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中的智慧

2016-10-25 07:30史丰有
美文 2016年9期
关键词:老话公道智慧

史丰有

“老话”是指世代流传的、父祖辈教育后代常讲的、既承继传统又经过人生的体验感悟、既老生常谈又常讲常新的话,老话看似简单、平常甚至空洞、陈旧、啰嗦,实则睿智、深刻、简明、扎实、管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智慧、深刻的哲理和屡试不爽的人生经验。

在我国几千年农耕社会群居稳定生活状态下,为了实现人与人和谐相处,保持家族延续、兴旺和家风形成、传扬,倡导和引导良好村风、乡风乃至整个社会风气,而逐渐形成、发展和丰富起来的老话,来源于生活,根植于人性,与传统文化经典典籍相互印证、相互辉映,形成了中华文化一道独特的、绚丽的风景,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遗产。由于农耕社会以乡村为基本的居住形式,以耕读传家为基本的生活方式,所以这些老话主要流传在乡村中,也只有在乡村才比较好地保持和传承了老话的完整内容和形式。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这些老话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甚至面临佚失、失传的严重境地。广泛搜集、认真整理、深入发掘这些老话资源,并将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对于快速发展转型的中国来说,应当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并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也应当成为当今文化学者尤其是研究民间文化的学者和社会学者特别是研究乡村社会的学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和使命担当。

老话涉及人生、社会,做人、做事、做官,修身、齐家、治国的诸多方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人生百科全书。老话是民族的绵绵根脉,是祖先的殷殷教诲,是每个人浓浓的乡音乡思,她像一根纽带,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使你和民族魂、文化根、家乡情联系在一起;她像一盏明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照亮着你的内心、你的前程、你的人生。仔细品读这些老话,可以使我们从中汲取智慧、感悟人生、提高修养、提升境界;切实践行这些老话,可以使我们人生方向明确、脚步扎实、生活美好、社会和谐。

老话是传统文化的民间形式,是经典中书面语言的口头表达,因地域、方言、生活风俗的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述,从而也大大增强了老话的丰富性和生动性。本文仅就自己平时听到和收集的一些老话(主要是陕西关中地区流传的一些老话,这里曾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十三朝古都的京畿之地,老话历史悠久,传承不息),作以推介和浅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共鸣、交流和进一步的深入研讨。

关于公道的智慧。公道是做人立身之本,是中国人追求的崇高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是良好和谐人际关系的前提,是实现社会公正的基础。只有做人公道,才能对人对事公正,才能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道如此重要,怎么才能做到公道,可以说一直是人类不断思考和孜孜以求的重大命题,对此,东西方文化都有不少的经典表述,如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大学》中讲道:“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在西方,与孔子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说“你不希望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请你不要做。”《新约·圣经》也有类似的论述:“你们想别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

对于公道,民间老话则有着独特的表达,如“若要公道,打个颠倒”;“将心比,都一理”;“以心换心”;“公道自在人心”等等。比起经典的书面语言和名人名言来说,老话更为直白,更为简明,更为感性,更容易被多数人特别是普通大众所理解和接受,因而也更容易口口相传,世代相传。“若要公道,打个颠倒”,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换位思考,但相比之下,这个说法却要来得更直接、实在、到位,可谓一语中的、一语惊人、一语醒梦,他对你那样你有意见,你对他这样他是什么感觉,把自己和他人的位置打个颠倒,互换一下,推己及人,以人观己,自然就会认识到什么是公道,怎么做才能达到公道。

中国文化创造了“心”这个概念,心既不同于心脏这个器官,也不完全指大脑思维,而是指人的全部精神活动,或者说是指人的最重要、最基本、最核心的精神活动。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人们常说的这个人是心好,还是心坏,是心地善良,还是心术不正,首先就是看这个人公道不公道。“将心比,都一理”,是说人心或者说人性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相近、相似的,用自己的心比别人的心,道理是一样的。人心可以互换,你对他是什么心,换回来他对你也就是什么心,你对他是好心,换回来的也是好心;你对他是坏心,换回来的也是坏心,这是每个人需要明白和谨记的。“公道自在人心”。公道不公道,只有心知道,这个心不仅只是自己的心,还包括别人的心,乃至所有人的心,所以说“人心是杆秤”,随时称量着自己和别人是不是公道。现实社会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公道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既有自己的立场感情问题,也有对内容和标准的理解问题;既有愿不愿、敢不敢的问题,也有能不能、会不会的问题,但不论何种情况,只要打个颠倒,将心比心,以心换心,这些都不成问题,公道就会真正体现于心,见之于行。但最终是否达到实现了公道,还需要人心这杆秤称量和评判,相信自己心中这杆秤和别人心中那杆秤,都能称出公道的分量、公道的程度、公道的真伪。

关于知足的智慧。人生在世,面对自身的欲望,面对外界的各种诱惑,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坚持什么放弃什么,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中始终需要面对和选择的,而如何正确地面对和选择,最关键的是要懂得和做到“知足”。知足是一种心态,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智慧。遍观古今中外,凡是不满足,不快乐,贪得无厌,违法犯罪,乃至身败名裂者,皆是因为不懂知足,没有做到知足。老话讲“知足常乐”。人性都带有自私性,人的欲望往往会不断增加,甚至无限膨胀,这既是个人乃至人类生存发展的原动力,也会给人带来烦恼、痛苦甚至灾难。因为人的需求、人的欲望与人的能力、人的实际得到,总是存在着差距和矛盾,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的人,心态较为平和,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的人,就会形成剧烈的内心冲突,心情愤懑,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这山看见那山高”,就永远没有登峰达顶的感觉,更不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就始终有觉得自己吃得少或者没有吃够的感觉,就会贪吃多吃,伤胃伤身。

知足不仅能够常乐,知足还可以减少抱怨,避免耻辱,摆脱危险,远离灾祸。老子《道德经》五千言中就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恒足矣”的教诲。知足是快乐之源,快乐与富贵名利无关,只与是否知足有关,地位再高,权力再大,财富再多,不懂得知足,就永远不能得到快乐。知足是欲望之阀。人的欲望如果不限制,就会由小到大,水漫河涨,甚至变成洪水猛兽,知足就是欲望的一道阀门,当欲望达到一定程度时,就要关上这道阀门,使其不再继续膨胀。知足是防身之盾。知足就会知止,在各种诱惑面前,就能做到头脑冷静,行为有方,就会自觉地不越雷池半步,就不会招致毁谤怨恨,甚至招致牢狱之灾。知足是清净之门。寡欲可以清心,知足是最好的清心剂。面对现代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物欲横流引起的人的心浮气躁,最好的良方就是知足。如果说世界上有什么东西能让人最终知足,永远知足,那就是知足的心态,所以老子说:“知足之足,恒足矣。”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讲:“知足是天赋的财富。”其道理也就在这里。

老话不仅告诉我们知足常乐,而且也教给我们怎样才能知足。知足不知足都是相对而言,是在比较中感觉和体现的,人不知足,往往都是和比自己地位高的人、财富多的人、声望大的人比较,而很少与自己的过去比,与不如自己的人比,对于这种比法,老话告诉我们:“人比人活不成,骡子比马驮不成。”这样就会越比越失望,越比越感到不满足,越比越觉得自己生活的不如别人,就会内心愤懑不平,就会失去人生应有的快乐感和幸福感。那么,应该怎么比,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去比,老话也告诉给我们,这就是任何人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向上比,不如别人,向下比,不如自己的人还很多,这样比就会客观理性,心态平和,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得与失。更重要的要看比什么,是比知识、比修养、比能力、比贡献,还是比名利、比权位、比排场、比享受?对于知识、修养、能力、奉献,要向上比,不知足;对于名利、权位、排场、享受,要向下比,不贪求,这样的比,才是正确的比,有益的比,才能既发奋努力,又无怨无悔。

人心这个东西,说小就小,说大就大,小到只能容纳自我,大到可以包容天下;欲望这个东西,说小就小,说大就大,小到只需维持生存,大到贪求世间一切好处。管住人心,管住欲望,就管住了自己,管住了社会,管住了人类。老话讲“人心不足蛇吞象”,就形象地说明了人心、欲望的贪婪,但是,蛇又不可能吞下象,一个象腿,就足以把蛇撑死。

关于吃亏的智慧。“吃亏是福”,这是老话中常说的而许多人却难以理解、接受和做到的一句话,对于这样的情形,老话又讲“亏者是福,人人都不;利者是害,人人都爱”。真是感叹我们的祖先、民间的智者,这种崇高的境界、博大的胸怀和洞达的智慧。这句话对人类和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醍醐灌顶、振聋发聩的劝勉、惊醒和启迪作用。

吃亏就是忍让,就是放弃,就是割舍,就是奉献,而这和人性、和欲望又不完全一致,甚至产生着剧烈的冲突。争强好胜、争多论少、争权夺利、争雄称霸,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全过程;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互不相让、明争暗斗,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些现象说到底就是都不愿意吃亏,都想占便宜,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没有把“吃亏是福”的智慧落实于自身,运用于生活,不想吃亏反倒吃了大亏,结果是于己不利,于人有损,于社会有害。

“吃亏就是占便宜”,“吃小亏占大便宜”,这两句老话就解释了为什么“吃亏是福”。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吃亏是失去,但失去是暂时的,最终必将得到,而且往往得到比失去的要多。吃亏的性价比很高,不仅自己受益而且家人、子孙也都跟着受益。与人方便,与己方便;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这些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的认识、现象和需要遵循的行为规则。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历史典故至今仍被人们传为美谈;韩信一饭千金报恩老妇人的动人故事一直在民间流传;改革开放之初傻子瓜子的经营之道,百年老字号的诚信、保质、让利,等等,不胜枚举的事例,都印证了“吃亏就是占便宜”,“吃小亏占大便宜”。

儒家讲仁、恕,吃亏就是博爱、怜悯,就是包容、忍让,就是一种善行,善有善报,这是民间常说的,也是一再证实的。道家讲顺应自然,与世无争,不去计较得与失,对待吃亏更是一种超然的态度。老子讲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就是要减损自己的欲望,庄子讲的“为善不近名”,指的是做好事不是为了赢得好的名誉,更不是为了得到回报。在道家看来,吃亏是一种处下、尚柔、示弱的智慧,而柔弱正是道的功用,它为自己赢得了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回报。按佛教的说法,吃亏就是为自己积攒资粮,布施也好,忍辱也好,都要求要有一种吃亏的心态,并作为修炼的一项重要内容。佛教讲因果,吃亏是因,结果就是自己修炼的提升和福报的增加。

“吃亏就是占便宜”,“吃小亏占大便宜”,但不能为了占便宜,更不能为了占大便宜而去吃亏,事物往往总是事与愿违,“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为了占便宜而去吃亏往往占不到便宜,甚至还会吃更大的亏,这才叫真正的吃亏,而不为占便宜最后却占了便宜,甚至占了大便宜。因此,我们对人对事要有吃亏的心态,安于吃亏,乐于吃亏。但吃亏是有条件的,吃亏要有益别人,有益社会,最终也有益于自己,吃亏不是一味地不讲原则、不辨是非的包容、忍让、给予,更不是愚昧无知,上当受骗,甚至纵容坏人。

关于勤奋的智慧。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是一切成功人士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劳动是财富之父”,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迄今为止,世界上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是人类勤奋劳动、勤奋工作、勤奋创造的成果。人都是有惰性的,特别是孩童时代,由于没有意识到勤奋的必要和重要,难以克服自身的惰性和贪玩的习性,因此这一时期的勤奋更准确点说是勤快,就十分难得和值得表扬奖励,过去老人在教育孩子时常讲:“小娃勤爱死人,小娃懒没人管。”小娃懒没人管,并不是没人管或者不去管,这只是表达了对小娃懒的一种态度,是一种警示和鞭策。这也启示我们,对小孩从小就要注重培养勤奋的品质和习惯,因为这是一个人一生勤奋的基础。

老话讲:“勤能补拙”“一勤遮百丑”,可见我们的祖先、社会大众对勤的作用和美德给予了多么高的评价和赞赏。人都有拙的一面和拙的能力,或比之于人,相形见绌;或观之于己,存在短板,如何弥补和解决这一问题,唯一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勤,除此之外,别无他途。“笨鸟先飞”“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人比之绌,观己之短,皆可通过勤补之。认识到自己的绌与短,奋起直追,比别人付出更多的精力、辛苦和汗水,你就可以不比别人差,起码差距可以大大缩小,己之短板,就可以补齐拉长,这其中就体现着勤的作用、勤的功劳。人不可能没有缺点,对于缺点较多的人,勤就是一块“遮羞布”,勤不仅能遮丑,还能变丑为美,变缺点为优点,甚至化腐朽为神奇,因为辛劳的汗水可以改造人、提升人、完善人。

事实上,一个人要生存发展、立足社会乃至有所成就,都避不开、躲不掉、离不了这个“勤”字。懒是万恶之源,诸恶从懒始。除非不得已的原因,人不能成为他人和社会的包袱,即使不能帮助别人,起码也要扫清自己的门前雪,把自己该干的事情干好。但往往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可以完成做好的,都要付出劳动和努力,都要和自己的惰性进行斗争。老话讲:“人怕干活,活怕人干。”“瞌睡总要从眼睛里过。”面对眼前的活路、手头的工作、难做的事情、艰巨的任务,人一开始总是有些懒惰、畏难,但真正下决心去干、用心去干、全力去干,不仅可以完成,而且可以做好。如果不去干,它不会自动消除,也没有人代你去干,反倒更加难干,更费精力和时日,效果也就打了折扣。业精于勤,天才出于勤奋,成就来自积累。古今中外,取得巨大成就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教育家、实业家等,其成功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勤奋,最大的秘诀也是勤奋。我国古代夙兴夜寐、宵衣旰食、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牛角挂书、悬梁刺股等有关勤奋的成语和事例,数不胜数,正是这种世代相传的勤奋努力,才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璀璨文明,锻造和铸就了民族精神和优秀品格。

关于慎独的智慧。一个人的修养怎么样,包括上面说到的是不是真正公道、知足、吃亏、勤奋等,不是看他在人前的表现,更不是看他的自诩、表演和作秀,而是看他私下里、无人时或者无人监督时的真实表现。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中的“三我”划分,单独时表现的是“本我”,人前表现的是“自我”,表演作秀或者是处于激情亢奋状态时表现的则是“超我”。因此,能不能做到慎独,是本性和修养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实,做到慎独还不只是涉及本性和修养,更涉及人生的智慧。佛教讲修行的六个法门或六个台阶,处于最高阶位的是“般若”,也就是智慧。世事洞明了,人生彻悟了,大道认识了,慎独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老话讲:“人在做,天在看。”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天是最高的,而且有自然之天、意志之天、公正之天等多种寓意,但无论哪一种“天”,都要远远高于人的力量。你做着好事天在看,你干着坏事天也在看;你助人为善天在看,你恃强凌弱天也在看。《尚书·蔡仲之命》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就是说上天公正无私,总是帮助品德高尚的人。孔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是说如果你得罪了上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祈祷了。所以,天不仅在看还要对你的行为做出公正的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奖赏或处罚。中国古人敬天畏天、尊天顺天,就反映了这样一种心态和意愿。

“头顶三尺有神明”,更把慎独具体到每一个人的每一项具体行为,如果“天”离人还比较远、比较抽象的话,那么头顶三尺的这个神明则离得很近,就相对比较具象,并且随时跟随着你。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每一个细节,甚至你的内心活动,都被神明看得一清二楚,这是无形的、高清的摄像头,全程记录、永远存贮着你的行为。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种监督能达到如此随时随地、从内至外、全方位、立体化的程度。古代的圣贤们都能把头顶三尺的这个神明真正奉若神明,时时小心,处处谨慎。《中庸》第一章就讲道:“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其意思是说,道德高尚的君子在没有人看见的时候也总是谨慎的检点,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总是心怀畏惧、不敢怠慢。没有比处于隐藏的时候更容易表现出本色,没有在细节的事情上更容易显露出真情。所以,他们总是更加小心谨慎地对待一个人独处的时候。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这句老话,更是给独处戴上了一道心理的紧箍咒和行为的窥探器,而且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所证明。“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的行为总要留下相应的痕迹,再严丝合缝、神不知鬼不觉的行为,总有被人发现、被人知道的时候,今天不知,明天就可能知;现在不知,将来就可能知;今人不知,后人就可能知。“贼不打三年自招”,即使自己守口如瓶,别人也会从蛛丝马迹和你平时的行为表现上判断出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何况是行为呢?因此,慎独是人生的高境界、大智慧,慎独可以使我们思正行端,心安理得,神定气闲,从容泰然,有利于个人,有利于社会,我们为何不去自觉地追求、努力地做到呢?

关于规则的智慧。规则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人际交往过程中,逐步认识、形成并要求大家普遍遵守的有关规定和原则,这既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和保障,发展到今天就是以法律法规和体制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文明。其实,中国古代、中国民间、中华文明是有着较强的规则意识的,也认识到了规则的作用和重要,比如人们常说的“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的确,没有规矩,就没有标准,没有遵循,没有约束,就干不了事,干不成事,干不好事,就会导致认识不一,行为失范,社会无序,画圆不像圆,画方不像方。中国的方正观念,圆通思维,规则意识,在城市园林、道路交通、家居院落、待人接物、生活起居等方面都有反映和体现。

做事先立规矩。老话说的“丑话说在前面”,“先小人,后君子”,指的就是定规矩、明规则。这样做,开始可能有碍情面,显得比较计较,但可以做到标准清晰,权责明确,奖罚有据,既有利于分工协作,目标一致,干好事情,又可以使结果公平,各得其所,避免和减少矛盾,既把事干好,又把人处好。有一句老话叫“生意好做,伙计难搭”,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规则不明确,没有把丑话说在前面,没有立下“先小人,后君子”的协议。为了强调规则的重要,老话还说到“亲兄弟,明算账”,显然,这已经把规则摆到与亲情同等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过了亲情,这看似好像不近情理,实则融理于情,以规则来保证亲情。生活中不乏因为没有明算账而造成兄弟之间感情疏远甚至反目为仇的情况,从中也可以看出老话中关于规则的智慧是多么的重要。

中国社会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规则与人情就成为社会活动和人际交往中常常遇到的一对矛盾。商鞅变法时“徙木立信”,就是要树立变法措施能够真正推行并公正推行的诚信,树立规则的权威,增强人们对规则的敬畏。河南内乡古县衙有一块“天理国法人情”的匾额,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古代社会管理的理念就是做到三者的兼顾和统一。天理就是自然规律,国法就是国家制定的法律规定,人情就是人们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情感认同,如果能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应当是社会治理的一种较佳状态。实际上,规则的统一性、稳定性、公平性、公开性,常常与人情的多样性、变化性、私人性、隐蔽性发生着矛盾和冲突,甚至有所谓私下的“潜规则”,“盗亦有道”的强盗规则等。

纵观几千年中国历史,有过按规则治理国家、用礼乐教化人民,社会繁荣安定的太平盛世,创造了周礼、秦制、唐律等灿烂的制度文明,同时也有过礼坏乐罚、战乱纷争、民生凋敝的动荡年代,以及专制、奢靡、残暴的腐朽统治。从中可以看到,中国社会不缺乏对规则的认识、不缺乏规则意识,甚至不缺乏具体的规则,而缺乏的是真正科学、合理、有效、管用,并与时俱进的、系统的、全面的、权威的规则,缺乏的是能够保证规则公平执行、公正实施的体制机制,缺乏的是人们普遍对规则的遵守以及规则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真正落实。这也可以看作是老话中关于规则的智慧,对于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启示。

关于节俭的智慧。节俭是一种美德,人人皆知,但节俭是一种智慧,未必人人都懂。说到节俭,最常说的也是最有警示作用的一句老话就是“成由勤俭败由奢”。人人都愿意成功,不愿意失败,但并不是人人都愿意勤俭,而不愿意奢侈。事实上,许多人都喜欢、追求奢侈,而不愿甚至厌恶勤奋和节俭。人啊,往往都是“由俭到奢易,由奢到俭难”。一夜暴富,一掷千金,纸醉金迷,尽享人生,这样生活起来的确能很快适应,乐在其中,也着实令许多人惊羡;一旦财富尽失,繁华不再,穷困潦倒,难以为继,这样生活起来就很难适应,苦不堪言,无法接受,还遭人耻笑。比较一下两种走向的生活状态,就能体会到节俭的意义,认识和感受到俭的好处和奢的危害。

如何做到节俭,老话告诉我们要“吃饭穿衣量家当”,就是根据自己的家底,经济实力,量入为出,合理安排生活,不要为虚荣、攀比、享乐而开支无度,寅吃卯粮,挥霍浪费,导致入不敷出,陷入困境,甚至家业衰败。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节俭不仅是简朴的生活,还是生活的智慧,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弟子规》中对穿衣吃饭就有“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的训示。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甚至“好的吃个死,坏的死不吃”,不仅有悖节俭的要求,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对于如何安排消费和开支,老话讲“有钱不买半年闲”,不仅要节省的花钱,还要会花钱,要把钱花在需要的、紧用的地方,不要把有限的钱花在无用的东西上,这对我们今天合理消费、正确投资乃至资本运作,发挥资产、资本的最大效益都不无启示。

勤和俭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勤劳致富,节俭久富,辛勤劳动的成果,只有注意和做到节俭,才会恒富恒足。《大学》中有一段话说得好:“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就是说,财富既要广生,又要节俭;既要开源,更要节流。“守财奴”“吝啬鬼”不是什么光彩的称号,的确不值得提倡,但是这些人中的相当一部分往往都是白手起家、历尽艰辛,深知财富来之不易,舍不得花钱,进而到过分吝啬和成为金钱奴隶的程度,这种做法不足取,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能挣(钱)不如能省(钱)”的老话。能挣多少钱取决于诸多因素,有时主要不在自己,而能省的取决因素就比较少,也主要地在于自己是否能做到节俭。挣起来难,花起来易;挣钱慢,花钱快,即使挣的钱再多,无节制地花钱很快就会挥霍一空,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因为“花别人的钱不心疼”,不知艰难,就不知珍惜,坐享其成,坐吃山空,人们把这种人称作“败家子”,把这种情况叫作“富不过三代”。对此,林则徐有一句名言很值得我们深思,他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俭以养德”,俭不仅可以养身、养家,还可以养心、养德。《老子》第六十七章中讲道:“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我们的需要越是少,我们越近似神。”“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俭,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世事的不易,财富的艰难,“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降低物质欲望,养成节俭美德;俭,可以使我们居安思危,丰年不忘灾年,安乐不忘忧患,实现可持续地发展和生活;俭,可以使我们保持志向,勤奋努力,明白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人生不是为了享受,而吃饭是为了活着,活着是为了奋斗的做人道理。

关于处人的智慧。群居性、社会性是人的重要属性,甚至可以说是人的根本属性。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或者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家庭关系、亲戚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等,构成了一个人一生诸多而复杂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带着自己社会关系的印记,都在这种社会关系里生活。这些社会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每个人一生需要经常面对的,处理得好与不好,就要看是否具备处人的智慧。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是最亲近、最紧密、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处人的智慧首先表现在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上。儒家文化的孝、悌观念,五伦中的夫妇、父子关系,说的就是处理家庭关系的原则以及家庭关系在人伦关系中的重要性。儒家还把孝悌作为“仁”之根本,《论语》中就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论述。《大学》中人生修养和建功立业的八个方面或者说八个台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五个指的都是自身的修养,是为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准备、打基础的。齐家的意思就是使家族成员能够齐心协力,和睦相处,而只有做到齐家,才能达到治国平天下。老话讲“家和万事兴”,处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最关键的就在这个“和”字上,和就是和气、和蔼、和谐、和合,说话和颜悦色,处事心平气和,行为和谐一致。出现了矛盾、纠纷甚至一些不好的事情,老话告诉我们“家丑不可外扬”,还并不是包庇、纵容,而是要注意维护家庭整体和家庭成员的对外声誉和形象。《弟子规》中讲:“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何况是自己的家人呢!

人的群居性决定了居住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的乡村,城市的社区都是人们基本的居住方式,人们通过这种居住方式生活在一起,相互关照,相互帮助,因此老话有“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的说法,这对当前一些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淡漠,甚至互不相识、互不往来的现状无疑起着一种提醒和校正作用。现代社会是一个人员自由流动的社会,离家出门已经成为很频繁很平常的事情,过去农耕社会出门少,出一次门也很不容易,一个人在外生活更加不易,因此老话就有“出门三辈低”“三句好话顶钱使”等说法,这对我们现代人主动放低自己的身段,谦和礼让,都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人和人相处,最终体现的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表达,最高境界是爱和敬。《孟子》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他对你的态度,取决于你对他的态度,老话讲“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中国是个礼仪之邦,礼仪主要表现在敬与让上,对人对事应心怀敬意,面有敬容,行有敬止。而现实情况是,这一传统美德正在被一些人丢弃,面部表情淡漠,甚至被称为当下中国人的一种情绪表达符号。可能一些人就要抱怨说,我对他尊重,他对我不尊重,这该怎么办?碰到蛮不讲理,或者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该怎么办?别人伤害了我,该怎么办?老话告诉我们处理这类问题“有理也须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对此,孟子也讲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假定这里有个人,他对我蛮横无理,那君子必定反躬自问,我一定不仁吧?一定无礼吧?不然的话,他怎么会对我这样呢?如果人人都能反躬自问,反省自身,对人恒爱、恒敬,那么这个社会就人人都是君子,人人都是智者,人与人交往就会十分真诚而美好。这是多么令人神往呀!

关于学习的智慧。人的一生都处在学习的过程中,人的所有知识和能力都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了没有,自觉还是不自觉。在人的各种能力中,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因为其他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学习获得。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分工和侧重,青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也就是在专门学习中度过的,这段时间为一个人的一生打下了基础,也决定了人生的基本走向。光阴流逝,不可复得。对学习,老话中说得最多的一句是“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青少年时代学习的知识,储备了人一生的知识基础,其作用和功效将会逐步显示出来,少小努力不努力,不仅决定着能否顺利踏入高等学府、知名院校的大门,决定着能否顺利走上仕途、找到称心的工作、创造人生和事业的辉煌,更重要的是支撑着未来的人生,影响着以后的能力和水平,包括以后继续学习的难易程度和成效。所以,真正到“老大”的时候,才能感受到这句话的真实不虚,既然这样,何必等到老大,人生不能只是懊悔,少小多努力,老大就不会伤悲,或者就会少伤悲。

圣贤是“学”出来的,专家是“学”出来的,一切有成就的人,无不是“学”出来的。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化的宗师,曾经被人们称为“生而知之”,对此,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还说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自己的德行和才能都是学出来的。学习并不只是指从书本上学,在学校里学,而且还要注意在实践中学,在生活里学,老话讲“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我们怀有求知欲望,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就会知识日增,学问日长。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可见,“圣人无常师”,“井淘三遍出甜水,人从三师武艺高”的老话,既是现实中的事实,也道出了学习的智慧,这就是要虚心地学,广泛地学,综合地学,创新地学。现实中存在着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老师、同样的师傅,学生的差异却非常大的情况,这也印证了老话讲的“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大匠能诲人以规矩,不能使人巧”的说法。除了天赋和基础的差异外,主要差在勤奋的程度、学习方法的正确与否、能不能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等方面。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很好地说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学习要善于抓住关键,学懂学通,悟深悟透,这样才能掌握“门道”,深得要领,事半功倍。“失败乃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学习要注意总结教训,在失败中找到成功的途径和方法,达到知识的彼岸、事业的巅峰。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逆境是磨练人的最高学府。”就说明逆境可以使人学到许多东西,以及对人成才的砥砺,人不可能一直处于顺境,不可能一帆风顺,逆境正是锤炼的时候、储备的时候、积累的时候、奋起的时候。

老话中还有“人过三十不学艺”的说法,从字面意思看,是说人过了三十岁,就可以或没有必要再学习技艺了。我觉得,这句话关键是看你怎么理解。“人过三十不学艺”可以有这么几层理解:一是说,人在三十岁之前是学艺的最佳时期,要有紧迫感,抓紧学,努力学,三十岁以后这些技艺就会发挥作用,人生就会有所成就,这和前面提到的“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比较接近。二是说,人在三十岁之后,学艺的难度就明显增大了,一方面人的智力、精力、可塑性都不如三十岁之前,另一方面,人在三十岁以后要承担起谋生养家、干事创业的重任,很难抽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艺,因此,三十岁以后学艺要付出更多的艰辛,要更加努力,并不是说三十岁以后不再学艺,不能成为人过三十不学习的借口,而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鞭策和警示。从孔子的“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到《三字经》中“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再到鲁迅的“活到老学到老”,古今贤达终生重学的情况可见一斑。这从一个侧面也印证了“人过三十不学艺”的上述理解。

关于说话的智慧。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语言分为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而口头语言即说话则是人交流最主要的方式。就在这看似最平常、最简单的说话中,也包含着许多智慧,老话对这方面也有不少论述。如“会说话的想着说,不会说话的抢着说”,就有不少智慧在里面。说话表达的是人的思想、观点、情感、认识,是经过人大脑的思考的,说什么,不说什么,怎么说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的表达效果,这都要认真地想一想,这才叫会说话。当然,这个会说话,指的是把话说好,对此,老话也有“话有三说,巧说为妙”的说法。不会说话,不仅是指说话的内容、表达的方式不合适,而且场合、对象、时机也不合适,抢着说,更多的是指后面一种情况,不该你说的时候你说了,不到你说的时候你说了,就是抢着说。所以,老话又说了,“话到嘴边留三分”,说之前停一下,想一下,给嘴巴装个阀门,安个把门的,就会避免和减少抢着说的情况。

人长着嘴,除了吃饭,就是为了说话,语言的出现是人类进化的结果,语言的准确、丰富、生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说话可以表达思想,阐发认识,交换意见,交流感情,但说话并不是说得越多越好,什么话都可以说,老话讲“言多必失”,话说多了,就容易失误,因为人的思维并不是什么时候都是十分缜密的,况且有时候即使想得再好,不能很好地表达出来,词不达意的情况也是常有的,有失误还不算什么,更为严重的情况是“祸从口出”,因说话而招致灾祸的事例,历史上就曾有过不少。老子《道德经》中就有“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意思是说,说话多了容易使自己陷入困境,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所以,老话又有“沉默是金”的说法,可见管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多说话、乱说话,有时是彻底不说话,是多么地难啊!

言为心声。说话要发自内心,心口一致,而不能言不由衷、口是心非。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是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这里的巧和令都是装出来的,不是发自内心。因此,最动听的话,最有用的话,最应该说的话,是真话、是心里话,但话该怎么说,又不是这么简单,否则就谈不上智慧乃至艺术了。《论语·卫灵公篇》中就有这么一句话,“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其大意是说,孔子说:可以与他谈话而不与他谈,这是错失了人;不可与他谈话,而与他谈了,这是白费了言语。聪明的人既不错失人,也不白费言语。达到这个程度,可以说就具备了说话的智慧,或者说能够达到智慧地说话了。有时出于无奈不得不说假话,比如人们常说的“美丽的谎言”;有时需要使用比喻、形容、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增强说话的效果。遇到这些情况,关键是看你说话的出发点、目的以及最后达到的效果。

关于快乐的智慧。快乐是一种精神感受,是一种内心愉悦的状态。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快乐,因为人说到底是一种精神动物,也就是说,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有丰富的精神活动。前面提到的公道、知足、吃亏、勤奋、慎独、规则、节俭、处人、学习、说话的智慧,可以说都属于快乐的智慧,因为掌握了这些智慧,烦恼就会少一些,快乐就会多一些。

快乐与物质条件、物质生活有关,但是也可以超越物质条件、物质生活,而且这样获得的快乐往往才是更大的快乐、更高层次的快乐、更加长久的快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台阶,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并作为人类行为激励、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依据之一。从中可以看出,处于底端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与物质条件、物质生活联系更紧密一些,处于中高端的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则与精神生活联系更紧密一些。也就是说,物质的需求处于低端,精神的需求处于高端,精神需求才是更高的和最终的需求与追求。我们的祖先、民间的智者可能没有学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也可能没有具体研究过人的需求层次,但却有许多关于对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关系的老话,如“房宽院宽不如自己的心里宽”。房屋再宽敞,院落再宽大,并不意味着自己的内心就更为宽阔、舒畅,相反,有时可能还会徒增烦恼。房和院指的是物质,内心指的是精神,物质的需求容易满足,而且是为精神需求提供物质基础和服务的;精神的需求不容易满足,而且是无止境的,物质的需求难以弥补精神的需求。当人春风得意时,住在再简陋的房子里,心情也是愉悦的;而当人倒霉沮丧时,住在再大的院子、再豪华的房子里,心情也是压抑的、苦恼的。正如杜甫《春望》诗中所写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同样是繁花鸟语,心情却迥然不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慨然写道:“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评价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时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学而》有一篇孔子和弟子的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这种快乐就超出了物质的需求,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超然境界。

人们常常用仙境、神仙来表达自己对美好生活、美好人生的追求和向往,神仙为什么令人向往?一是长寿或者长生不老,二是快乐无忧。世界上没有神仙,人也成不了神仙,然而民间有一句老话叫“心中无事便是活神仙”,可见在人间也能做神仙,关键看你心中是有事还是无事,这个事既可以是坏事、烦事,也可以是好事、高兴事,这两方面的事都能造成我们不快乐,因为他们是互相转化的,使我们的心情时起时伏,时好时坏,只有心无牵挂,不重荣辱,不计得失,“与物同游而不为物所累”,才能超然物外,心中无事,做一个人间的活神仙。只可惜能达此境的人实在是太少了,也正因此,老话才对世人予以提醒。

说起快乐,有时甚至还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因为快乐和痛苦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不少人都抱怨人生,抱怨社会,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苦多乐少。其实,这句话也告诉我们人生的确会有许多痛苦,认识到这种痛苦,勇于面对痛苦,就会像佛教说的“知苦不苦”,反而能感受到更多的人生幸福和快乐。同时也告诉我们快乐来之不易,有时要付出痛苦的代价,就像老话说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不吃苦就不能真正懂得甜的滋味”,珍惜快乐,让快乐更持久一些。快乐既在我们身边,又需要我们用心寻找,从现在开始向快乐出发,我们就会最终找到自己的快乐老家。

老话中的智慧,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纳和划分,还可以总结和发掘出很多,以上所列只是管窥蠡测,老话之所以叫“老”话,就在于其经过长期地传承、时间的沉淀、反复地印证。“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让我们走进这些老话,记住这些老话,使这些老话成为现代社会和今天的人们生活中的智慧之光,在继承与开创、现代与未来中闪耀出应有的光芒。

猜你喜欢
老话公道智慧
独具匠心公道杯
老话新解
给那些爱 “病”的人搭个脉
请还我们一个公道
记忆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
文体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