宽,弹石路面标准进行拓宽改造,常住寺至普贤寺、五祖坟、宝华寺间有Ⅳ级公路沿山地蜿蜒,宽4 m,全长2.5 km,砂石路面,路况差,需进行改造。部分游路仍为土路,路况较差,部分路段坡度较大,险要路段缺少防护栏杆,景区通往景点的步行游路不足,旅游标识不健全。高速公路在水目山没有出口,外地游客极少在此停留,对水目山旅游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3.2.3古建筑群落自然与人为损毁严重

水目山景区大多古建筑群全部坐落于繁茂的原始植被中,长年湿度较大,木结构的古建筑群和壁画,铭记、碑文等损毁十分严重,至今已有部分古建筑群椽子和屋架腐朽,极大地威胁到佛像、埤刻、匾联等珍贵文物的保护和游客的安全。近代经历史变故,寺院建筑多处损毁,且不如往昔繁盛。普贤寺现存寺院建筑为92年在原址重建,仅有大殿、左右厢房、僧舍等,应有规制残缺不全。宝华寺原占地面积约5 000 m2,全部建筑于文革中被毁,相关部门于96年开始部分重建宝华寺,但重建中多有纸漏现存。

3.2.4消防设施不健全,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水目山旅游景区由于植被茂密、古建筑群众多,干旱季节防火形式非常严峻,极易引发火灾;景区内已有10千伏高压线引至常住寺,使用20千伏安的变压器,远远满足不了今后的要求。古建筑院落内部的消防管道和配套设施(消防栓、水枪、消防带等)陈旧,林区消防管道设备欠缺;消防用水量不足。

3.2.5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环境卫生影响生态保护

水目山风景区目前缺少垃圾中转站,景区内垃圾箱不足,景区面积为53.3万m2,根据景点的分布情况,以每个厕所300~800 m的服务半径计算,旅游厕所设置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现有污水都是经过排污沟道排入林区,易污染环境。

3.2.6景区景点间缺乏关联性,旅游产业链亟待完善

风景区项目单一,仅仅围绕宗教寺院进行旅游项目开发建设,旅游产业链较短,缺乏文化观光、休闲度假、生态养生等特色精品化旅游风景区项目。在景区建设上存在定位及其设计缺乏特色现象、建筑物风格不突出,景点间的联动性较弱。缺少对风景区的宣传推介工作,目前客源市场主要集中于省内。资源整合和整体系统性开发不足,项目影响力较小,旅游综合效益低,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

3.2.7有名山无名僧,宗教旅游人气不够旺盛

水目山自建寺以来,历代都有高僧大德主持水目山,包括南诏的开山祖师普济庆光禅师,大理国的净妙德澄禅师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高僧大德是一处名寺、一座名山的精神象征与核心所在,水目山三处寺院目前缺少常驻高僧,即是缺少灵魂人物,缺少对香客的凝聚力和对游客的吸引力。此外,没有住持的寺院在管理方面也不够规范,容易出现纸漏。

3.3水目山风景区发展的机遇分析

3.3.1休闲度假旅游时代来临,深度生态体验游符合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转型发展,旅游业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城镇化以及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在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喧嚣都市里沉重的压力中解脱,从而得到身心的休憩。旅游目的也因此由单纯的观光采风转向休闲度假,山岳型风景区能给游人拥抱自然、养生养心、归隐山林的感觉;禅宗文化清静自然、从容淡定的特点也契合了当代市场需求。山岳景区禅宗文化体验游可以让人们停下来享受宁静,放松身体,聆听内心,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

3.3.2周边景点开发初见成效,区域内可以形成集聚效应

大理崇圣寺恢复重建后,礼佛观光游带动了大理旅游的发展,促成更多东南亚游客来大理观光旅游,并增加中外游客在大理的停留时间,现已成为大理的标志性景点。大理旅游集团与鸡足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组建宾川鸡足山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现已将鸡足山打造成佛文化旅游国家4A级景区。祥云县距离崇圣寺不到70 km,距鸡足山风景区110 km,是游客走楚大高速前往鸡足山的必经之地。未来水目山风景区的发展要与鸡足山、崇圣寺联合起来,形成三寺错位发展的区域集聚效应,打造滇西佛教文化旅游示范区。

3.3.3在大理至丽江交通线上,弥补沿途旅游节点空白

云南是我国的旅游大省,境内自然风光和民俗人文资源十分丰富。云南最为知名的旅游目的地有大理、丽江、西双版纳等。祥云县位于昆明至大理、丽江黄金旅游路线上,是往来三地之间的必经之地,目前这一路线上并无高质量景点,存在极大的市场空白。从昆明至迪庆八百余里旅游线上,“唯楚雄大理200 km之间尚无一个景区”,特建议把祥云水目山风景区作为昆明——滇西旅游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全省旅游景区规划加以开发。通过优质景区的提档升级和交通设施的建设完善,使祥云县成为滇西游客中转站,增加游客接待量。

3.4水目山风景区发展存在的威胁分析

3.4.1面临周边及国内外同类型风景区的竞争压力

祥云水目山与崇圣寺、鸡足山风景区同为宗教类旅游景点,如果开发不当,将产生同质化的恶性竞争:目前鸡足山和崇圣寺已经明确了各自的特色和重点,水目山在发展中的定位十分重要,要突出自身优势,融以新意,建设成为独具一格的禅宗圣地、南诏佛都。面临国内已经逐渐发展起来的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带来的竞争威胁:目前国内诸如峨眉山、武夷山、长白山等山岳型旅游风景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水目山要想在知名同类型风景区中脱颖而出,须全面系统打造特色文化及休闲养生度假旅游风景区品牌,开发优质景区项目。国外山岳型风景区旅游项目品牌对国内旅游项目带来的威胁:欧洲的高端医疗养生游、东南亚的小乘佛教游、日本的宗教山岳游等,国际知名山岳型旅游项目品牌给国内同类型风景区旅游的发展提出了挑战。

3.4.2山岳风景区生态环境破坏导致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山林乱建坟墓现象突出,景区内村民房屋建设不规范,周围生态景观如象山等山体损害和植被破坏影响了风景区的连贯性等一系列问题。古树名木保护利用不当,上世纪对植被破坏的影响依然存在,加上未来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将不可避免地对植被、山体以及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影响。

3.4.3宗教活动对青少年吸引力降低

宗教活动异化以及正确的文化引导不足导致年轻一代游客群体对其失去兴趣。目前,宗教旅游开发行为异化、宗教文化过度商品化和功利化、宗教旅游迷信活动泛滥,普通大众对于佛教经典教义的内涵所知不多。山岳佛教景点的开发必须要深入挖掘自身文化内涵,以文化魅力吸引游客,以丰富多样的休闲度假活动留住游客。

4 水目山风景区发展的战略方针

4.1SO战略选择

深入挖掘、延伸水目山禅宗和南诏文化特色,引经据典、打造独特的区域品牌,综合布局山岳区域空间,组团功能互补发展,施行科学、生态、开发与保护并存战略。规划建设山岳禅宗文化旅游体验景区、山岳旅游观光主题景区、南诏风情环湖休闲度假区、皇家禅宗养生养心疗养景区、康体运动休闲度假区、云南驿?茶马古道旅游区等风景区综合分区。形成水目山宗教旅游“一山七片区”休闲度假旅游综合风景区,开设高速公路出入口,火车旅游小站,完善旅游交通系统。

4.2WO战略选择

逐步规划建设水目山旅游综合分区,全面拉动祥云县旅游产业进程,带动全县第三产业健康发展,充分把握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这条云南省最富盛名的黄金旅游线路的黄金道口优势。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做好绿色植被恢复原则,以水目山国家级森林保护区为核心,辐射周边区域空间,扩展完善区域可持续生态系统,增强水目山的生态山水旅游特色的份量。

综合划分特色园林景观空间:杉木林区、常绿阔叶林区、松柏区、松林区、果林区、月季园、茶花园、菩提林,通过绿化分区及树种选择营造各片区空间特有的景观氛围。

4.3ST战略选择

立足全国、面向东南亚进行战略定位,把水目山高起点建设成为国家级禅宗文化和休闲度假风景示范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坚持尊重水目山宗教文化历史地位,保护文物古迹及寺庙规制,本着还原宗教历史盛况的原则,引入发展宗教旅游、禅宗佛学院、庙宇古建筑、舍利子供养、塔林地宫参观、南诏皇家养生、酒店休闲度假、运动康体健身等项目,在云南省率先创建水目山国家级宗教文化旅游示范区。

4.4WT战略选择

实施特色化、资源系统整合化、可持续化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水目山宗教旅游景区的规划建设要坚持政府政策主导,科学规划布局,分片开发推进,企业积极参与,统一标准管理,集中宣传推介的发展策略。坚持择商选资,认真考核开发商资质及实力,确保开发商建设符合水目山项目规划思路和景区发展的原则,共同实现水目山风景区发展的健康模式。

5 结论

国内山岳型风景区发展水平不一,但总体上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景观资源保护与开发科学性不足,精品化创新设计与差异化定位较弱等问题。山岳型风景区资源丰富但开发难度相对较大,应在考虑生态和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布局山水自然及周边区域空间结构,向特色化、品牌化、国际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在生态美、组成美、结构美、功能美等方面视角下去整体系统化思考设计。水目山风景区自然及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在生物多样性、基础设施、项目设计、配套服务和宣传推广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潜力和提升空间,应合理规划区域组团、完善生态结构,力争打造中国南诏皇家禅宗山岳风景名胜区。

[1]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园林设计分会,风景园林设计资料集—风景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毛端谦,田勇,冯淑华.旅游景观开发[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24-27.

[3]杜曼.山地景观空间设计探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4]陈朝英.基于SWOT分析的乌山风景区旅游发展对策的探讨[J].林业勘察设计,2014(2):67-70.

[5]郡和琳.川西山地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规划设计[J].山地学报,2001,19(4):368-371.

[6]黄成林.山岳风景区生态环境问题[J].山地学报,2001,19(1):53-58.

[责任编辑:路实]

SWO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bout the Mountain Type Scenic Resources in Shuimu Mountain

ZHANG Ye,ZHU Jun
(College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Xinjiang 830052,China)

Take Shuimu Mountain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using the SWOT comprehensive analysis method,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dvantages,disadvantag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mountain landscape resources,strategic plann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essential link,make overall positio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cenic spots.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integrate existing resources of Shuimu Mountain scenic area,Layout landscape nature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 space structure,form“one mountain seven kilometer”leisure and vacation tourism comprehensive scenic spot.Develop to specialization,branding,internationalization,sustainability,think and design from the ecological beauty,component beauty,functional beau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overall system,strive to create China Royal Nanzhao Zen culture mountain scenic spot.

Scenic Spot;Lofty Mountains;SWOT Analysis;Shuimu Mountain

F592.7

A

1673-5919(2016)04-0104-05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4.033

2016-06-03

张烨(1986-),女,河北献县人,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山岳风景区景区
赤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
云南发布一批公示 10家景区拟确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南京山岳风景与城市关系历史研究
『摘牌』
“摘牌”
某景区留念
浅谈山岳救援中T型救援法的使用
动物派对
山岳的瓦伦丁 Marco Pantani
斗篷山温泉——坐落在风景区中的东南亚风格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