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2016-11-02 08:01上官新红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9期
关键词:血氨肝性内毒素

上官新红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 河南 郑州 450000)



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上官新红

(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河南 郑州450000)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肝性脑病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6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保留灌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05%)高于对照组(6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西药治疗肝性脑病较单纯西药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中药灌肠;肝性脑病;疗效

肝性脑病是急、慢性肝功能障碍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是严重肝病时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氨中毒是其发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血氨主要由肠道细菌分解的蛋白质、嘌呤等产生,且易通过血脑屏障影响脑功能,故清除肠道毒素、抑制血氨的吸收是治疗肝性脑病的关键。本文对肝性脑病患者采用中药灌肠联合西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河南省传染病医院收治的76例肝性脑病患者,均符合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治疗组中男28例,女11例,年龄29~73岁,慢性重型肝炎10例,肝炎后肝硬化29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0例,年龄26~75岁,慢性重型肝炎9例,肝炎后肝硬化2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保肝、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药物包括还原性谷胱甘肽、门冬氨酸鸟氨酸、复方甘草酸苷、人血白蛋白等。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煎剂(方药组成:生大黄9 g,茵陈60 g,赤芍45 g,丹皮45 g,虎杖30 g,枳实30 g,厚朴30 g)100 ml保留灌肠,2次/d,灌肠后保留1 h以上,连续保留灌肠3 d后综合评定治疗效果,血氨下降、神志完全清醒后停止灌肠。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血氨降至正常,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血氨仍高于正常,但较前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效:血氨较前无变化或较前升高,临床症状明显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16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2.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62.1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肝性脑病是以多器官功能损害为主的一组症候群,病情发展快,易出现昏迷、意识障碍等表现,也是慢性重型肝炎较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2],应以综合治疗为基本治疗原则。氨等含氮物质及其他毒素增加是诱发肝性脑病的重要因素,及时清除和抑制肠道内毒素形成是治疗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通过对病原学、证候学调研,对内毒素症、肝性脑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提出重症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属于肝脾肾俱虚,内生湿热,湿热蕴毒随血泛溢全身,本虚标实,虚实错杂;总结出治疗重症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方剂“中药灌肠方”,有效地阻断了内毒素等物质对肝脏的“二次打击”,有效防止肝性脑病的发生,并改进灌肠方法,使药物直达病所(肝曲结肠)发挥作用,发展了釜底抽薪的治则治法。

内毒素由肠道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杆菌)产生,肝病患者肠道细菌过分繁殖,会产生过多内毒素,内毒素进入血液即引起内毒素血症。生大黄为治阳明腑实证主药,口服即可通里攻下,直接灌肠更能迅速荡涤肠胃,消除内毒素及其产生环境,缓解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加茵陈更使内毒素从肠道彻底消除,肠肝循环阻断,血氨基本消失,迅速使整个消化道恢复良性循环状态,而整个组方清肝利胆,活血行滞,扶正不留寇,又通过肠静脉进入肝门静脉,进而作用全身,使重型肝炎退为普通肝炎甚至走向康复。肺主气,与大肠相表里,腑气通,脏气舒。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肺生肾、肝肾同源。大黄通腑泄热,活血化瘀;枳实、厚朴理气消胀,协助大黄发挥作用,使整个组方直达病所发挥疗效,且与枳实共成清者升、浊者降;赤芍、丹皮活血凉血退热;虎杖、大黄清热解毒,共成杀菌抑毒。整个组方攻守兼备,而用药途径点到了重型肝炎之要穴,疗效确切。

本研究提示,以中药灌肠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多途径给药,能明显提高临床存活率,改善肝脏功能,缓解症状与体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1]姚光弼.临床肝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87-197.

[2]杨富兰.左旋门冬氨酸鸟氨酸与乳果糖联合应用治疗肝性脑病55例[J].医学信息,2011,4(9):4642-4643.

R 575.2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9.031

2016-02-26)

猜你喜欢
血氨肝性内毒素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apri与血氨联合对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评估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高胆红素对干、湿化学法测定血氨的影响
肝硬化患者合并轻微肝性脑病的治疗时间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血氨在肝硬化患者消化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肝性脑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