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与培育路径研究

2016-11-04 10:01柳春清
科技视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现实路径困境价值观

柳春清

【摘 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体现,是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本文立足研究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情况,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困境,探寻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为新形势下应对西方“西化”、“分化”阴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关键词】价值观;认同状况;困境;培育原则;现实路径

高校“90后”大学生是“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践行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主力军,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是解决当代大学生思想矛盾和问题的关键,是新形势下应对西方“西化”、“分化”阴谋的有力武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撑。本文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计了35个问题,通过对辽宁省沈航、药大、辽大、沈体、沈师、辽宁林校、沈阳工程学院7所高校的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得出如下统计结果,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一定偏差。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认同状况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总体比较高。调查显示,90%的大学生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比较重要,95%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活动十分必要,但不同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不同。

1.1 不同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存在差异

总体来说,90后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认同度比较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在逐渐提高、价值目标标准、价值认同基本正确,但不深刻。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有一定的群体差异性:低年级与高年级学生存在差异,高年级认同度高于低年级;男生与女生存在差异,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理工科与文科存在差异,文科专业学生明显高于理科专业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明显高于非学生干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1.2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认同存在差异

从调查问卷与访谈中发现,大学生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基本认同,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认同程度偏低;对“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目标认同程度最高,但也有所不同,大学生对“爱国、敬业”价值目标理念持100%的赞同,对“诚信、友善”的认同明显低于爱国敬业。学生对价值标准要求持不同态度,这与学生自身的物质追求、政治追求、国家相关的制度、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及家长从事的职业与文化背景有关。

1.3 学生价值认同和价值实践行为存在脱节

信息化的时代,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更加直接,视野更加开阔,学习更加便捷,理论素养不断提升,鉴别能力得到不断锻炼,但同时价值判断受到一定冲击。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大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关注社会,关心自我,道德责任感增强,道德价值的应然状态良好,但与其践行道德价值的实然状态还存在差距。如: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70%的大学生对于诚信问题的看法是认为诚信很重要;但与他人交往却会有所保留,防止被骗。“当看到老人在路边晕倒会怎么做?”100%大学生认为应当扶老人去医院,但60%的学生担心被讹诈,选择打110帮助。这说明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实践存在严重脱节。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知能力、认同度在提高,但践行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依然存在着知行脱节现象,一些学生在价值践行的选择上明显偏离价值认同。

1.4 思政课改革与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存在一定问题

在调查中显示,60%的学生认为思政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起到的作用较大;30%的学生认为能起到一定的作用,10%的学生认为没起到作用。而且大学生对思政课的改革诉求强烈,认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缺乏改革创新,学校思政教育有些死板,与社会脱节,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此外,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不深刻,重视程度不够,调查访谈中发现50%的大学生都有过迟到、请病事假甚至逃课占用思政课去做其它事情的经历。因此,应该加强思政课改革,充分发挥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分运用网络、移动通信等现代技术手段,不断拓宽传播载体和方式,促进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困境

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认知、认同和实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偏差,然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受到一定因素的制约,人自身的需求、相关制度、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及社会实践都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困境。

2.1 价值观念与物质利益的脱节

当人的物质利益没有得到满足的条件下,其价值观念会脱离核心价值而存在,这就形成了价值观念与物质利益的脱节,这是由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决定的。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由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部分组成,物质生产,即生产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保证人们的基本需求,在此基础之上形成以物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活动和一定的联系,即物质交往;另一类是精神生产,体现在一个民族或国家中的政治、法律、道德等语言的创造,与此同时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往得以顺利进行,精神交往建立在物质交往之上,因此,人的价值观念与物质利益必然存在着联系。

2.2 传统价值与现代价值的冲突

中国漫长悠久的发展历史沉淀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传统文化思想,孕育了较为稳定的价值观念,传统的价值观念渗透在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对我国传统价值观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现代社会发展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适应时代需要提出来的价值观念。传统的价值观本身具有两面性,既是中国现代价值观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践行形成冲突,制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2.3 多元价值观对核心价值观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浪潮使西方的社会思潮及价值观念不断融入中国社会,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的价值观念更加多元化,这给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制约。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使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形成了多元化、多变性的趋势,我国大至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小到居民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及利益主体的多样化及分散化最大程度的刺激了社会思想的活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消极价值理念普遍存在,人们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不断加剧。多元化价值观的发展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认同,必然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2.4 高校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思政课价值培育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思政课是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但存在一定不足,如师支队伍建设资金落实不到位、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学生思想认识不深刻、大学生对理论课教学重视度不够,思政课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等等,这些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带来一定的影响,然而社会现实的一些不良影响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出现困境的直接原因。如缺乏相关制度的支撑、缺乏诚信等现象依然存在。

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途径——思政课的改革

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并非一经形成就自觉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内在价值观念的,而往往要借助一定的思想教育手段才能完成意识转化,并在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如此,它要成为大学生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也需要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成转化。

3.1 运用“强化理论”,实现“四个转化”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2]这种理论关注的是刺激和行为的关系,只看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主张对激励进行针对性的刺激,如果这种刺激对个体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个体无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逝。高校思政课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渠道,这就要求高校必须积极探索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模式,实现“四个转化”,达到强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

3.1.1 实现“核心价值观向教材体系的转化”

核心价值观对思政课具有统领作用,不能仅仅将其作为思政课的部分教材内容来把握,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一定是要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转化,也就是说对大学生开展信仰教育大于知识教育,教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将核心价值观培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认识,也就是要站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来对大学生开展思政教育,这是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前提,更是目标。因为,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国家不高度重视社会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放眼全球,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建立了核心价值观,而且与本国文化、时代背景紧密相连。从中国古代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来看,不同朝代更是非常重视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现在培育内容、方法、实践途径等各个方面,而且具有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明确培育目标。

3.1.2 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思政课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统编教材,分为马原、近代史、毛特色、思法四门教材,各有侧重,形成一个完整的教材体系。教材体系是教师形成教学体系的基本蓝本,它的作用和功能必须依靠教学体系得以发挥。因此,教师应积极整合教学资源,丰富教材内容,将“教材体系转化成教学体系”。几年来四门教材均有所调整,但教材总体精神、基本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四门课的特点逐步探索出相应的教学体系,即“毛中特”课构建专题式教学体系,并将专题理论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近代史”课建立问题式、人物导入式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掌握中国人民为什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道路。“思法”课的情景式教学体系的建立,使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原理”课探索的研究式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3.1.3 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思维自觉的转化”

如何将教学体系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自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艺术至关重要。思政课教师应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模式,一方面,积极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加大慕课、微课、情景剧等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应对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及策略进行研究。课堂教学互动的实施策略主要包含设置“引动”策略部分;关注“互动”策略部分;发挥“主动”策略部分。“引动”是序幕,是前奏,同时也为互动的主体教学过程定下了基调。“互动”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是“主动”策略。如讲到第八章第三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组织学生进行家乡文化展示。第五节讲到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点时就当前现实问题“洞庭湖是种藕养蟹还是保留湿地?”展开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理解习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点。加大案例教学和辩论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教学体系向学生知识体系的转化。

3.1.4 实现“学生思维自觉向行为自觉的转化”

学生的思想自觉如何向行动自觉转化,外化为行为习惯。课题组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外化行为习惯,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模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优化融合。如:课堂演讲、编演情景剧、参观校史展厅、拍摄短片、采访记录、描绘蓝图、家乡历史文化展示以及大学生社会调查及其报告会等。这些实践活动实现了课堂实践、校内实践与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多层次改革模式,深受学生好评。通过多种强化方式实现了教学体系向知识体系、信仰体系的转化,进而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道路三个自信。

3.2 增强体验,拓宽四个渠道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必须拓宽渠道,从各方面增强大学生的生活、情感、学业、就业等社会实践多种体验,引导其逐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2.1 增强同辈群体的影响力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美国社会心理学家M·米德甚至认为,在现代社会中同辈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同辈群体是包括室友、同班同学、学生会、社团以及在校前辈,近年创业校友等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在大学生中广泛存在,它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我们高度重视大学生同辈群体的作用,积极发挥同辈群体的正面效应,以“中国梦与大学生梦”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活动,组织大四的学生讲解如何参加社团活动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研究生同学介绍如何度过大学时光、如何营建和谐寝室与班文化、创业者为学生介绍如何创业等等,这些讲座交流使大学生思想深处受到了触动,纷纷表示要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更加明确,踊跃参加自愿者活动。

3.2.2 运用网络意见领袖的感染力

“意见领袖”一词是20世纪40年代,美国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意见领袖是活跃在大众传播中的“信息中介”及人际传播中的重要分子,他们长期活跃在网上,借助网络平台不但传递信息,而且解读信息,表达的观点一般分为理性分析和情绪宣泄两类,久而久之形成一定的权威。因此,教师平时要关注时事,课前指导学生开展新闻报道与热点评论等活动,对意见领袖的观点进行识别,积极运用网络意见领袖的感染力来引导学生客观、公正、理性分析客观事实。

3.2.3 培养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实践力

正确认识自己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定位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在实践中做出正确的判断,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的提高,是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关键环节。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主要包括对自身、客观环境和周围人群等关系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一般情况下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表现在两大方面,当取得一点点成绩时就容易自傲,过高评价自己,过于自信,甚至自负自大;而当受到一点点打击的时候又往往开始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情绪低落甚至是自卑气馁。针对这些偏差,我们一般通过例举事实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比较分析、橱窗分析等方式帮助大学生逐渐获得正确认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实践力,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3.2.4 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环境的育人合力

家庭教育是大学生价值观建构定型的主要方面,调查问卷显示父母的职业素养、文化背景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认同与实践,因此,家教、家风尤为重要,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家访,与家长沟通,共同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教育是学生步入社会的最后一站,对于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一般通过建立社团组织各种红色爱国活动帮助学生逐渐确立核心价值观。社会环境对学生价值观培育起到稳定延续作用。创建和谐社会环境,包括营造健康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健全社会激励机制,如重奖劳动者、设置科技贡献奖、重大创新奖等,评选文明之家、和谐家庭等等;积极开展舆论宣传,如感动中国栏目、最美,等等,同时,惩戒败坏社会风尚的行为。

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必须加强对高校思政课的改革,它是不断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赵复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10):185.

[2]http://baike.so.com/doc/6273921-6487346.html[OL].

[责任编辑:田吉捷]

猜你喜欢
现实路径困境价值观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互联网+出版”的现实路径及发展前景研究
必须正视的理论困境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