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强数学教学准备的有效性

2016-10-31 15:18张运耀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2期
关键词:学案教材课堂

张运耀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1

近年来,高效课堂日益盛行,课前发单单儿,老师站边边儿,学生围圈圈儿。面对这种局面,引起全体数学教师的深思,怎样的一堂课才是高效课,上好高效课的关键是什么?我认为做好数学教学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结合自己实施高效课堂的体验,就如何增强数学教学准备的有效性,总结了以下五个方面与同仁交流。

一、备教材,认真编写导学案

备教材,首先要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目的、任务,掌握知识的深度、广度,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和疑点,从总体上要明确在“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注重实践”上实现什么目标或者达到哪一层次。其次,解读课标、分析教材,熟悉其全部内容,还要在教材分析中明确编者意图,从深层次地去研究,我们可以借此落实哪些阶段目标?我们应该在怎样的总目标的指引下具体落实到课堂上的目标?最后,要认真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写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导学性原则,问题性原则,层次性原则,探究性原则。导学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导学案”应该具备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还应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解决学生怎么学,如何学的问题。导学案的编写必须精心设计“三查”中的“两查”内容,一是自主学习时的预习检测题的编写,二是知识反馈时的在线检测题的设计。合作学习的知识多以问题或问题串的形式呈现,问题要精心设计,要有引导性,层次性,有探究的必要性,体现知识的逐步生成过程,要由低到高,螺旋状上升。总之,只有把教材钻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才越透彻,这样讲起课来才能举重若轻,得心应手,才能讲在点子上,才能讲在学生的心坎上。

二、备手段,守住“传统”,用好“现代化”

在倡导“五步三查”新课改的今天,对现代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使用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同的课程类型必然就有不同的导学案,多媒体该用则用,无需用就坚决不用,上好“原生态”课。传统教学,是经过了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主体引导功能;而多媒体教学具有多种优势,通过对视觉、听觉的强烈刺激,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了他们知识面,利于学生多元逻辑思维的培养和锻炼。教师要熟练的使用数学教学软件,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几何画板,数学公式编辑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工具等等。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可以相互补充,各有千秋。因此,我们必须按导学案进行教学,守住“传统”,用好“现代化”。

三、备学情,研究学生是最难的课程

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老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分析学情,备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要根据学生年龄段、好奇心,来巧设情景,采用熟悉的故事,或者生活场景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欲望。大力倡导合作意识、竞争意识,让每个学生都有集体荣誉感,荣辱感,组内是合作的伙伴,组间是竞争的对手,老师所提的问题,让学生去挣,去抢,大胆发言。一个同学回答问题,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质疑,指出错误。老师对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加分鼓励,再次激起他们的竞争与“矛盾”,搞活课堂。为了使学生在最短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老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把握学情,灵活进行调控,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坚决不讲,教师只讲学生的疑点,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提炼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多余的讲解和不必要的指导。

四、备洗课,同课异构、集思广益

数学教师要有合作意识,对于同一节课,各抒己见,博采众长。对教材的把握更加透彻,导学案设计更切合学生的实际要求,向老教师学习怎样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细节。课前主张要集体“洗课”,对所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流程,那些是必要的,那些是教师必讲的,讲该讲到什么位置,讲到何种程度,集众人的智慧来探讨和解决这些问题,同课异构让教师有时间和能力接受新的信息,掌握教改动态。教师还可以通过同伴交流,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有利于我们在高起点上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五、备训练,坚信“学到的是知识,炼出的是能力”

教师在备课时要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优化教学环节,使每堂课的知识密度适中,才能保证充足的时间进行在线检测。为提高练习的质量,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使习题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多样性,综合性,习题顺序要有易到难,梯度推进,使学生都能参与实践,都有所提高和收获。做到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及时纠错,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体意识。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对所布置的作业要难度适中,真正做到能够对当天学习任务的检测,倡导分层教学,让优等生增强实力,中等生把握能力,后进生看到希望。

总之,只有“运筹帷幄”之中,才能“决胜千里”之外,耐心细致地做好教学准备,是打好教学攻坚战的前提基础。我深知这一道理,只因才疏学浅,水平有限,只能粗浅地发表一点个人见解,希望得到同仁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学案教材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美在课堂花开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乡愁导学案
“比例尺(一)”导学案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