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的语文教学浅探

2016-11-01 21:22许利华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任务驱动兴趣语文教学

许利华

[摘 要]目前的语文教学,仍然普遍存在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够等问题。在任务驱动下的语文教学方式,学生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从本质上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计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任务、解决任务,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语文教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44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其主旨在于利用设定的任务,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以及自主解题的能力。目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应试教学的情况,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不够。在任务驱动下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找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更能够找到自身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在本质上提升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

一、设计任务,引发兴趣

既然是任务驱动式教学,那么任务就应该是教学设计的第一步。那任务是什么、如何设计任务就应该是教师要认真想明白的主要问题。首先,教学任务应该由浅入深。对小学生而言,语文并非要起到提升其文学素养的作用,而主要是培养学生文学思维、口语能力以及写作和阅读能力。因此,设定的任务不能太难、太偏,要仅仅围绕语文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设计。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接受任务时不紧张、不害怕、不拒绝。其次,教学任务应该为学生所喜闻乐见。设计的任务要从生活中而来,利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这样才能够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其中。如,通过学生喜欢的喜洋洋、美洋洋等动画形象,以小短剧的形式呈现任务,这样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将学习任务“安置”到学生的生活中。如在看动画片中知道某一情境、某一句子、某一词汇后,让学生根据找到的这些词汇、句子等,再造一个句子。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对任务接受的程度。最后,教学任务应该有的放矢,不可千篇一律。要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目标、学习能力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这样才能够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提升任务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二、解决任务,自主学习

在设计任务后,教师还要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从旁引导,不断给学生提示,帮助学生养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如,如何表达情感是小学生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由于小学生心智尚不成熟,他们不会表达,也不懂得该如何表达自身情感。这对学生日后的写作能力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我们可以布置任务:利用一周时间,观察自己的父母,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事情,并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在班级分享。一些内向或孤僻的学生往往不爱或不愿表达。这时,教师就应该从旁帮助,点名让其发言,并让全班学生给他鼓励。逐渐地,这些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变得合群、开朗。在不断的表达过程中,学生对说情感、表达感情的勇气越来越大;同时,从他人的发言中,他们能够理解、体验情感,提升对情感的敏感度和捕捉能力,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三、思考任务,深化主题

语文是思想意识的进出口。通过语文,人们学会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意愿。这要求人们具有较清晰的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体系。如果将教学任务仅盯在课本内,就会限制语文教学的宽度和广度,也无法实现兴趣教学、个性教学。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这个任务背后的内容进行思考、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如,一些涉及社会现象、道德观点的任务和问题,就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并体会,甚至根据这一任务做一个专题,出一个板报。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运用语文、活用语文的能力,更能够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比如,针对当下社会的焦点问题“扶老人”,我们就可以进行一次名为“该不该扶”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畅所欲言;最后,应该让学生明白在遇到这种问题时我们应该、也必须扶起老人,因为这是应有的道德底线,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屹立千万年的精神底线。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开拓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从而使语文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 树成松.小学习作教学高效性策略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3(14).

[2] 刘志伟,刘伟.小学作文教学探析[J].吉林教育,2013(11).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任务驱动兴趣语文教学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